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安小安
作者:美彤    更新:2022-08-22 07:36
  这个当铺自然不是昨天那家,虞小怜一进去当铺,就按昨天那个套路又卖了一回惨。
  但出乎意料的,这个独眼的当铺老板,拿着喜羊羊左看右看,却始终没有开价要留下喜羊羊的意思。
  而且他偶尔朝虞小怜投过来的目光,让虞小怜心里有些发慌。
  “这东西你们收不收?不收的话,我就去别家问问。”
  那独眼的掌柜的见虞小怜有些急了,笑着说他再看看,还让小二给她倒了糖水。
  虞小怜盯着那糖水,没敢喝,心里闪过一丝不安。
  正巧当铺又进来两个客人,是来赎东西的,虞小怜趁此机会要回了喜羊羊。
  走出店铺后,虞小怜本来打算继续去别的当铺换钱,却意外发现身后有人跟着她。
  嘿,这个当铺老板真是如她猜想的那般,看她是一个小孩,想黑了她的东西。
  这塑料制品在现代虽然不值钱,但在古代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稀有物品啊,他要是肯出个几百两,虞小怜也就出手了,毕竟这东西她有都是。
  可这黑心的家伙居然一文钱都不想花,想空手套白狼。
  去下一家当铺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虞小怜故意走到一个无人的巷子里。
  奇怪的是身后那人见她进了巷子,并没有跟着她走进巷子,而是掉头回去了。
  虞小怜往巷子里一瞅才发现,这条巷子里只有一户人家,朱漆大门,门口两座石狮子镇宅,再看上面的牌匾,蓟宅。
  这户人家看起来很有钱,也很神秘,院子的围墙建的非常的高。
  虞小怜见没人在在跟着她了,便掉头回家了。
  看来想把羊村全部卖了换钱这条路子行不通,风险太大了,明天她还是老实的找个地方卖点心吧,低调行事。
  …
  “掌柜的,那孩子进了蓟家的巷子,我没敢再往里跟。”
  “蓟家?”当铺老板挥了挥手,表示让小二退下。
  蓟家虽不是阳城里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但也不会轮到卖传家宝的地步,看来那个黑小子知道有人跟踪他,才故意走了蓟家的巷子。
  这蓟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但蓟老太的两个儿子,都不是好惹的。
  这蓟家的大儿子是个刽子手,这些年手起刀落的,不知道砍过多少个人头。
  二儿子是个二皮匠,这个职业比他哥哥的也好不了哪去。
  犯人被砍完头后,其家属要想能让犯人全须全尾的下葬,就得由蓟二负责把尸体的头和身体缝在一起。
  兄弟俩从事的职业特殊,又让正常人觉得晦气,但不得不说这是个高收入职业。
  而且传闻这兄弟俩暗地里,还经常做盗墓的勾当。
  除了蓟大、蓟二,蓟家古怪的老夫人,还是个善解奇毒的。
  对于这样的蓟家,整个阳城知情的人,没有一个敢去招惹的。
  今天也算虞小怜走运,要不是跟踪她那个人,看她进了蓟家的巷子,以为她是蓟家派来销赃暗货的,估计此时已经人财两空了。
  虞小怜回到家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发慌,法治社会尚且有抢劫犯顶风作案,在古代被不声不响的弄死,简直无处喊冤,毕竟连个摄像头都没有。
  在当铺的时候,那个独眼老板就一个劲热情的让她喝糖水,她出于防范心没有喝,现在看来她当时要是喝了那个糖水,估计连当铺都走不出来。
  真是什么时代都有坏人啊。
  本来想将跟踪她的人,引进无人的巷子再用辣椒水喷他,不想那人居然掉头回去了。
  心有余悸的虞小怜第一次感觉到在古代生活的不易,当点东西都能被人惦记上。
  孙氏一上午都在做衣服,现在天还不冷,夏凉被可以对付盖,被子可以晚些再做,还是先给他们三人,每人做一套新衣服要紧。
  孙氏最先做的是虞长河的,虞长河是一家之主,当然得先做他的。
  虞小怜黑着一张脸进屋的时候,可把孙氏吓了一跳,“你这脸是怎么了?”
  早早出去的时候还干干净净的呢,怎么一转眼就跟在泥坑里滚过了似的。
  “我没事儿。”虞小怜和孙氏说了刚才的事,吓的孙氏连连叮嘱虞小怜,让她不可以再去当铺。
  经过这事,虞小怜也不敢再去了,她人小力微,要是再遇上黑心的,人家暗地里耍了什么阴招,她也不知道。
  和孙氏再三保证后,孙氏才放下心来。
  虞小怜从空间拿出十个银锭子,共计一百两,放在孙氏的炕上,让她收起来,留作家用。
  孙氏不肯要,说放在空间里最安全,就是家里来贼了,也偷不走,她用的话,再找虞小怜要。
  虞小怜奔着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原则,让孙氏把钱收好,万一她的空间突然不见了,那她们岂不是要过回以前的苦日子。
  孙氏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就将一百两收了起来,但现在家里空荡荡的,藏也没地方藏,只能先藏在毛毯里。
  孙氏对虞小怜道,“你快去洗洗脸,一会儿我给你量一下尺寸,今晚我趟点黑,明天我就能让你穿上新衣服。”
  虞小怜看了一眼,见虞长河的衣服已经初具雏形了,在心里又赞了一声孙氏,真是行动派啊。
  虞小怜洗了脸,让孙氏量了尺寸,又跑去后院喂马,昨天的那个草包,大红已经吃没了,虞小怜决定今天给它改善伙食,喂它一些料。
  刚刚给大红添好料,就听见后院的木门发出笃笃的敲门声。
  通过门板的缝隙一看,原来是昨天的双胞胎兄弟来送柴了。
  虞小怜将门打开。
  今天这车柴要比昨天多,有三十捆。
  两兄弟将柴整整齐齐的摞好,然后有些羞怯的问虞小怜,能不能给他们点水喝。
  后院就有水井,虞小怜自然不会吝啬这点水。
  “等着,我给你们打新的水。”
  刚从水井里打上来的水,冰冰凉凉,带着一丝丝甜,最是解渴。
  两兄弟咕噜咕噜喝了好几碗水。
  两兄弟喝足了水,表示他们明天他们会在家烧炭,等碳烧好了以后,就给她送来。
  虞小怜问,“你们家在哪里?离阳城远吗?”
  “我家就在城郊的桃花村,离这不远,大约半个时辰的路。”
  虞小怜又问,“能告诉我你们的姓名吗?还有你们两个为什么要来阳城卖柴,家里大人呢?”
  两小只有问必答。
  “我是老大,我叫安宁,我今年十岁。”
  “我是老二,我叫安乐,我也十岁。”
  两人又异口同声的道,“我们是双胞胎,村里人都叫我们大安,小安。”
  虽是农村娃娃,但说起话来,一点也不失礼。
  能看的出来,他们的父母将他们兄弟教育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