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没有真经
作者:小熊猫    更新:2022-03-01 13:49
  赵普也是睚眦必报的人,他好不容易抓住了对手的把柄,早就想报一箭之仇,怎么肯善罢甘休呢?
  他明察暗访,得知卢多逊曾经派心腹到秦王那里,跟秦王互通要事。
  这个心腹名叫赵白,跟秦王府里的幕僚阎密、王继勋、樊德明等人朋比为奸,串通一气。
  秦王和卢多逊互通私信,都是他们在中间传递书信。
  赵白曾经为卢多逊传话给秦王。
  “但愿秦王早日继承大位,臣愿意尽心辅助大王。”
  赵廷美也派遣樊德明对卢多逊。
  “我也希望早点登基!”
  秦王私下里还赠送给卢多逊很多珠宝。
  赵普将这些事一一禀报给赵光义,赵光义听后非常不解。
  “朕驾崩后皇位自然是他的,但是朕现在还算强壮,廷美为什么这么性急呢?况且朕对卢多逊也算不薄,为什么他还这么不知足,非要奉廷美为皇帝呢?”
  赵普慌忙解释:“自从夏禹开始,皇位只传给儿子,太祖已经错了,陛下难道还要一错再错吗?”
  赵光义心里本来就不愿意遵从什么太后遗诏,这句话直接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于是赵光义下诏,问责卢多逊不忠不义的罪名,把他降为兵部尚书。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就会告一段落。
  然而,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没过多久,卢多逊锒铛入狱。
  赵光义连带着处置了他手下的一众人,有的斩首,有的没收全部家产,并将家属流放海南。
  赵廷美虽然贵为秦王,是赵光义的亲生兄弟,但也免不了责罚,被没收了府邸,去除其儿女的全部封号。
  赵廷美的儿子赵德恭、赵德隆仍然称呼为皇侄,去掉皇侄女婿韩崇业公主驸马的称号,并贬西京留守阎炬为涪州司户参军,贬前开封府推官孙屿为融州司户参军。
  这两个人都是赵廷美的部下,因为惩罚他们辅佐无能,连带坐罪。
  卢多逊即日被流放到崖州,在雍熙二年死在那里。
  卢多逊是河南人,他祖先的坟墓都在河南。
  在被查办的前一天晚上,天空电闪雷鸣,将他祖坟前面的树林劈着火了,当时人们都觉得很诧异。
  等到卢多逊被流放之后,众人才明白了这是上天惩罚卢多逊的预兆。
  真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啊!
  虽然这件事情是真是假,没有人知道。
  不过,却证明了他受到惩罚,大快人心了。
  赵普除掉卢多逊这颗眼中钉之后,担心赵廷美死灰复燃,暗中派遣开封府李符向皇上进言,说赵廷美不但不肯悔过,反而心生怨恨,恳请将他迁徙到偏僻的小郡,免得他再生祸患。
  于是赵光义又下诏,降秦王赵廷美为涪陵县公,将他安置在房州,削夺其妻子楚国夫人的封号,并派阎彦进为房州知府,袁廓任通判,各赏白金三百两,让他们监督赵廷美,不得有误。
  赵廷美到了房州之后,行动不自由,最终抑郁成疾,患上肝病,身体渐渐虚弱。
  接下来,因为这件事情,赵光义又处置了许多官员。
  又察觉赵普心胸狭窄,也不免对他有所猜忌。
  几天后的朝堂上,赵光义对群臣说:“赵普是国家的大功臣,又是朕多年的老朋友,朕非常信赖他,但是他现在牙齿脱落、头发花白、年事已高。朕不忍心再让他过多操劳,还是选一处风水宝地,让他享享清福,如此才不辜负他尽心辅佐的功劳。”
  赵光义语气倒是挺委婉,但心里却是想赶他走。
  随后,赵光义作诗一首,命令刑部尚书宋琪交给赵普。
  赵普接过诗信,捧读完后,不禁潸然泪下。
  他也明白诗里的暗喻,无非是想让自己辞职。
  他好不容易重新登上宰相的位子,屁股还没坐热,就要让给别人,真是冤枉得很!
  但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对宋琪诉苦:
  “皇上待我情真意切,我赵普已经时日不多了,自愧报答不完皇恩,唯愿来世再为皇室效犬马之劳,希望足下转告陛下!”
  宋琪劝慰了赵普几句,便返回禀报赵光义。
  很快,赵普就递呈辞职书,赵光义当然准奏,并封赵普为武胜军节度使,在长春殿大摆酒宴,为赵普饯行,并作诗一首赠与赵普。
  赵普看到赠诗,泪流满面。
  “承蒙陛下赐诗,臣回去便将诗刻在石头上,他日和臣的朽骨一起埋葬在地下。臣死后有知,或许还能铭记住皇恩浩荡呢。”
  赵光义被赵普的话感动了,不禁也流了几滴泪水。
  等赵普谢宴告退,赵光义又命宋琪等人代替自己将赵普送出京都,然后回到了皇宫。
  第二年,赵光义改元太平兴国为雍熙,即赵光义九年。
  群臣纷纷上表道贺,歌颂太平盛世,欢天喜地庆祝了好几天。
  突然,房州知府阎彦进入朝觐见,奏报赵光义说涪陵县公赵廷美已经病逝。
  赵光义正和宋琪、李昉等人商议封禅的相关事宜。
  一听到噩耗,赵光义不禁叹息。
  “廷美从小就刚愎自用,长大后更加凶恶。朕因为他是手足至亲,不忍心重罚他,只是暂时将他安置在房州,让他闭门思过。如今,正准备恢复他的封号,他怎么就这么走了呢?回想我们兄弟五个,现在只剩下朕了,扪心自问怎能不心痛呢?”
  他一边诉说,一边痛哭流涕······
  ······
  大唐长安。
  寺庙内。
  方丈看到云端真的出现了唐僧,苍老的脸上露出笑容,这笑容很灿烂,也充满着期待。
  真经啊,期盼了十几年的真经,就可以看到了!
  他的心潮澎湃,眼睛里都蓄满了泪水!
  “师父!”
  唐僧落到地面上,快步朝方丈走来,十几年没见,真的很思念师父!
  “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唐僧拉着师父的手,泪水直流。
  方丈连忙搀扶他,面容慈悲。
  “孩子,不必行此等大礼,你西去取经受苦了,你是大唐的恩人,是大唐所有僧人的恩人!”
  唐僧听了,顿时语塞,这一刻真尴尬啊。
  他要怎么跟师父解释,并没有真经,他的西天之行,只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