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南山堂    更新:2022-03-29 00:28
  趁着李建成知道自己在外面瞎搞之前,先打一波掩护。
  李承宗的这个做法,显然还是颇有效果的。
  由于放出大话要让李世民郁闷一把,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承宗几乎可以随意的调遣东宫的一些人员。
  当然了,仅限于家令寺管辖的人员。
  不过这也够了。
  要知道东宫的家令寺,那可是对标光禄、司农、太府三寺而置。
  “世子,不能这样改啊, 改了就改不回去了,我们从来没有听过可以直接炼钢的。”
  李承宗借着卖萌的机会,找李渊把几个规模不大的炼铁作坊、砖瓦作坊和陶瓷作坊给要了过来。
  东西到手了,他自然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了。
  要知道,他前世可是钢铁厂的资深工程师。
  虽然只是一家民营小厂,设备很是落后,到了后面几乎都是处于被淘汰状态。
  但是越是这种情况,相关的制作工艺反倒越是对这个年代有借鉴意义。
  要不然你搞得太先进的话,在大唐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参考意义。
  “王管事,你觉得是你的脖子硬,还是这个炉子硬?”
  虽然王宝钢这种恪尽职守的匠人,是李承宗所欣赏的。
  但是他显然没打算跟他讲道理。
  炼钢,自己是专业的。
  整个大唐如今一年的钢铁产量,听起来有两百多万斤。
  其实折算一下,也就是一千多吨。
  这是什么概念?
  放在后世,人家还以为你少说了一个“万”字呢。
  哪怕是再落后的民营钢铁厂,一年的产能也比大唐一整年的钢铁产量高啊。
  “世子,这个炼铁作坊是长安城第二大的作坊,要是停产了, 会直接影响兵部的武器制作的啊。”
  “第一大的是谁?”
  “是长孙家的炼铁作坊。不是,世子,这跟第一大作坊是谁有什么关系?”
  王宝钢倒也真是头铁。
  不过,可能也正是有这种头铁的精神,他才能成为将作监旗下炼铁技术最好的匠人。
  “你想不想青史留名?”
  “啊?”
  “如果能够直接用铁矿石炼出精钢,那么你王宝钢的大名,说不准也能像是鲁班等大师一样名传千古呢。”
  “世子……”
  “行了,被废话那么多了。这事要是成了,功劳是你的。
  要是搞砸了,我就把你儿子和孙子都送进宫当宦官!”
  “啊?”
  ……
  “大王,这段时间我给不少大臣府中都送了重礼,朝中针对秦王府的动作,应该会慢慢的变少。”
  秦王府中,长孙无忌跟李世民在书房里头说着话。
  “无忌,让你破费了!”
  李世民很清楚秦王府到底有多少钱财。
  为了表示自己的公正无私,每次作战俘获的钱财,他都分给了将士,或者是上缴给朝廷了。
  这就导致了秦王府虽然名声响亮,但是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浮财。
  要不然不至于连送礼都要让长孙无忌去垫付。
  “大王客气了,长孙家的钱财, 就是大王的钱财。
  再说了, 没有大王, 我們长孙家的炼铁作坊,也不可能有今天这个规模。”
  长孙无忌看问题倒也是看的很清楚。
  他妹妹是秦王妃,他自己是李世民的嫡系幕僚。
  这种情况下,大家可谓是一荣俱荣。
  只有秦王府顺利掌握大唐的权利,长孙家才有将来。
  “朝中那些大臣,几乎都是前隋重臣,都是世家子弟。
  对他们来说,不管江山是谁坐,都少不得他们的好处啊。”
  李世民很是感慨,甚至有点痛苦的说道。
  “大王,其实对我们来说,这个情况也许反而是个好事呢。”
  “嗯?此话怎讲?”
  “朝中大臣更多的是关心自己家族的利益,而不是大唐的发展。
  这种情况下,谁是大唐的储君,对他们来说其实关系也不是那么的大。
  换句话说,现在支持的东宫的那些臣子,只是单纯的因为东宫是大唐储君,所以支持。
  有朝一日,情况发生了变化的话,也许他们也能很顺畅的接受变化呢。”
  长孙无忌这话说的有点隐晦,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彼此眼神对视了一眼,露出了一个“你懂”的表情。
  ……
  “陛下,今年以来,我大唐多路大军同时用兵,各种兵器损耗非常厉害。
  这种情况下,将作监旗下的炼铁作坊还赏赐给皇太孙,会耽误兵部的兵器制作,恳请陛下收回旨意。”
  大兴宫中,萧瑀比较头铁在那劝谏李渊。
  作为几位宰相级人物之一,萧瑀算是私心比较少的。
  要不然后面李世民登基之后,他也没有机会继续身居要职。
  “爱卿,左右不过是一家炼铁作坊,无伤大雅的吧。兵部的精钢,基本上都不是从将作监采办的。”
  李渊有点尴尬的笑了笑。
  此时此刻,他也发现自己好像掉到李承宗的坑里面了。
  人家是没有要兵器作坊,但是你把制作兵器的原材料作坊拿走了,这也会有影响啊。
  只不过想到正在传唱的“没有陛下啊就没有大唐”,李渊就不好意思反悔。
  “兵部需要的精钢,主要来源是长孙家的炼铁作坊,确实跟将作监关系不大。
  但是生铁的话,就有一半是将作监提供的了。
  另外,一些农具使用的钢铁,也是将作监生产的。
  如今将作监的炼铁作坊据说已经停产了,皇太孙整天待在那里瞎折腾。
  这已经导致市面上的精钢价格上涨了两成了。”
  萧瑀这话,让李渊颇感意外,问:“精钢价格上涨了?”
  “是的,不仅精钢价格有所上涨,就连生铁的价格都上涨了一些。
  任由这个局面发展下去的话,这个价格肯定还会继续上涨。
  到时候,影响就越来越大了。”
  萧瑀说完这话,眼神盯着李渊,等待他的决定。
  “朕会尽快找承宗了解一下情况,让他给朝廷一个交代的。”
  “最好的交代,就是把皇长孙手中的炼铁作坊,收回给将作监管理。
  要是动作迟了,整个炼铁作坊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微臣可是听说炼铁作坊里面有一批人在那里大改造呢。”
  虽然李渊已经松口了,但是萧瑀还在步步紧逼。
  这种性格,也难怪历史上他在贞观朝就有三次摆相的结局。
  “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