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战策——【画地为牢】
作者:夏侯龙城    更新:2022-05-29 09:20
  李孟羲看到过木匠们是如何用锛子的,把要加工的木头放在地上,然后木匠以站立的姿态,将锛子荡起来,利用锛子自身的重力和惯性,像削萝卜皮一样,一点一点把木头给锛出想要的形态。
  一般刨子是用来刨平木头的,熟练的木匠用锛子也可以把木头刨成很平的木板,不仅能加工平面,刨子甚至还可以加工弧面,李孟羲见过一个木匠用锛子把一个木墩给锛出了一个盆状的内凹,当时看到木匠们用锛子的用法,李孟羲就觉得锛子比刨子锯子难用的多,是高手才能熟练掌握的。
  木匠营最适合挖土的工具就是锛子了,见鲁犁他们用锛子在地上刨了一个坑出来之后,然后把木桩埋了进去。
  鲁犁不知埋木桩是干什么的,木桩埋好之后,“营正,这样埋行不?”
  李孟羲也不知道木桩干嘛的,他张了张嘴巴,砖头看着关羽,“关将军,木桩就这样埋行不?”
  “嗯。”关羽面无表情,高冷的点了点头。
  鲁犁埋完一根木桩,去向更远的地方继续埋去了。
  李孟羲围着孤零零的杵在地上的木桩看了一遍又一遍,只见碗口粗的木桩,木桩上的树皮还没有去呢,木桩只人高,平平无奇,实在是无法看明白这是干什么用的。
  “关将军,这木桩是?”李孟羲转身疑惑的问到。
  “这木桩是干什么的,孟羲你且猜猜看。”关羽像是心情很好,笑而不语。
  见关羽卖起了关子,李孟羲只好开动脑筋好好的思索,这一根普普通通的木桩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无数纷杂的画面在脑海中快速闪过,很快,第一个画面出现了,李孟羲想到了在古装剧中,往往军营里出现这样的木桩,上边都绑了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人。
  想到了这儿,李孟羲奥了一声恍然大悟。
  李孟羲跟关羽说,立这些木桩是用来绑人的,处罚那些犯错的人。
  听完李孟羲的回答,关羽仰头哈哈大笑,边笑边摇头。
  李孟羲被关羽笑得莫名其妙,看来这个答案不对啊,他不由挠头。
  再开始寻思,画面定格到另一副画面了,木桩上也是可以挂着旗帜的。
  李孟羲又说是挂旗子的,关羽竟还说不对。
  “那……挂灯笼的?”
  关羽略做沉思,“嗯,确可挂灯笼。”
  这么说,挂灯笼也只答对了一半而已。
  李孟羲突发奇想,去问弟弟,说不定弟弟能不同的角度找到答案呢。
  “是站高高的吗?”弟弟指着高高的木桩天真的说着。
  站高高……
  站高看远的哨塔的确有,但是爬上木棍观测敌情,怎么想都极不靠谱。
  把闹腾着要往木桩上爬的弟弟抓了过来,李孟羲实在想不到其他答案了,只好问钉这些木桩有何深意。
  关羽意味深长,“大军扎营旷野,未立寨墙,如何知哪里是边,哪里是界?即无边界,如何令民不得出营妄动?巡营队巡营又何起何止?用木桩定立四角,东西南北四向,可假为寨墙。
  有此桩,民夫知何处为界,敢动而不乱动,由是心安,且不乱军营;巡营军士亦可知巡游起止,可无遗漏。”
  关羽一席话,让李孟羲讶然。
  随后,李孟羲旁若无人的立刻陷入了沉思。
  弟弟不知道李孟羲在想事情,抓着哥哥的手非要让李孟羲把他放木桩上去。
  关羽见李孟羲眉头紧锁,显然没功夫去哄弟弟,于是关羽两手一抱,把砖头抱到木桩上去了。
  关羽帮着哄小孩儿,不让砖头打扰到了李孟羲了。
  让李孟羲惊讶无比,关羽让立的这几根木棍,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
  懒散如放羊的军队和严整的军队,区别在于军律。
  若无参照物,民夫和乡勇们怎么知道哪不能走,哪里能走。不能向外走,那只走一小步不算往外走吧,只走两小步活动活动,也不算往外走的吧,那往外走三步,应该也没走到外边,好几步外有一棵野菜,去拔过来晚上吃,也没几步,走过去也应该没问题……
  于是,没有严格的边界,由是军心不肃,每人多上一步两步混乱,所有人加起来,整个军营都会因此混乱很多。
  扎营需要立寨墙,没有条件可以不立。固然,几根木桩没有任何防御功能,但除了防御,完全可以起到寨墙的其他重要作用,比如,把人的活动区域规定在一个方方正正的范围内,虽是几根木桩而已,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多了几根假做寨墙的木桩,就能立刻让放羊一般的民夫大营大为改观,民夫知晓何处是营内,何处是营外,于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军心由是一肃。
  其次,若是遇到突发状况,比如敌军来袭,比如营中突然失火,荒郊野外的,没个任何遮拦和方向感,人一乱,没了方向感,就乱跑,于是立刻全营皆乱,然后就炸营了。
  而多了几根小小的木桩,有了参照物,民夫虽然还会乱,却有了参照,下意识的就会往木桩那里靠,炸营的可能性,瞬间降低十倍。
  除了这一点,若是敌军趁夜袭营,我军将士从睡梦中爬起来,懵懵懂懂慌里慌张的情况下,若没有边界参照物,一时之间肯定摸不清该去哪里御敌。
  而东西南北若有了四排木桩,木桩上再绑上火把,这样在夜晚就有了显眼无比的参照物,士卒抓起兵器从帐篷里一爬出来,一看就能看到排成一排显眼无比的火把,火把位置,就是营地的最外围,士卒立刻就能找到应该列阵的地方。
  因此,简单的一些木桩和火把,在夜晚面对突发情况是,士卒的反应速度可一下提高十倍。
  营寨如果有条件,每扎营,就立寨墙,没有条件,竖一些木桩花不了多少时间,依然能起到重大的作用。
  关羽此计之妙,让李孟羲叹为观止,自叹不如。
  “关将军,此可为画地为牢之法?”
  “哈哈哈哈,正是画地为牢之法。”关羽满意无比,朗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