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象形法(一)
作者:夏侯龙城    更新:2022-05-29 09:21
  任由小朋友们胡乱画了一会儿,李孟羲拍了拍手,“好了,我看看大家写的字怎么样了。”
  李孟羲朝下边走过去。
  小朋友们是排排坐的,一排一排的,中间留有足够的空袭,小孩子们用棍子乱画的笔迹,就在地上。
  李孟羲过去,一个个的看。
  有的小朋友,真的是在地上乱画的,什么都没写出来。
  随着继续往下看,李孟羲多少还看到了一些像那么回事的字迹。
  有的小孩子,用木棍在地上画了嘴巴的形状,虽然画的不那么像,但是,大致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当李孟羲走到最后一个大孩子那里,他看到,在这个大孩子面前的空地上,这孩子嫌嘴巴画着麻烦,直接用棍胡乱画了个圈。
  说嘴巴张开像是一个碗的,正是这个孩子。
  有点天赋,李孟羲想到。
  小朋友观察能力是比较强的,有部分人能捕捉到嘴巴张开后,大致的图形是怎样的。
  而这,恰是最早的象形文字的诞生过程。
  李孟羲朝“讲台”走去,走的过程中,李孟羲在想,口这个字,是如何从最早的象形,变成一个方棱四正的正方形的呢。
  走到台上的时候,李孟羲大致想清楚了。
  “大家看,”李孟羲指着门板,门板上光滑一片,“你们看,嘴巴张开,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
  说着,李孟羲就在门板上,画个一个很形象的有上下唇的嘴巴的简图。
  李孟羲画功不错,画的简单生动,“嘴巴是不是这个样子?”李孟羲指着问。
  “就是这个样子。”
  “是这样的。”
  ……
  下边,小孩子们瞪大着眼睛,此起彼伏的回应。
  “那咱画快一点,多画几个好不好?”李孟羲看着下边的小朋友们,笑着问。
  小朋友们都说好。
  然后,李孟羲吸了一口气,手中的笔开始在门板上奋笔疾书,画都是有上下唇的嘴巴的形状,他越画越快,最终越画越跑形,渐渐的,都不管嘴唇的弧度了,怎么省事怎么画。
  底下的小朋友们都在哈哈的笑,说画的那么快。
  眨眼间,李孟羲一口气画了二十个口字,到最后一个,潦草到了极致,李孟羲为了懒省事,直接画了一个圈了事。
  最像嘴巴的象形文字,应该是四笔,上唇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唇瓣,下唇亦然。
  随着越写越快,笔划就无法兼顾太多了,画在门板上的图画,从第五个开始,上下笔划就简化的几乎没有了。
  然后,往下边继续写,越写就越抽象,本来形状不规则的嘴唇的形状,上下两道开始趋同,整个字体,开始越来越圆润。
  然后,最终,就变成了一个圆圈。
  口字演化的过程,完整的演化过程,共计二十个字,跃然门板。
  底下小孩子们,好奇的一会儿看着门板上那么多的画,一会儿又看看李孟羲。
  李孟羲指着第一个画,然后手指缓缓移动,移动至最后一个画,“你们看,嘴巴,一开始是这样的,你要是想画的快一点,是不是就是画个圈,就是最快的。”
  “所以,画个圈,这个圈是什么啊?”李孟羲指着嘴巴,提示小朋友们。
  “是嘴巴!”底下的小朋友们争先口后的回答。
  “嗯!”李孟羲肯定的点了点头,“这个字,念,kou,就是嘴巴的意思。来跟我念,kou~”
  小朋友跟着念了一遍又一遍。
  围观的大人们,啧啧称奇。
  大人们大多不识字,但是,虽然不识字,见李孟羲这么一教,好多大人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人们理解能力比小孩子们强的多,看了这么一会儿,旁观的大人们就大致听明白了,奥,画个圈,就是嘴巴的意思。
  第一个字,教完了。
  教的不是简体汉字,甚至不是汉朝的字,而是原始的甲骨文字。
  “好,同学们。口这个字,咱学完了,你们看我,说话,该怎么画。”
  李孟羲问,下边的小孩子们一脸茫然。
  “来,再看,说话的时候,嘴巴里,能看见什么?有什么在动?”李孟羲引导。
  小朋友依然茫然。
  李孟羲又问了几遍。
  “俺看见你牙了。”后排,一个大孩子出声说到。
  小孩子笑成一团。
  李孟羲点了点头。
  “对啊!就是牙,你看,把嘴巴张开,怎么写?”李孟羲提笔,在门板上提笔欲写。
  “大家说,口字该怎么写呢?”李孟羲故意停顿了一下,问到。
  “画个圈圈!”
  “画个圈圈!”
  底下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回答。
  那就画个圈圈。
  李孟羲随手,在门板上画了一个圆圈。
  “说话的时候,嘴巴里能看到牙齿,对不对?”李孟羲引导着问到。
  下边下朋友们都说对。
  “那牙齿,怎么画?咱画一个横线当牙齿行不行?”李孟羲问。
  说着,李孟羲就在圆圈中,画个一横。
  李孟羲指着一个圆圈中间加了一横的图画,问是什么字。
  “是牙!”有比较调皮的小孩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到。
  李孟羲笑了,“啥时候能看见牙?”再问。
  “说话的时候。”
  “那这一个圆圈,再加一横,这个字是什么?”
  “这个字是说话!”
  “就是,这个字就是说话。”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对,这个字,语意就是说话,这个字,读,yue,子,曰,学而时习之的曰,来,跟我读两遍,yue~”李孟羲带着小朋友们读了一遍又一遍。
  小朋友,学会了第二个字,和口有关,字体也和口类似,是说话的意思,曰。中间就是说话时,能看见的牙齿。
  当确认小朋友们,大致学会了曰字之后,李孟羲指着西边的天空,指着还没落山的一轮夕阳,问小朋友们,日头该怎么画?
  小朋友们都回头去朝天上看。
  “是画个圈圈。”小朋友回答。
  李孟羲笑了,“那画个圈圈,嘴巴也是圈圈,两个圈圈,怎么能认出来,哪个是嘴巴,哪个是日头?”
  李孟羲这么一问,小朋友们不知该如何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