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坞堡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2-05-26 21:34
  西平的治所虽然在西都城。
  但西都是魏文帝曹丕黄初三年才扩建的,其底蕴远远不如矗立了三百多年的临羌城。
  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进取河西,于此地建城。
  汉宣帝神爵元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开屯田,以定羌人。
  此城地处药水湟水三角地带, 湟水在南,羌水在西,沙岭在北,戎峡在东。
  堪为祁连山之南第一重镇。
  向南俯视河湟谷地,向西雄视西海草原,向北可窥伺武威。
  所谓关山锁钥不过如此。
  在迷当的注意力转向西海之时,也渐渐意识到临羌城的重要。
  但为时已晚。
  羌人没有如此远见,从汉羌大战就可以看出, 羌人不擅远谋,打到哪算哪。
  一次次揭竿而起,一次次被汉军镇压。
  潮水般的羌人涌向城墙。
  临羌城仿佛睡着了一般,没有丝毫动静。
  这让羌人们起了一些侥幸之心。
  他们踩着尸体,架起长梯,小心翼翼的攀爬。
  羌人本就不擅攻城。
  只因背后有雪亮的长刀。
  凡是临阵而逃的人,全被削去四肢,丢在湟水河中哀嚎。
  与这种死法相比,死在城下反而是一种解脱。
  好在这座城已经被猛攻五天。
  所有羌人都觉得,这座城不会撑太久。
  几名勇士已经快爬上城墙,城下、营地里的人都注视着他们。
  咚、咚、咚……
  然而噩梦一样的战鼓声,再次响起。
  仿佛捶打着他们的心脏。
  没有喊声,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只有长矛向前突刺。
  那血迹未干的长矛,带着尖锐的破风声,瞬间就刺穿了羌人勇士的皮甲,凄惨的仿佛唤醒了城墙。
  接着, 石头、擂木、箭雨从城墙上兜头泼下。
  整个战场瞬间沸腾起来。
  城下蚁附的羌人惨叫声直冲云霄。
  而城墙上,只有忙碌的身影。
  士卒持矛攒刺,青壮投下木石,女人搬送。
  几员将领在城头指挥、鼓舞士气。
  羌人的攻城再度以失败告终。
  凄凉的号角由远而近。
  未死的羌人,被抛弃在战场上哀嚎,与这号角声渐渐重叠。
  迷当一开始非常有自信。
  手握几万大军,又有卢水胡、月氏胡相助,而临羌城兵力空虚,就算用人堆,也把临羌城堆下来了。
  然而事实却超乎他的想象。
  临羌城宛如大雪山一样,无论暴风骤雨,始终屹立不倒。
  反而是他损兵折将。
  耗费五天,折损近万人马。
  卢水胡、月氏胡在损失几千人马之后,也开始偷奸耍滑,每日要粮要军械。
  仿佛两头永远喂不饱的狼。
  偏偏迷当不能罢手,还要继续喂。
  不然狼饿了,就不管什么盟不盟友的了。
  尤其是沮渠部卢水胡,原是匈奴的一支,凶狠似狼。
  “这张特到底是什么人?”迷当的眼中布满血丝,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 不仅打击了羌人的士气,也打击了迷当雄心和信心。
  几日鏖战,张特的名声逐渐传扬开。
  能以几千士卒, 抵挡近十万大军的猛攻,名声不响亮也不行。
  “此人原是曹魏武卫营的屯长,跟随杨峥从骆谷中突围,被杨峥倚为心腹。”俄何烧戈的声音越来越小。
  自从遇到杨峥,他感觉自己就没顺过。
  “一屯长竟有如此能耐?”迷当很愤怒。
  不仅仅是因为攻不下临羌城,而是跟敌人相比,自己手上全是废物。
  愤怒之后,便是一层被刻意压制的恐惧。
  汉人中有多少这样的人物?
  而他身边,却只有俄何烧戈、蛾遮塞这些货色。
  不是他不想杀俄何烧戈,问题是,杀了他,其他人也未必能顶用,或许更加不堪。
  “既然临羌攻不下,大王何不直取西都?毁了西都,也等同于破了杨贼的基业。”俄何烧戈小眼珠子骨碌碌转着圈。
  迷当冷笑一声,“你以为本王的第三步棋是什么?”
  俄何烧戈不敢言语。
  但迷当望向他的眼神越来越不善。
  “报大王,沮渠复拔又来要粮。”一羌官前来禀报。
  俄何烧戈则长长松了一口气。
  迷当的脸色变幻了几次,杀气几次在他眼中聚集,最终温和下来,笑道:“给他们,这次多给一些,再备些酒肉钱帛,一同送去。”
  羌官大惑不解,但还是忠实的去执行了。
  “今夜,你与蛾遮塞偷袭卢水胡、月氏胡!”迷当盯着俄何烧戈。
  俄何烧戈惊讶道:“大王,他们是盟友!”
  迷当冷笑道:“本王与那杨峥也是盟友,这一次,你若再败,不必见我了。”
  俄何烧戈全身一颤:“是。”
  圆月如银盘悬在夜空中,狼嚎声阵阵,风声瑟瑟。
  赵登望着圆月,却有些心潮起伏。
  他还年轻,却看见了自己命运。
  作为最早跟随杨峥的人,他的资历比张特、周煜还要老。
  然而张特、周煜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人物。
  而他却在这坞堡中等死。
  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见了自己绝望的未来。
  正感伤之间,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黑夜。
  赵登是武卫营的骑卒,父子三代都是军中的马夫,对战马异常熟悉,听见马蹄声,就能判断战马的数量。
  夜色中,战马声践踏地面的声音尤为清晰。
  “五千、六千、七千,八千骑!”
  有八千骑以上!
  这一定不是己方的骑兵。
  杨峥初来乍到,还没成建制的组建骑兵。
  附近能掏出这支骑兵的,只能是钟羌!
  而他所在的坞堡距离西都城四十里不到!
  “敌袭!敌袭!”堡中的十几名残卒立即惊醒,第一时间抄起刀矛弓箭。
  他们身体虽残,心却不残。
  能在蜀军的追杀下,负伤逃回武功城,已经说明他们的顽强。
  在西北,什么都能落下,杀人的本事不能丢,野兽、羌胡,随时都能要了他们的命。
  斜风坞堡左依北川河,右凭乌鸦岭,地势算不得特别险要。
  但想绕过此坞堡,需向东绕行五十里。
  而敌人显然不想多走这五十里。
  残兵也是九死一生的老卒。
  手上功夫丝毫不弱,熟练的架起长矛,拉起弓箭。
  好在敌人是轻骑,远道而来。
  赵登扫视众人,忽然发现,这些人眼神中蕴藏的东西与自己相似。
  有些人还一脸怀念的神色。
  “诸位兄弟……”
  “赵头放心,千载难逢的机会,兄弟们都知道!”
  老卒们眼神中居然没有任何惧色,而是渴望。
  赵登心中所有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好,今日就与兄弟们再战一场,胜了,有肉吃,有酒喝,有女人睡,败了,也对得住将军的照拂了。”
  “哈哈,赵头说的是。”
  老卒们满面红光,仿佛找回往昔战场上的豪情。
  隆重夜色里,烽火汹汹燃烧,照的很远,足以让西都城的人看到。
  赵登以木架撑住自己的身体,身边放着长矛、弓箭、盾牌等物。
  几个残手的老卒将环首刀紧紧困在手臂上,另一支手端起短矛。
  十八名老卒,你看我我看你,眼神中俱是兴奋之色。
  朦胧的夜色中,羌骑狂奔而来。
  一时收不住脚,几十骑坠入护城河中。
  被激流冲入北川河。
  残兵们在城墙上放声大笑。
  这自然引来羌人们的怒火。
  箭如雨下,淅淅沥沥的落在并不宽敞的坞堡之上。
  残兵们早已架起了盾牌。
  片刻之后,黄土夯成的坞堡上插满羽箭,仿佛一头蛰伏在黑夜中的刺猬。
  “守上两个时辰,西都城的援兵就到了!”赵登竭力的鼓舞士气。
  只要看到烽火,西都城甚至不需要两个时辰就能赶来。
  羌人恼羞成怒,砍伐周围树木架起一座简易浮桥,造了三架木梯。
  但受地形限制,八千人肯定不可能都投入攻堡之战。
  三百余羌卒鼓起勇气冲过木桥,挤在坞堡前狭窄的地势前。
  城头乱箭如雨,不需要瞄准,每一箭都能准确命中。
  付出三十多人的性命,羌人终于攀附在坞堡之下。
  但迎接他们的是更凄惨的命运。
  城上大石落下,滚落之处,带起一片的血肉。
  羌人惨叫着逃回。
  护城河对岸一名羌将脸色铁青,亲自持刀斩杀了一名逃兵。
  刀锋一指,又是两百羌卒下马。
  这一次效果比上一次好,但也只是刚刚摸上城头,就被赶了下来。
  坞堡的地形实在险恶,护城河、崖壁、湍急的北川河。
  坞堡前的落脚之处只有区区十几丈。
  还是一个斜坡。
  接连打退三次羌人的进攻,城墙上的赵登也渐渐精疲力尽。
  “赵头,有两个时辰了吧?”
  “还早着呢。”赵登望着东方天地间的一抹鱼肚白。
  “兄弟们这杀了有五六百的羌贼吧?”
  “不够不够,杀五六千还差不多!”
  几人说说笑笑间,再次打退羌人的进攻。
  但嘴里肚中仿佛有一团热火在燃烧。
  饥饿和疲惫相辅相成。
  赵登鬼使神差的掬起城墙上的血水,倒入口中。
  殷红的血又顺着嘴角滴落。
  其他人看着他的动作,先是一愣,然后纷纷效仿。
  “痛快!”几人大笑着。
  仿佛力气又回到身体中。
  有些人还将鲜血涂在脸上。
  烽火的映照下,这一幕被护城河边的羌人看在眼中,一个个面露惊骇之色。
  羌将再度下令攻堡,但羌人们全都不由自主的后退一步。
  此情此景,令城墙上的老卒们笑的更大声了。
  那羌将亲自提刀,带着一百身披铁甲的亲兵渡过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