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汜胜农书(五)
作者:夏侯龙城    更新:2022-05-29 09:21
  薄田不能粪者,何意。
  何为薄田。
  大概是指,贫瘠土层薄的地方,粪施下去,土壤不能完全利用粪肥的肥力,以至风吹日晒的,再加上雨水,粪就被雨水冲走了。
  所以,肥料要妥善利用的话,粪肥应该施在土层厚的地方,而薄田,可相应施用别的肥料。
  比如,蚕失。
  此处,应该写错字了,蚕失,即为蚕屎,通假字。
  汜胜在农书中写,蚕砂能防虫。
  前边,保存粮种的时候,说粮种里放一些艾草能防虫,现在,又看到蚕沙也能防地里的虫。
  中国不愧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各种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很广泛。
  蚕沙,到底能不能防虫,应该是可以的。
  不然,劳动人民不会把这个方法流传下来,以至被农学家记载典籍之中。
  蚕沙竟然可以防虫。
  蚕沙可以当中药来用,当然也可以防虫啊。
  【又马骨锉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羊矢各等分,挠令洞洞如稠粥。先种二十日时,以溲种如麦饭状。常天旱燥时溲之,立干;薄布数挠,令易干。明日复溲。天阴雨则勿溲。六七溲而止。辄曝谨藏,勿令复湿。至可种时,以余汁溲而种之。则禾不蝗虫。】
  用马骨砸碎,得一百二十斤骨粉,再加三百六十斤水,活在一起之后,煮沸三遍,再过滤掉渣滓,然后,用马骨煮的水浸泡附子。
  附子这玩意儿,尽管李孟羲不懂中医药,也知道附子的鼎鼎大名,附子这玩意儿有剧毒的。
  把种子,用毒泡一遍,干嘛用的,不用想就知道,是播种的时候,防止蚂蚁啊,虫啊,鸟啊之类的把种在麦地里的麦子给吃了。
  用附子泡的水,泡了三五日之后,去掉附子,然后,有毒的汁水,就和蚕沙,牛羊粪之类的搅和一遍,直到把附子泡的水和着牛羊粪,搅拌成粥状,好恶心……
  粪肥加了有毒的附子水以后,就把粪肥晒干。
  然后,用附子水。如法炮制种子,也把种子加上有毒的外衣,种子加上毒衣之后,再暴晒晒干,晒干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加上毒衣的种子,播种之后,就不怕蚂蚁和地里的害虫把种子给吃了去。
  【无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五谷之精也,使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于地中。治种如此,则收常倍。】
  要是没有马骨,可用雪汁,即,雪融化的水。
  汜胜在书里写到,雪水,五谷之精,意思说是,雪水是五谷的精华。
  用雪水泡种子,庄稼就耐旱。
  嗯……这太迷信了。
  雪水若说和普通的井水河水有什么区别,大概是,雪水更纯净一点,没有那么多杂质而已。
  没有必要储备冬天的雪水特意用雪水来配置附子水。
  受限于时代,汜胜觉得雪水比普通的水好,实则没有道理。
  所以,李孟羲认为,此一条,可以删除。
  还有,书中写到,用马骨磨成粉。
  李孟羲一开始,觉得用马骨粉没有必要的。
  随后就想明白了,为什么加马骨。
  相比直接清水泡附子,然后再浸泡麦种,加了马骨磨成的粉,有什么优点呢。
  答案是,马骨在此时,等于是附着剂的作用。
  附着剂的作用,在马骨粉经过附子浸泡之后,马骨粉也带着毒素,然后骨粉附着在种子表皮,便能让种子上带有的附子毒素,百倍于直接用清水浸泡。
  小小的马骨粉,可使种子遭受虫害的概率,降到十分之一。
  想明白了马骨粉是何作用,李孟羲便知道了。
  不一定用马骨,用牛骨,猪骨,甚至,用面粉当附着剂,也是一样的效果。
  至于,为什么汜胜写马骨粉呢。
  可能是因为,写书的时候,可能当地,盛产养马,因此马骨比较多,因此而已。
  古代中国农业如此先进,洋奴们吹嘘的罗马,有这么先进的种子被毒衣的技术吗,没有的。
  再往下。
  【验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一十石,尹择取减法,神农复加之骨汁粪汁溲种。】
  好的田,施加泡过附子的粪肥十九石,中等田地施加泡过附子的粪肥十三石。
  在土层单薄的田地,施加粪肥狮子石。
  此处,又让李孟羲奇怪了。
  按李孟羲所想,田贫瘠,应该多加粪肥才是。
  为何,越贫瘠的土地,施肥越少呢。
  可见,此处之薄田,不是指的贫瘠或肥沃的程度,而是指土层厚度。
  土层如果太单薄,作物根系就不发达,根系不发达,就无法彻底利用肥料。
  粪肥丢在地里之后,不会一直在那,一部分,被水解,融入到了土地中,一部分,被微生物吃了。
  还有一些,随着雨水流走了。
  薄田的作物,根系不够发达,吸收能力就不够强,浪费肥料。
  “锉马骨牛羊猪麋鹿骨一斗,以雪汁三斗,煮之三沸。”
  这奇怪的各种骨头,怎么感觉跟巫术一样。
  “以汁渍附子,率汁一斗,附子五枚,渍之五日,去附子。”
  浸泡五日,是想让毒素沾在种子上,粘的更加结实。
  捣麋鹿羊矢等分,置汁中熟挠和之。候晏温,又溲曝,状如后稷法,皆溲汁干乃止。
  没必要,粮食所需要的主要肥料,氮磷钾,氮肥磷肥主要是由蛋白质氨基酸提供的,也就是,动物尸体,粪便之类的。
  而钾肥,草木灰。
  鹿粪和养粪,没有本质的区别。
  “若无骨者,缲蛹汁和溲。如此则以区种,大旱浇之,其收至亩百石以上,十倍于后稷。”
  汜胜所谓的蛹汁,奇了怪了,应该是水藻剁碎了榨出汁,或者是别的。
  不管是什么,其作用和马骨粉应该是一样的,是起附着剂的作用。
  “此言马蚕皆虫之先也,及附子令稼不蝗虫;骨汁及缲蛹汁皆肥,使稼耐旱,使稼耐旱,终岁不失于获。”
  奇了怪了。
  肥料,为什么能使庄稼耐旱。
  肥料中,有没有水,是因为盖住了地面,减少了水分蒸发,还是因为提供了微量元素,使庄稼吸水能力更强呢,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