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童谣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2-09-12 00:00
  段谷之战,蜀国震动。
  此战之损失比当年街亭之败还要惨重。
  蜀军精锐一战折损,士卒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陇西诸羌从此对蜀国离心。
  蜀国百姓、士族皆怨姜维穷兵黩武。
  姜维上表请罪,战败皆归自身,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蜀主刘禅然之,依旧以其代行大将军事。
  而汉中都督胡济,不仅未遭任何牵连,反而被蜀主加封为右骠骑将军。
  蜀国政势之诡谲可见一斑。
  姜维战败,蜀主刘禅只能更加倚重陈祗与黄皓。
  自战败之后,成都附近童谣遍地而起。
  “烈日炎炎,杨柳青青,不追东山马,当随西山云。”
  在极短的时间里传遍蜀中各地。
  时人皆异之。
  “烈日炎炎,杨柳青青,不追东山马,当随西山云。”
  正在成都郊外射猎的夏侯霸听了这首童谣,轻轻跟着念了起来。
  别人或许听不出其中深意,他岂会不知?
  这与当年的三马食槽何其相似?
  只不过有些事情,他心中能想,嘴中却不能说。
  降将的日子并不好过。
  本来他也有心报效蜀国。
  然而因为与杨峥的关系,一度被拒之门外,留在成都。
  蜀主刘禅对他不错,又是封车骑将军,又是各种认亲,每有国宴,必宴请他。
  但这种日子过长了,也没什么意思。
  夏侯霸前半生过的就是这种日子。
  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上阵,日子过的悠闲,身体富态许多。
  只是,蜀国经此一败,夏侯霸能清楚的感受到人心的溃散。
  正如当年高平陵之变时,他面临的处境。
  咻的一声,夏侯霸一箭射出,没听见前面野鹿倒地的声音,反而听到了一声惨叫。
  “何人?”侍卫拔刀而起。
  “夏侯公,是我。”一人从草地中窜起,肩膀上还中了一箭。
  夏侯霸盯着来人,不记得认识此人。
  “西平故人特令小人来拜见将军。”
  夏侯霸心中一动,“原来真是故人。”
  侍卫这才松懈下来。
  几日之后,童谣传遍东西南北,此外,还有各种流言在蜀地也飞快传播着。
  一会儿是汉中都督胡济将投降曹魏,一会儿是姜维引咎自裁,更有蜀主崩于床榻之说。
  国内人心越发惶惶。
  恰在此时,蜀国大儒谯周作《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一小国伐大国,非但不能削弱大国,反而会削弱自身,小国就应该体恤百姓的疾苦,慢慢积蓄实力,待敌国有变,谋定后动,一举克敌,而非穷兵黩武,有事没事就北伐,让士卒疲于奔命,百姓疾苦加重。
  谯周在蜀中的地位相当于汉末的蔡邕,本身便是南充谯氏出身,门生故吏遍及蜀国。ŴŴŴ.BiquKa.coM
  李密、陈寿、罗宪等人都是其弟子。
  他的言论在蜀国自然有极其广泛的影响。
  蜀国北伐之志顿时瓦解。
  蜀主日益与黄皓亲近。
  魏国,邓艾力克姜维,司马班收复泾阳,关中稳固,这份功劳来的非常及时,司马昭威信大涨,声望日隆。
  封邓艾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子邓忠进封亭侯。
  当然,这一切都是表面的。
  私下场合,司马昭脸色阴郁,八万大军围堵三万凉州军,让他们跑了不说,还灭了两万义从军。
  “西贼竟然有如此实力!”司马昭忧心忡忡道。
  这是魏国最后一次西征还是南征的讨论。
  表面上魏国大胜,实则吃了个暗亏,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也看出凉州实力不凡。
  “所以大将军要尽快讨平淮南。”贾充深恨诸葛诞。
  司马昭目光转向钟会。
  钟会慢悠悠道:“杨峥之害,犹在诸葛诞之上,诸葛诞守土之犬尔,杨峥颇有董卓之志,不若集合洛阳中军,发河北、豫荆之众,汇合邓艾等军,一举荡平之。”
  司马昭十几万中军在手,不是淮南,就是凉州。
  准备为司马家最后一步铺平道路。
  王肃反驳道:“凉州远离中原,数十万大军起行,民夫当倍之,粮草、军械耗费亿万,当年东汉殷鉴不远,且大将军新近掌权,岂能远离中枢而奔赴远地?若有差池,家国皆灭!”
  钟会舔了舔嘴唇,斜眼望着王肃,他本来想说,只有自己领兵,十五万大军足以平定西凉,司马昭十万大军镇守洛阳。
  话还没说到这一步,就已经被王肃的话堵死了。
  偏偏他还不能跟王肃辩驳。
  疏不间亲,王肃之女王元姬乃司马昭正妻。
  他斜眼盯着王肃,贾充也斜眼盯着他,“王公所言甚是,淮南以北皆腹心之地,大军伐凉,国内空虚,诸葛诞暗中勾结东吴,青徐兖豫,将非国家所有,洛阳河北亦有倾覆之危。”
  凉州太远了,淮南近在眼前。
  这个理由足够了。
  王肃咳嗽了两声,脸上泛起一抹病态的殷红,“拿下淮南,除诸葛诞,修养数年,关中恢复,区区西凉一州之地,何足论哉!”
  王肃这些时日身体不佳,卧床数日,今日因重大国事,才拖着病躯前来。
  司马昭最后问向陈泰,“玄伯何以教我?”
  堂中安静了许多。
  陈泰无疑在此事上最有发言权。
  “属下以为,当先讨杨峥。”
  “哦?”司马昭轻笑道。
  钟会也聚精会神的看着他。
  陈泰沉着脸,没有一丝表情,“杨峥数年之间崛起于西垂,兼有董卓之虐马超之勇,野心甚大,假以时日,西凉难制。”
  司马昭眯着眼,仿佛在品咂这句话的真假,最终他摇摇头,“玄伯之言是也,然今蜀国大挫,数年之间,不得入寇,关中可以休养数年,若诸葛诞坐稳淮南,与吴国勾结,深为腹心之患也,不可不讨灭之。”
  另一个原因最令司马昭忌惮的是诸葛诞乃士族出身。
  与山东门阀关系密切,若让其发展起来,还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讨灭的。
  这时代的大门阀与诸侯无异。
  有田,有人,有领地,有钱粮,还有名望,在地方上呼风唤雨。
  司马昭自然没忘记自家江山是怎么来的。
  当年若无颍川士族的默许,司马家未必能一步一步走到今日。
  “封诸葛诞为司空,入朝任职!”司马昭一锤定音,“另,杨贼狂悖无礼,目无朝廷,令名士作檄文口诛笔伐,以正天下人视听。”
  司马昭全家几次被杨峥吊起来骂,实在有些憋屈。
  既然暂时不能讨伐,那就只能以牙还牙了。
  司马昭深得司马家之真传,司马懿诛曹爽、王凌时,都是欲擒故纵,以诏令召之,现在对付诸葛诞也是一样,先厚赏之,同时暗中聚集兵力,下令青徐、荆豫、各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