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七章 阻击装甲部队(下)
作者:半渡    更新:2022-03-01 16:36
  中队的阵地上,一支一百余人的反坦克分队刚刚抵达二团前沿阵地。[ ..][]
  “老黑,你再晚来20分钟,就可以直接帮我收尸了。”
  看到这支反坦克分队由黑亲自带队,魏海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笑呵呵地开着玩笑。绿脚兵中谁不知道,黑是全军教官李登洲亲自带出来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已得了李登洲的七分火候。
  当初肖林将黑外放任团长,黑只干了两周不到就坚决辞职,跑到教导大队李登洲那里,天天跟着他摸爬滚打,死活不愿意再当官。各人有个人的缘法脾气,肖林干脆也就随着他去了。反正绿脚兵到处都缺人,在哪都能干出一番成就。
  果不其然,黑在战术武器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俨然又是第二个兵王,被任命为特种大队(原特务营)的副大队长。
  在这次对苏作战中,黑带着一队技艺精湛的手下,抽调到曲南杰的五十五师,专门负责各种新兵器的使用和培训,反坦克作战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苏军在今天第一次大规模利用坦克进攻,黑当然要来凑个热闹。
  抬眼向战场上看去,苏军一大排坦克正停在反坦克壕前。
  “放心吧,我来对付这些铁王八。”
  黑招招手,带着反坦克分队钻进了交通壕,他们身上都背着各种奇形怪状的武器。普通士兵见了,都用好奇的目光上下打量,猜测着他们这些装备的用途。
  趴在战壕前,手中托着一支大号德制反坦克枪,黑的表情沉着而冷静。
  “试枪!”
  苏军坦克接近一百五十米远的时候,黑下达了命令。
  十几名射手各找目标,纷纷开火。这么近的距离,打的又是个头巨大的坦克,当然枪枪命中。没有一枪落空。但是坦克一点也不疼,只轻轻抖抖身,又吼叫着继续冲了上来。
  不顾身边纷飞的流弹。黑手举望远镜,从硝烟中穿过目光,查看着苏军坦克身上的弹痕。
  “放到80米再开枪,换装反装弹。”
  拉开枪栓,弹退膛,黑从怀里掏出一把黄澄澄的特制反装弹。这是三棵树兵工厂的最新山寨版反坦克武器,和普通的弹生产方式基本一样,只是弹头反向撞入弹壳内,以增加火药装药量,并减少弹被坦克装甲弹开的概率。
  近些。再近些!黑用肩膀稳稳顶牢手中的反坦克枪,瞄向了最前方那辆KC坦克驾驶员的位置……
  。。。。。。
  跳下被炸坏的坦克,苏军装甲团团长钻进一辆装甲车,继续指挥部队向前进攻。
  到目前为止,苏军一辆MC-1坦克被击毁。一辆MC-1、两辆KC坦克和一辆EA-27装甲车被炸伤,损失超过百分之十。
  但经过检查,这些战车的伤势并不严重,等到战斗结束后由后勤人员进行简单的修理,很快又能投入战斗。
  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剩下的这些坦克战车足以摧毁中队的防线。【新--】[ ~]
  继续前进!团长同志发出信号。
  意外的损失并没有摧毁苏军装甲部队的战斗意志。反而深深激怒了这些骄傲的钢铁骑士。
  离中队的阵地越来越近,后方的支援炮火已经延伸,向着中国人的腹地轰击。跟在坦克后面的苏军士兵迸发出一阵疯狂的欢呼,甩开脚步向前猛冲。
  胜利就在眼前,只要碾过他们的战壕,仅凭刺刀和步枪不可能挡住坦克的进攻。
  500米,300米,200米……,中队的阵地上还是一片死寂。
  伊戈尔心中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战场上反常的寂静使他想起了十年前与波兰人的那场战争,曾与精锐的瑞士雇佣军作战,那些瑞士人也是这么沉着,总要把红军放到100米之内才开枪。
  数十辆战车轰鸣,如同一道移动的铜墙铁壁,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向前压去。
  “当,叮当……”
  巨大的KC坦克突然震动了两下,好像被铁锤重重敲击,伊戈尔心中闪过一阵异样的恐惧,普通的弹可没有这么大的威力,只有大口径的反坦克枪才能有这种效果。
  “坐稳了,全速冲锋!”伊戈尔瞬间就做出选择,与更为先进的MC-1坦克相比,KC轻型坦克的装甲厚度不足,而且还是古板的正方形安装,防弹效果远不如MC-1的倾斜式装甲。
  坦克就像一个超级大号的活靶,敌人既然有恐怖的反坦克枪,就只有全速冲过这段死亡地带。伊戈尔一踩油门,坦克加速冲了起来,现在顾不得那些跟在后面的步兵,得先保住自己的小命。
  列夫也明白处境的危险,抱起车载机枪,向对面射来弹的方向一阵扫射,试图压制对方的发坦克枪。
  效果似乎不错,那些令人恐惧的反坦克枪没有继续射击,离中国人的战壕只剩下不足一百米,列夫仿佛已经看到战车冲上阵地的那一刻,沉重的履带无情地碾压着惊慌失措的中国人……
  “当!”
  突然一记猛烈的震动,还带着玻璃的碎裂声音,列夫的身不由得晃了一下,手里的车载机枪也停了下来。
  反坦克枪,中国人的反坦克枪又开火了!
  “伊戈尔,快冲!”
  发现坦克的行驶速度慢了下来,连忙伸手推推车长,不料伊戈尔的身应手而倒,露出胸前的一大团血渍。
  这时列夫才发现,伊戈尔面前的仪表盘已经被打碎。正在冒着缕缕青烟。
  被击穿了!装甲被反坦克枪击穿了!
  伊戈尔此时已经停止了呼吸,脚下的油门一松,坦克竟然熄火了。列夫手忙脚乱地想把他挪到一旁,但是坦克内部的空间过于狭小,努力了半天也没有任何成效。
  坐在一辆趴窝的坦克内,无法向前行动,无法开炮射击。[ ~]听到周围喊杀阵阵,列夫一咬牙,再次抱起车载机枪向中国人的阵地开火!
  猛烈的射击立刻引来了中国人的注意。[ ..]坦克瞬间被好几支反坦克枪同时击中,列夫的身一阵,嘴角淌下一道鲜血。然后软绵绵地倒在伊戈尔身边。
  车顶上,那束洁白的野花仍在轻轻摇动……
  。。。。。。
  “转移,转移!”
  弹雨横飞的阵地上,黑大声召唤着同伴。
  短短几分钟时间,这支小小的反坦克分队已经打瘫了三四辆坦克,苏军发现了这个严重的威胁,集中所有火力疯狂地射了过来,坦克炮、车载机枪、迫击炮、机枪、步枪……,甚至还有一股步兵悍勇地向黑等人发起了冲锋,小分队如同暴风雨中的小舟。仿佛随时都会沉没。
  “走不了,敌人的火力太猛!”说话的小伙个不高,敦敦实实的,外号山东小汉。他往战壕前一扑,又一次瞄准开火。一辆苏军MC-1坦克顿了一下,调转机枪打了过来。
  山东小汉往旁边一闪,瞬间已经躲在了战壕中,却大声喊叫着,断断续续的声音传了过来:“这种坦克太……,打不穿……。还是打那种小家伙……”
  正在这时,中国阵地后方飞来一阵猛烈的炮火,压向正在疯狂射击的苏军坦克,满地的冻土和积雪被炸起老高,一时挡住了双方的视线。
  山东小汉一跃而起,脸庞上带着一丝抓到猎物的兴奋,眯起一只眼睛仔细瞄瞄,枪声响处,一辆苏军装甲车歪歪斜斜冲了出去,正碰到另一辆MC-1坦克身上。
  “走,趁这个机会快走!”
  所有的队员都在后撤,黑大声催促着山东小汉,山东小汉却打发了性,又瞄准了另一辆KC坦克。
  “再打一辆,再打一辆就走……”山东小汉说着话,已扣动了扳机。
  “当!!!”
  如同被扔了起来,山东小汉的身猛地向上一弹,一道血雾闪过,半天脑袋炸得稀烂。
  炸膛!
  黑心疼的一闭眼。当初兵工厂的人早就说过,反装弹装填了过多火药,连续射击很容易炸膛。没想到,山东小汉没死在苏联人的枪口下,却被炸膛的反坦克枪带走了性命!
  顾不得难过,反坦克小队沿着交通壕向后退去,正面突破的苏军如同潮水一般,再不走就要被淹没了。
  “转移,转移到第1反坦克支撑点!”二团一营营长温耀武迎了上来,领着反坦克小队向下退去。
  黑回头看看,战果不错,反坦克枪一共打瘫了五辆坦克和装甲车,苏军进攻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而反坦克小队只损失了不到三个人,这场交换占了大便宜。
  沿着交通壕走了一百多米,跳过又一道反坦克壕,黑和温耀来到了第1反坦克支撑点。
  反坦克支撑点,是肖林盗版后世经验提出的概念,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定型投入实战。这也是被逼出来的办法,面对苏军强大的步兵坦克协同进攻,必须拿出专门的手段加以克制,现在,就是检验反坦克支撑点实战能力的时候了。
  这里原来是一处田间民居,被绿脚兵加以改造,修成了一座坚固的工事,厚重的顶盖覆盖着冻土,用坚守的铁轨和原木支撑,苏军坦克上配备的都是37和45毫米小口径火炮,即时直瞄击中,也像挠痒痒一样没有任何危险。
  这座工事里面设有两挺高射机枪,是绿脚兵手中最强大的反坦克武器,威力比手持的反坦克枪大了许多。这里还有一门75毫米四一式山炮,同时参与对坦克的防御,但是因为缺乏对应的穿甲弹,实战效果尚且不得而知。
  在整个五十五师的阵地上,一共设有十座反坦克支撑点。除了高射机枪和反坦克小队以外,还有2挺重机枪,3-4挺轻机枪,一个连的步兵加以保护。也就是说,每个反坦克支撑点都是一个坚固的堡垒,支撑起整个阵地的防御纵深。
  面对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冲击,不可能将苏军彻底阻击在阵地之外。只有设置一个大纵深的防御地带,将手中各种武器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才能逐步消耗苏军的进攻力量。为即将到来的反攻创造条件。
  回头看去,苏军终于冲入了绿脚兵的首道阵地,没有任何停顿和迟疑。坦克和冲锋部队继续向前压来,试图扩大突破口,分割包抄绿脚兵的阵地,从而直接击溃整条防线。
  一百多米的距离转眼就到,苏军士兵如同乌云般卷了过来,眼看就要撞上这座反坦克支撑点。
  阵地两侧的绿脚兵边战边退,不断用密集的弹雨收割着苏军步兵的生命,后方的支援炮火也毫不停歇,炮声连连,烟火弥漫。消耗着苏军的有生力量。
  。。。。。。
  河畔苏军阵地的观察所中,第21师师长安启诺夫正在观察战局的进展。
  出乎意料,哪怕面对坦克群的集体冲锋,中国人也没有崩溃,反而不断展现有效的反坦克手段。给装甲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冲锋部队的前进速度仍然维持着,但是阵型逐渐变得单薄,看到中队坚固的反坦克支撑点,安启诺夫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色。
  毫无疑问,这座支撑点又将对苏军造成巨大的杀伤,步兵先不说。会损失多少坦克呢?五辆?十辆……?
  安启诺夫不敢想下去了,如果装甲部队的损失超过一半,就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没有想到,如此强大的兵力竟然连中国人的第一道防线都不能突破。
  咬了咬牙,安启诺夫用嘶哑的声音发出命令。
  “第二进攻梯队,出击!”
  随着一阵阵军号和哨,还有指挥官的大声呵斥,又一支苏军进攻部队涌了上来,也是整整一个步兵团,还有二十几辆装甲车和坦克。
  战斗刚刚开始不到半小时,第21步兵师就投入了大半力量,只为冲击宽度不足5公里的二团阵地。这就是苏军的战术指导思想,也是这些东斯拉夫人执拗性格的体现——不战则已,战则出尽全力,挥动铁拳将一切敢于挡路的敌人砸得粉碎!
  (PS:斯拉夫是欧洲最为古老的部族之一,俄罗斯属于东斯拉夫,波兰和捷克等国属于西斯拉夫,还有著名的南斯拉夫,原苏联曾经大力鼓吹泛斯拉夫主义,以维系华沙阵营的团结,与北约集团对抗。)
  又一波钢铁浪潮卷向前方,安启诺夫的目光却越过第二梯队,死死盯着正在激战中的第一梯队。中国人各种反坦克手段层出不穷,又有一座奇怪的工事(反坦克支撑点),不知道会使出什么招数。
  从望远镜中看去,如果把苏军的冲锋部队比作冲上沙滩的海浪,中队的反坦克支撑点就好像沙滩上的沙堡。战火弹雨之间,海浪瞬间就从沙堡周围漫过,并卷起高高的浪花,试图将沙堡淹没摧毁。
  但那沙堡却意外的坚固,不断喷射出炽热而疯狂的火焰,火炮、机枪、掷弹筒……,将周围的海水烤灼的沸腾起来,不断的减少,不断的稀释。
  中队的火力过于凶猛,令安启诺夫心惊肉跳的是,中国人还有一种射击频率独特的大口径机枪,仿佛能够轻易击穿苏军坦克的装甲,连着被敲掉几辆坦克后,最为坚固的MC-1坦克也远远地避了开去,用车载火炮向敌人还击。
  不过坦克火炮的威力不足,中国人的大口径机枪藏在坚固的工事里,双方对射不过五分钟,苏军坦克又一次吃亏,三辆坦克接连被打瘫。
  “跟随主车,迂回前进!”
  苏军装甲团团长再一次发出信号,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纷纷向两侧迂回,试图包抄中队反坦克支撑点的后路。没办法,这座奇怪的工事就像一只全身是刺的刺猬,无论从哪下口都会被扎得鲜血淋漓,所以不能继续硬拼。
  先把中队的阵地捅破再说,只要切断那座工事和后方的联系,早晚都能瓮中捉鳖。
  虽然苏军坦克纷纷绕路,中国人的大口径机枪仍然追了过来,又打坏了一辆坦克,两辆装甲车。
  “是高射机枪,高射机枪在平射!”远处的安启诺夫终于反应过来,只有高射机枪才具备这样的射程,这样的威力。
  绕开这颗钉是正确的,再坚固的堡垒也没人会害怕,因为它无法主动攻击别人,跳过去,切断敌人的后路,回过头来再慢慢收拾这个硬骨头。
  苏军装甲团长也是这么想的,他亲自驾驶着一辆MC-1坦克,往右侧兜了个大大的圈。
  “这回你总打不到我了吧。”团长同志心中暗暗得意,这边只有中队的普通战壕,笨重的大口径高射机枪无法布置,坚固的MC-1非常安全。
  和他想的一样,坦克车厢外不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中国人射来的弹都被装甲弹开,MC-1坦克发出一阵怒吼,一落一起之间,已经跨过了中国人的战壕。
  “哒,哒哒哒!”车载机枪不断在扫射,团长同志感到了一阵阵复仇的快感,战斗后至此,他心爱的装甲团以经济损失了一半战车,怎不令他怒火中烧。
  “呼——哗!”
  眼前突然闪过一片火光,观察孔瞬间被赤红色的火焰填满,团长同志突然感到周围到处都是异常的灼热,失去意识的一瞬间,脑中终于想到了这团火焰的来源——火焰喷射器。(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