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恰如常山之蛇
作者:阳曲    更新:2022-05-27 23:01
  实际上,虽然骑兵有着种种妙用,几乎算是每个诸侯不可缺少的兵种。
  但实际上,骑兵在汉代之时与步兵作战,正面作战的战损比大约要在一比四左右,根本不够培养骑兵的性价比。
  所以大部分诸侯只将骑兵作为突袭的手段,用来达成某种战术或战略目的。
  几乎无人将骑兵这种宝贝疙瘩放在正面对敌。
  哪怕折损一个,都能让将领心里滴血。
  如今曹仁也是怎么也想不通,徐风到底是怎么做到。
  让原本在马上摇摇欲坠的骑兵,全部都变成万里挑一的大力士?
  要知道,除了关羽张飞这种力能抗鼎的壮士,在马上都能用起七十多斤的武器。
  普通士兵根本没办法单靠臂力,便挥舞的动长兵器。
  战马疾驰之下颠簸不已,别说是挥舞重武器杀敌,单说双手离开马鞍,恐怕都有三分之一的人要被颠下马匹。
  因此曹军大部分骑兵,实际上都是手持长剑弯刀之类的武器,然后另一只手扶住马鞍,固定住身形。
  这还是平日里惯于骑马征战的北方人。
  新野招募的兵卒,大多都是荆州水乡之人,就算会骑马,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北方人。
  怎么可能经徐风的手一教,就个个变成力大无穷的马上高手了?
  实际上,这便是徐风隐藏了多年的底牌。
  原因也很简单,便是骑兵脚下的双马蹬。
  有了双马蹬的存在,骑兵就能通过下半身借力,稳住自己的身形。
  甚至可以用上以往拿不动的长兵器。
  看似极为简单的道理,却是经过秦汉数百年时间,才一点点被发现出来。
  直到南北朝之时,才有了正式的双马蹬出现。
  有时候看似简单的东西,反而是人们最大的误区。
  徐风当年甚至听说过,有个国家早在几百年前便发明了车轮。
  但几百年下来,他们用的轮子竟然都是正方形的,有棱有角。
  若没有一个人点明,可能要再过百年,他们才会反应过来,车轮要变成圆型才更加省力。
  双马蹬的道理也是如此。
  当初徐风是准备让曹操征伐乌桓,再打败西凉马腾,才能拿出双马蹬这种杀器,推动骑兵改革。
  否则双马蹬这种对方一眼便能学会的东西一旦拿出来。
  直接便会被西凉马腾学会,到时候反而是作茧自缚,被无法阻挡的西凉骑兵冲垮。
  一旦掌握双马蹬,游牧骑兵,对上农业文明,那简直是摧枯拉朽的碾压。
  不过现在他是在刘备麾下,和马腾理论上是同盟,共抗曹操。
  所以徐风倒也没这么大的压力,只需要等一个关键的时刻,便可以用双马蹬创下一场大胜!
  然后大家都回到同一个起跑线,大不了趁你还没有仿制成功,再打几仗,占够了便宜再说。
  看着无论刀剑劈在重甲之上皆毫无作用,原本骑兵的克星也都失去效果。
  曹仁心底也是一沉。
  此时率领重骑兵冲阵之人,正是擅长冲阵的常山赵子龙。
  他一马当先,手持特制的长骑枪,开场便挑翻了一名曹军千夫长。
  马镫的存在,固然能帮助骑兵更好的掌握坐骑。
  但重骑兵对士兵的要求也极为苛刻,必须体力强到一定程度。
  所选马匹也要足够强健,否则被几百斤的重量一压便垮,那还提什么沙场征战。
  徐风也是有苦难言,早知道不如费点心思,找一堆工匠仿造火铳多好。
  谁知道这重骑兵竟然如此昂贵。
  轻骑兵已经是贵的离谱,培养一个重骑兵所花的钱粮,比十个轻骑兵都要昂贵。
  不仅浑身的铁甲兵器都要最好的材质,所需要的战马和骑手,也都必须威武雄壮,百里挑一。
  战马所吃的也是最好的草料,还要由专人按时按点照料,不得有丝毫懈怠。
  至于骑手,除了要有足够的胆量,冲阵而不退缩以外。
  为了保证力量和体力,吃的东西也要格外讲究。
  顿顿有肉,隔三岔五还要改善一波伙食。
  在这汉末乱世,大部分士兵和百姓都饿的皮包骨头,骨瘦嶙峋。
  只有徐风手底下的这些重骑兵,个个都和健身先生一样,肱二头肌又壮又硬。
  手上的骑枪也沉重无比,别说是这些骑手。
  就算是关羽张飞这种猛将,都未必能把他当武器来随意施展。
  否则抡不了两圈,手臂就要脱力,整个人也要被武器的惯性甩出去。
  这种长骑枪,真正的用法是整个胳膊出力,将之夹在中间,再用一只手保持平衡。
  根本不用骑手挥舞杀敌,而是单靠战马的加速度。
  将枪撞向敌方士兵,用强大的冲力直接刺穿对方。
  不仅敌方骑兵一碰一个死,就连那些全甲的重步兵,也根本挡不住这么势大力沉的一枪。
  就算没有刺穿重甲,也能把单靠冲击力把对方活活震成重伤。
  曹仁看着被自己视为宝贝疙瘩的重甲近卫,一个个被重骑兵挨个戳死,心里也在滴血。
  他当年第一次看到徐风培育出来的重甲军队,还以为单靠此军便可横扫天下,再无敌手。
  谁知道真的是一物降一物。徐风培养出来他们,也能轻易找到他们的克星……
  前军已经和敌人纠缠在一起,没办法轻易撤回,否则立马便是一场大溃败。
  曹仁只好先行后撤,准备令后军前来。
  里外夹击,把这支重骑兵陷进人海大军之中,靠着数量优势磨死他们。
  因为他也看出来了,这重骑兵固然威力强悍,刀剑难伤。
  但对于骑手的体力消耗却是奇大无比,绝对难以坚持长时间的战斗。
  只要用人数磨,磨到他们筋疲力尽,便未必不能战胜这支重骑兵。
  但在此时,却见远处再次冲入数千轻骑,暂时隔断了后军与前军的联系。
  前军交战,中军大乱,后军又被拦下。
  一时之间,曹仁便陷入了三方各自为战的窘境。
  同时,四面八方也涌现出大量士兵,朝着曹仁军冲杀过来。
  “想靠这一招败我,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曹仁早已料想到,徐风可能会用骑兵突袭,隔断他军队的指挥,然后分批绞杀。
  因此他早已派出心腹将领于前军和后军。
  一旦被冲入截断,便第一时间率军朝着中军冲杀。
  看似被敌方突袭,反过来看,他们同样也是包围了对方。
  就如同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
  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新野军寄希望于一战定胜,焉能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