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武成王反商!
作者:小小索罗亚克    更新:2022-05-20 19:03
  话音落下。
  四人跨上马,持定利刃。
  出门就要走。
  黄飞虎见四人反了,却是暗想:“我虽与妇人情义深重,可难道我黄氏一族要为一妇人,有负国恩不成?若将此反声扬出,难洗清白。”
  于是急忙出府要追人。
  又甚至这几位兄弟的脾性,知道如果自己直接安抚定然不成, 所以大叫道:
  “四位贤弟速回!就反也要商议往何地方?投于何主?打点车辆,装载行囊,同出朝歌,为何四人独自前去!”
  果然。
  四将听了这话便赶将回来。
  而黄飞虎见几人回至,持剑在手,大喝:“你等四贼!不思报本,反陷害我合门之祸!”
  “我家妻子死于摘星楼, 与你何干!你等口称‘反’字,难道我黄氏一门七世忠良, 享国恩二百余年,要为一女人造反?”
  “你借此乘机要反朝歌而图掳掠,实乃不思金带垂腰,官居神武,尽忠报国,而终成狼子野心,不绝绿林本色耳!”
  好骂!
  不带一个脏字儿!
  却句句诛心,直骂得四人默默无语。
  黄明盯着黄飞虎良久,忽然笑道:“长兄,你骂得有理。又不是我们的事,恼他怎的!”
  旋即伙同三人在傍,抬一桌酒吃。
  四人大笑不止。
  黄飞虎心下正如火燎一般,三子哭声不绝,听得四人抚掌欢欣,一时有些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你们那些儿欢喜?”
  黄明反问:“兄长家下有事挠心,小弟们心上无事。今元旦吉辰,吃酒作乐, 与你何干?”
  黄飞虎气不过,恼道:“你见我有事,反大笑,这是怎么说?”
  这时周纪说:“不瞒兄说,笑的是你。”
  黄飞虎:“我官居王位,禄极人臣,列朝班身居首领,披蟒腰玉,有何事与你笑?”
  周纪嗤笑道:“兄长,你只知官居首领,显耀爵禄,身挂蟒袍。知者说仗你平生胸襟,位至尊大;不知者,只说你倚嫂嫂姿色,和悦君王,得其富贵……”
  “气杀我也!”
  话音未落,黄飞虎便一声大叫。
  又传家将:“收拾行囊,打点反出朝歌!”
  黄飞彪见兄反了,忙点一千名家将,将车辆四百,把细软、金银珠宝装载停当。
  此时周纪暗思:“方才飞虎反, 是我说将计反了。他若还看破,只怕不反,不若使他个绝后计,再也来不得。”
  “毕竟我身在商朝,却已与西岐姜丞相神交已久,此番便是我的投名状了。”
  于是添一把火道:“西岐武王,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我等了往西岐共享安康之福,只是此往西岐,出五关,借兵来朝歌城,为嫂嫂、娘娘报仇,此还是迟着。”
  “依小弟愚见,今日就在午门会纣王一战,以见雌雄。你意下如何?”
  黄飞虎心下昏乱,随口答应下来:“也是。”
  于是金装盔甲,上了五色神牛。
  飞彪、飞豹同三侄,龙环、吴谦并家将,保车辆出西门。
  黄明、周纪同武成王至午门,天色已明。
  周纪大叫:“传与纣王,早早出来,讲个明白。如迟,杀进宫阙,悔之晚矣!”
  纣王自贾氏身亡,黄妃已绝,自己悔之不及,正在龙德殿懊恼,无可对人言说。
  直到天明,当驾官启奏:“黄飞虎反了,现在午门请战。”
  纣王大怒:“好匹夫!焉敢如此欺侮寡人!”又传旨:“取披挂来!”九吞八扎,点护驾御林军,上逍遥马,提斩将刀,径出午门。
  只见:
  冲天盔,龙蟠凤舞;金锁甲,叩就连环。九龙袍,金光晃目;护心镜,前后牢拴。红挺带,攒成八宝;鞍鞒挂,竹节钢鞭。逍遥马追风逐日,斩将刀定国安邦。
  ……
  黄飞虎虽反,道今日面君,尚有愧色。
  周纪见之,在马上大呼:“纣王失政,君欺臣妻,大肆狂悖!”
  说着纵马使斧,来取纣王。
  纣王大怒。
  如果是黄飞虎先攻来,他也认了。
  如今这周纪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来取他?
  手中刀急架相还,周纪不是对手。
  “周兄莫慌,我来助你!”
  黄明见周纪显败势,亦走马来攻。
  黄飞虎嘴上虽不说什么,心中却大为恼火:“也不等我分清理浊,他二人便动手杀将起来!这下我是无退路可言了!”
  只得催开神牛,杀将进去。
  纣王刀法展开,其势真如虎狼。
  但三员大将使开枪斧,其中还有黄飞虎这么一尊绝世武仙,哪怕是天生武仙的纣王也抵敌不住,刀尖难举,马往后坐,将刀一掩,败进午门。
  黄明要追赶,飞虎却念及君臣之谊阻止:
  “不可弑王。”
  ……
  另一方面。
  纣王败至大殿坐下,懊悔不及。
  而都城百姓官员已知武成王反了,家家闭户,路少人行。
  因闻君上大战黄飞虎,百官忙入朝,见纣王便问:“黄飞虎因何事造反?”
  事已至此,纣王怎肯认错。
  张嘴说道:“贾氏进宫朝贺,触忤皇后,自己坠楼而死。黄妃倚仗伊兄,恃强殴辱正宫,推跌下楼,亦是误伤。”
  “寡人亦不知黄飞虎自己因何造反,杀入午门,深属不道!诸臣为朕作速议处!”
  百官听纣王言说,皆默默无语。
  君上虽然如此说。
  但昨日发生了什么,他们却早已收到了消息,此刻纣王讲得这话,对他们而言实在是没有半点信服力。
  只不过也没有人敢先立意见。
  毕竟现在不比从前了,在朝堂上真是不好混,一个不小心就人头落地都是轻的。
  他们也没啥远大的志向,还是安心做个小透明吧,不要出声。
  只有申公豹老神在在。
  ——嘻嘻,还是贫道有先见之明,布下了周纪这颗暗子,失去了黄飞虎的殷商如去一臂。
  而有了黄飞虎的西岐,距离兵发朝歌也不远了。
  ……
  朝廷上气氛一时陷入了尴尬。
  这时,忽然有探事马报进午门:
  “闻太师征东海奏凯回兵!!!”
  百官大喜,齐辞朝上马,要去迎接。
  且说众官进城至朝门,见闻太师骑墨麒麟来至,纷纷躬身。
  太师道:“列位请了!”
  旋即与众官同进朝,面见纣王。
  然至殿中,仍独不见武成王,太师心下疑惑,奏曰:“武成王为何不来随朝?”
  纣王道:“黄飞虎反了。”
  太师惊问:“为何事反?”
  这闻太师就不能理解了。
  黄氏一族对大商忠心耿耿,其心日月可鉴,武成王更是为商立下过汗马功劳!尊荣与国同休!
  如何会反?
  纣王看到闻太师就有些害怕,但此刻也不得不撑着腰杆道:“元旦贾氏进宫,朝贺中宫,触犯苏后,自知罪戾,负愧坠楼而死,此是她咎由自取。”
  “西宫黄妃听知贾氏已死,忿怒上楼,毁打苏后,辱寡人不堪,是寡人怒起相攘,误跌下楼,非寡人有意。”
  “而后黄飞虎辄敢率众杀入午门,与寡人对敌,幸而寡人未遭其毒手……不过黄飞虎今已拥众反出西门。”
  顿了顿,又说道:“寡人正在此沉思,适太师奏捷,乞与寡人擒来,以正国法!”
  太师听罢。
  眼中闪过浓浓的失望之色,厉声言曰:“此一件事,据老臣愚见,还是大王有负于臣子!”
  “黄飞虎素有忠君爱国之心,今贾氏进宫朝贺,此臣下之礼,岂有无故而死?况摘星楼乃大王所居,与中宫相间,贾氏因何上此楼?其中必有主使、引诱之人,故陷大王于不义。”
  “大王不自详察,而有辱此贞洁之妇……黄娘娘见嫂死无辜,必定上楼直谏,大王亦不能容受,溺爱偏向,又将黄娘娘摔跌下楼……”
  “这般致贾氏忿怨死,黄娘娘遭冤,实君有负臣子,与臣下何干?”
  “况语云:‘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黄飞虎以报国赤衷,功在社稷,不能荣子封妻,享久长富贵,反致骨肉无辜惨死,情实伤心。”
  “老臣乞大王可赦黄飞虎一概大罪,待臣追赶飞虎回来,社稷可保,家国太平。”
  闻太师之言辞如雷鸣贯耳,发人深省。
  百官在傍,齐言:“太师处之甚明,无不钦服,望陛下速降敕旨,则大事定矣!”
  纣王气得不行。
  刚刚寡人要你们说,你们一个个都不发一言,跟哑巴了似的。
  现在在太师面前,怎么就又都会说话了?
  而且为什么平时寡人有什么旨意,你们都没有过这等热情和拥护?
  到底谁才是大王啊!!!
  ——有那么一瞬间,纣王真的想掀桌子,但是……不敢。
  太师腰间别着的那根金鞭,真的很有威慑力啊。
  嗯……
  比起被闻太师教训。
  纣王更愿意选择原谅反贼黄飞虎。
  更何况闻太师也并非是搞一言堂,人家接下来又说了:“黄飞虎是大王负臣,故当赦宥,不过若果飞虎有负君之处,只怕老臣一时之见,还有礼当说者,即行商议,不可有误国事。”
  时班中闪一员官,乃下大夫徐荣出见。
  闻太师便问:“大夫有何议论?”
  徐荣道:“如太师所言,虽是大王有负臣下,黄飞虎也有忤君之罪。”
  闻太师复问:“大夫何以见得?”
  徐荣说:“君欺臣妻,大王负臣,不顾恩爱,摔死黄娘娘,是大王失政。可是黄飞虎岂得率众杀入午门,声言大王之罪,与大王在午门大战?”
  “武成王这等行为臣节全无,故武成王也有不是。”
  闻太师听说,也觉颇为有理。
  大王有负臣下归大王有负臣下,而臣下因此臣节全无亦是大罪。
  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于是对诸大臣说:“只谈大王之过,不言飞虎之逆,是老臣之过也。”
  却是心想:“大王负臣,我定会让大王给黄氏一族一个交代,可黄飞虎如此行径,其罪亦不可不治。”
  乃传令吉立、徐庆:“快发飞檄传临潼关、佳梦关、青龙关三路总兵,不可走了反叛,待老臣赶去拿来,以正大法!”
  (大佬们,求下推荐票,月票,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