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仁政,人和
作者:阳曲    更新:2022-05-27 23:01
  实际上,徐风所用的并非最常见的普通黑火药。
  而是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才被发明的高爆炸药。
  受限于古代的科技水平和工业化程度。
  手工作坊里面用土法生产的火药,技术差,纯度低。
  最后爆炸的效果很差。
  最多能用来引燃,若是用他来炸人。
  威力恐怕还不如刚刚的十分之一。
  所以自从前几年开始,徐风便一直钻研真正的炸药。
  他刚刚来到汉末之时,还记得一种名叫‘雷酸汞’的炸药。
  算是所需技术较低,威力较大的一种炸药。
  虽然危险性极高,但也是在承受的限度之内。
  制作所需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也已经发明了出来。
  将水银加入浓硫酸,再加入酒精,便可制成雷酸汞。
  徐风还记得,水银在秦朝就已经鼎鼎有名。
  还有个叫巴寡妇清的女富商,就是以出售水银成为古代罕见的女性富豪。
  至于酒精,那就更简单了。
  他直接提供了蒸馏和过滤法,不仅制作了一部分酒精。
  甚至还意外制作了各种美酒,畅销九州。
  这也变成了大唐商会最重要的财富来源之一。
  只有浓硫酸这种东西,让徐风费了不少周折。
  因为他下意识觉得,浓硫酸这种东西,听起来好像是挺高大上的危险品。
  给人一种只会在实验室之中才会制成的化学品。
  直到一次意外之时,他与一名炼丹道士交谈。
  双方恰好聊起浓硫酸这种东西。
  对方虽然未曾听说‘浓硫酸’,却是谈起自己知晓与其性质类似的产物。
  名曰‘绿矾油’。
  还说此物也是在炼丹之余,偶然发现。
  后来还有一些盗贼将之奉为秘方。
  用此化水,泼在大户的墙壁之上,便可无声无息的化开墙壁。
  然后潜入其中进行偷盗。
  知晓绿矾油的存在之后,徐风这才急忙打听制作之法。
  最后经过提纯,果然便是所需的浓硫酸。
  只不过炸药制作的方式过于危险。
  徐风也担心自己壮志未酬,便丧生在某场意外爆炸之中。
  于是高价聘请各种炼丹方士、医师,让他们加入大唐商会。
  负责实验雷酸汞炸药的制作之法。
  数年时间里,虽然偶有进展,但始终没办法制作出较为安全稳定的炸药。
  直到徐风被世家针对的时候,炸药的研制才算进入尾声。
  最后李进他们劫狱的时候,使用的便是一小部分的雷酸汞炸药。
  当时徐风还颇为惊慌,生怕自己死于这种危险的炸药。
  但当他这一段时间重复实验之后,也确信这群方士和医师,果然有两把刷子。
  也就是封建社会,帝王的心思全用在了承平享乐,或者是好大喜功,维护统治之上。
  若是能发挥古代人民的智慧,那轮得到外族入侵咱们。
  只不过,这一次爆炸所需要的各类材料,也让徐风算是大出血。
  之前捐助新野,便让大唐商会耗干了大部分流动资金。
  再加上这次炸药的开支,大唐商会的顿时陷入了财政危机之中。
  若没有其他增加收入的办法,可能未来一段时间里,大唐商会都要陷入停摆状,慢慢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
  不过这当然难不倒徐风,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也要多花点心思在赚钱上面。
  到时候富可敌国,以一家之力便可抗衡无数世家合力。
  随着战事结束,便轮到新野处理善后工作了。
  首先是剩下一万多俘虏如何处理。
  一万健全的俘虏,还有五千轻伤俘虏倒好处理。
  徐风在刘备耳边嘀嘀咕咕一会儿,刘备便点点头。
  随后直接大手一挥,表示愿意放这些俘虏回家。
  并且在临走之前,他还放话明言。
  说他们都是大汉子民,就算出征作战,也要为了黎明百姓。
  天下兴旺,匹夫有责。
  若沦为野心家图谋天下的棋子,洒尽热血,才算是枉费一生。
  所以他们愿意回家的,都会分到几天的口粮。
  不愿意回去的,都可以留在新野,在他刘备的治下安居乐业。
  他保证决不会歧视苛责任何人,留下来的人还能分到田地,绝对衣食无忧。
  在封建时代,一般俘虏的存在只有三条路。
  一是残酷杀害。
  二是换取高昂的赎金。
  三就是要一辈子作为奴隶劳工,终日束缚在不见天日的繁重工作中。
  就算走了狗屎运,被作为降军编入队伍。
  也不过是成为排头送死的炮灰,平日里也是备受歧视。
  如今刘备不仅放他们自由,还送给他们回家的粮食。
  如此大恩,也立马软化感动了几乎所有的士兵。
  一群大老爷们,哭的稀里哗啦,跪在地上磕破了脑袋。
  各种高呼刘皇叔大恩,徐风先生大恩的。
  近乎一半的人,都主动选择留在新野,领取土地成为百姓。
  甚至还有愿意直接投入刘备军中,为其效力,弃暗投明。
  剩下的一半人,也有不愿意回到许都。
  想要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的。
  毕竟他们是败军,而且还被俘虏过。
  若是回了许都,大概率会被问罪。
  运气不好,不仅会遭受牢狱之灾,甚至丢了一条小命。
  总之,这些人就算离开,也绝对不会再对刘备集团产生害处。
  反而能帮刘备的仁德之名更加名扬四海,获取天下民心。
  但最棘手的,便是那三千重伤之兵。
  古往今来,别说是俘虏对方的重伤士兵。
  就算是己方的士兵,一旦重伤,下场也绝对好不到哪里。
  一些良心的诸侯,可能还会允许对方拿着银钱粮食离开。
  像曹操、董卓这种心狠一些的人。
  直接就会抛弃重伤士兵,甚至用来填塞道路,挖坑活埋。
  实在是惨不忍睹。
  此时,这三千重伤俘虏,如果任他们自生自灭。
  那结果必然是,几乎不可能活下来几个人。
  因此,徐风的建议便是……救,不分敌我的尽力救治。
  被俘虏的伤病,只要一息尚存。
  就会由医官进行救治,喂以草药。
  这倒不是什么圣母心发作,而是稳固自己的基本盘。
  相比曹操,刘备的支持者更多是中下层的士兵和百姓。
  只有稳定好自己的人设,才能获取更多‘基本盘’的支持。
  相反,假设黄巾军起义,指定的第一条法律就是官大于民,民不得反抗官员。
  或者是拥兵自重的将领,第一刀就降低士兵的各种待遇。
  如此,原本支持他们,给予他们力量的群体,立马就会反噬,如同大楼失去了地基。
  实际上,这些救治俘虏的花费对于大唐商会,不过是九牛一毛。
  根本算不上什么伤筋动骨的花销。
  但这种行为,在这个人命贱如草芥的时代,可谓是异端之中的异端。
  徐风并没有说明此举的好处。
  刘备却是未加思索,直接点头道:
  “此言既出鸿羽先生之口,必是有大道理的。”
  看得出来,刘备也是十分赞同徐风的做法。
  立马便派下令,派大量医官携带药物。
  治疗那些还有一线生机的重伤之人。
  就算是已无药可救,也要尽量帮其减少痛苦,避免多受折磨。
  “各为其主,这些士兵也是我汉家大好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