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学院
作者:夏侯龙城    更新:2022-05-29 09:21
  弟弟在太学院上学,约莫快放学了,李孟羲便早早的前去等着。
  傍晚,太学院一群半大少年走了出来。
  弟弟一看见李孟羲,开心的冲了过来,一头撞在李孟羲怀里。
  四周,都是少年们的笑声。
  和其他少年们相比,人家十三四岁,都已经跟大人一样,砖头还像个小孩子一样。
  李孟羲无奈,“砖头,是个大孩子了奥,得稳重些了。”
  “晚上吃什么饭?”李孟羲笑着问弟弟。
  弟弟眼睛一转,“吃饺子行不行?”
  “好。韭菜鸡蛋如何?”李孟羲笑着。
  “嗯!”
  韭菜鸡蛋饺子,需要韭菜,需要鸡蛋,需要面。
  李孟羲回家,开始活面,准备擀面皮,弟弟拿着镰刀,出去割韭菜去了。
  很快,弟弟便割了一捆韭菜回来了。
  李孟羲依然是和面揉面,拿擀面杖把面擀了一遍又一遍。
  弟弟把韭菜择过之后,认真淘洗了两边。
  回到厨房,弟弟熟练的拿起菜刀,多多多一阵剁,把韭菜剁的很碎。
  弟弟把韭菜都剁完了,李孟羲还在擀面。
  “哥哥,我来炒鸡蛋吧。”弟弟说着。
  “好,别放太多盐。”李孟羲提醒。
  不知为何,可能是古代人们干重体力活多的缘故,盐分流失比较大,因此,古人普遍重口味,越咸的东西,他们会觉得越有味道。
  连带着,李孟羲的口味也被带偏了。
  要是也干农活,每天下很大的力,出老多的汉,多吃盐倒是无所谓。
  可是,如今又不干农活,又不下力,还吃那么多盐,不健康的。
  砖头如今也是跟李孟羲学了不错的厨艺,家常菜信手拈来,做的味道,不输李孟羲多少。
  油盐酱油一下锅,再加上葱姜蒜,香味便飘起来了。
  当打好的蛋再下锅翻炒,香味就更让人忍不住想吃了。
  鸡蛋炒好,出锅,然后一阵剁,把鸡蛋剁碎,再和韭菜一混,饺子馅好了。
  然后,此时,李孟羲已经把面擀的差不多了,于是,擀好一个饺子皮,便丢给弟弟一个,弟弟就在一旁包饺子。
  一人,吃三十个饺子,才够吃的。
  所以,是得包六十个饺子。
  兄弟两个一个擀面,一个包饺子,配合的相得益彰,很快,六十个饺子包完了。
  煮饺子,不是冷水煮的,因为,冷水煮要把饺子煮熟,得很长时间,时间长了,饺子就被煮烂了。
  所以,得是沸水下饺子。
  半锅水煮沸了,咕嘟嘟冒泡的时候,李孟羲把饺子一股脑倒进了锅里。
  瞅着锅,眼见饺子煮的发白的时候,翻了几个滚的时候,饺子就被煮熟了。
  饺子刚煮好,身着礼服,穿戴整齐的刘备来了,说汉皇宴请。
  “我这吃着呢,不去了。”李孟羲拒绝前去赴宴。
  刘备再三相请,李孟羲端着碗,就是不去。
  刘备只好作罢。
  刘备走,李孟羲眉头微皱。
  天下刚定,汉皇就整日摆宴宴请群臣,丝毫不体恤百姓,李孟羲甚厌之。
  吃过饭,骑着马出去溜达了一圈。
  回来,李孟羲继续看未看完的农书。
  “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
  种稻的时节,也是春天,跟麦子一样。毕竟,春天万物复苏,冬土解冻。
  待春天土解,气温上升,把需要移植稻苗的土地细细耕上几遍。
  “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适。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
  原来,汉代就有了培育水稻的水田,和移田种植的方法。
  水稻是得先培育稻苗,然后把稻苗一排排插进水田中,这就是插秧。
  汜胜书中有写,写到育苗池不能过大,尤其不能太深,不然,挑水灌田的时候,就费工费力。
  李孟羲深以为然。
  “稻地美、用种亩四升。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塍,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太热,令水道错。”
  水稻一亩地用四升稻种,种的时候,因为是水田,如果温度高,水热,就怕把苗烫死,所以,稻田的水利系统,应有换水的设计,夏日炎热的时候,需要尤其注意。
  “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
  稻米,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吃的米,粳米,一种就是糯米。
  粳米可以当主食,糯米也可以当主食,但是,糯米不太好消化。
  糯米用来包粽子,做米酒,简直美味。
  中原地区,很早就有了粳米和糯米两种米,既然涉及了稻米,李孟羲突然记起,好像南越那边,有可一年三熟的占城稻。
  宋朝时,占城稻被引进中原,大大增加了中原的粮食产量。
  也不知,汉代有没有占城稻,如果有,花点时间可以引进过来。
  粮食为国家基石,能增加粮食产量,花再大代价也是值得的。
  李孟羲于是就在笔记上记上,占城稻相关事宜。
  再往下,为黄豆的种植之法。
  “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
  黄豆比较耐旱,年景不好的时候,种黄豆可防备出现粮食绝收的情况。
  “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而大豆毕竟不同于粮食,大豆产量比不过麦,也比不过小米。
  而且,既然是灾年,哪怕豆类植物耐旱,想必产量也比不上丰年。
  而如果全部种大豆,得种多少,才够吃呢。
  汜胜已经给出了答案。
  统计家里的人口,每个人,种五亩大豆,可够一年食粮。
  “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土和无块,亩五升;土不和,则益之。”
  又提到了三月榆钱挂树的时间点,通篇看下来,李孟羲发现,好多作物,都是榆钱挂树的时候开始播种的。
  播种黄豆的时候,土地板结,但是,没有硬土一亩地,播种五升大豆种子。
  如果土地没有板结,就更好了。
  “种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种。”
  夏至后二十天,可以种大豆。
  “戴甲而生,不用深耕。”
  意思是,大豆有坚硬的外表皮,而且,发芽能力强,不用耕的太深。
  “种之上,土才令蔽豆耳。厚则折项,不能上达,屈于土中则死。”
  黄豆种植的时候,土稍微盖在黄豆上就可以了。
  如果土太厚,氧气不够,黄豆就不会发芽,憋死在了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