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新鲜出炉的诸葛家族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3
  琅琊诸葛氏,曾经....寂寂无闻的一个小家族。
  说他只是一个小家族真的不是因为这一代诸葛家的名气太大了,而且诸葛家的先祖还没有来得及雄起就直接被镇压下去了。
  诸葛家的祖先,被家族和天下公认的就是元帝士气的司隶校尉,转光禄大夫的诸葛丰。
  单单看这个官职,诸葛丰也算是位高权重之人了。
  不说别的,就这个官职在整个朝堂都绝对能够排得上号。
  可是这不是他的起点,这也不是他的重点,这是他落寞之前最后的辉煌。
  元帝本就是一个很尴尬的帝王,诸葛丰的性格过于刚直直接导致了他不断给元帝上疏,希望元帝可以肃清朝堂污浊,清理权臣,重振朝纲。
  这话一说出来,诸葛丰名声大噪,然后卷铺盖卷就直接回家了。
  自此在琅琊诸葛家闭门思过,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给他留下,到死都没有再次举荐他。
  而在诸葛丰之后,数百年的时间诸葛家就没有崛起过,甚至可以说就没有正式出现过。
  谁知道怎么就撞大运最后让这一代一口气儿出了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个神人。
  只不过他们三个最后不管算不算是寿终正寝,如今也算是已经魂归地府。
  甚至于诸葛诞这一脉,直接断绝了自己的传承。
  诸葛瑾稍微还好一些,一个儿子过继给了诸葛孔明现在混的风生水起,好不威风。
  一个执掌军伍,据说和大汉太子爷刘璿的关系非同一般。
  还有一个诸葛融也算是颇为聪慧,如今已经去长安府衙任职属官,日后外放之日便是他飞黄腾达之时。
  而诸葛孔明这一脉也算是发扬光大了,之前没有儿子,无奈过继了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情好了,生孩子的速度也是可以。
  除了诸葛乔之外,如今同样执掌兵马的诸葛瞻,以及幼子诸葛怀都算是大汉有名的公子。
  一个少年老成,刘禅派遣名师从小细心教导,一个谨慎稳重,被刘禅说成是延绵万代的起始。
  只可以堂兄一脉的诸葛诞,算是没了希望,尽数被司马家杀了一个干干净净,没有一人能够逃脱。
  如今这徐州琅琊阳都,已经沉寂了许久,荒废了许久的府邸再次变得喧嚣热闹了起来。
  之前徐州即将归附的时候,就有不知道多少人前来这里要将这座府邸之中的嘈杂清理干净,将这座府邸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但是所有想要这么做的人都被王祥拦住了。
  他们想要将这里打扫干净,想要将这里清理出来,是因为这里是琅琊诸葛家族的故地老宅。
  谁,还不想为诸葛家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是王祥将他们劝住了也很简单。
  “你们将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了,你让诸葛家的小辈如何做?诸葛家的家教森严,你们这么做,恐怕诸葛家的小辈少不得一顿责骂!“
  王祥和诸葛一脉同样出身琅琊之地,自然不是空口白牙瞎说八道的。
  他既然说了,自然就是有他的道理,众人这才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老老实实的任由这里荒废。
  直到现在,一群身影回到了琅琊之地,回到了这座大宅之外。
  “呼~”年纪颇大的诸葛均这般的长途跋涉还真是有些扛不住了,深呼吸一口气之后指着前面的这座几乎已经荒废的宅子说道,“这就是我诸葛家的祖宅,当年我等逃离这里的时候,老夫还是一个懵懂稚童。
  如今物是人非,再次回来,竟然会是这般模样,哈哈,当真是...是....罢了,先进去吧。”
  诸葛均也想要好生感慨一番,但是最后嘴巴张张合合的说了半天是在说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能无奈的叹息了一声,自己的天赋本就不好,年纪大了,脑子也越来越差了。
  而且记性....差点连回乡的路都忘记了。
  而此时诸葛均的身后就是他们诸葛家的一群小辈。
  首先就是他大哥诸葛瑾的幼子诸葛融。
  诸葛恪作为诸葛瑾最为聪慧的儿子,被刘禅留在外面执掌兵马,那么作为诸葛瑾的小儿子,诸葛融选择了回到家乡,未曾出仕。
  当然这不是他看不上大汉的官职,更不是他看不上刘禅,而是作为世家家族,一人出仕,一人留守,这是基本通行的手段,也是为了家族的延续和保存。
  同样的和诸葛瞻幼子诸葛融一眼的情况还有一个,那就是诸葛孔明的幼子诸葛怀。
  这个完美继承了诸葛孔明谨慎自省性格的儿子,直接被诸葛均带回了家乡。
  日后诸葛融和诸葛怀就是继承诸葛瑾与诸葛孔明两个人传承的一脉,他们会一直留在这家乡之中。
  当然,他们的孩子自然可以出仕朝廷,但是同样也要留下一支传承在家族之中。
  而除了诸葛融和诸葛怀之外,还有几个年轻人在。
  诸葛均长子诸葛望,次子诸葛企,还要幼子诸葛谦三人,不得不说诸葛家这一代不但这本事越来越强大了起来,这子嗣都开始延绵了起来。
  “老夫年纪大了,实在是干不动了,你们去将府邸收拾出来,莫要依靠别人,这就是尔等今后生活的地方了。”
  诸葛均说完之后,便直接挥了挥手,让后让众多子侄前去收拾了起来,而自己则是直接找到了一个角落缓缓坐了下去,静静的看着忙碌起来的诸葛氏祖宅。
  他已经让徐州刺史王祥去给徐州的诸多亲朋故旧发了请帖,希望到时候他们来这里参加诸葛家的返乡重建之大礼。
  这是刘禅的下一个计划,安抚世家的计划。
  如今刘禅想要恢复天下百姓心中对于大汉的荣光,但是他却是不能就此结束。
  最起码不能就此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将世家大族彻底的抛弃了,因为若是如此这般做,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对于朝廷恐怕很是困难。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天下,少不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
  就如同刘禅所说,他从来没有希望于将天下世家连根拔起,然后用天下百姓取而代之。
  先不说这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的计策,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情况这不是世家豪族可以退位的时候,一个不慎的话便是朝廷彻底的崩殂。
  这等情况下,既然不能全灭世家,何不试着改变手段,不用怀柔改而中和双方的力量。
  刘禅要的是能够光明正大的给天下寒门及其百姓一个足够的机会。
  百姓没有机会,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这天下百姓是最能吃苦,也是最为艰苦的一群人。
  他们或许万人都出不来一个真正的贤良,一个真正的大才,但是你禁不住他们基数大,人口多啊。
  一旦让他们真正有了机会,他们哪怕万人出一人,大汉的朝堂也不会再有被世家倾覆之危。
  这当然也是钝刀子割肉,这当然对于世家豪族来书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他们自然要抗拒,要反抗,要让刘禅收回成命。
  所以刘禅需要诸葛家的出现。
  他需要让诸葛家出现,来告诉天下的世家豪族,刘禅没有将他们舍弃的意思,日后诸葛家同样会和他们一同修习文武艺。
  一同出仕朝堂,一同执政天下。
  在如此悬殊的起步之下,若是世家豪族还不能够掌握足够的权柄和足够的权利,那么他们这一个家族被覆灭,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这天下世家,可从来都不是永生不灭,否则为何他们如此看重传承之事。
  只不过刘禅,希望这个竞争再加惨烈一些,更加的惨烈一些。
  一旦众多家族接受了这种事情,他们自然也就不是那么不能接受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
  缓缓图之也好,缓兵之计也好,刘禅给了他们自己的这个态度,他们在大势所趋之下,自然也不能真的咬死了和刘禅死磕到底。
  等到百姓之中的有才之人慢慢的成长起来,到时候,大不了再次相争罢了。
  世家之中,难不成就真的没有那满腔热血之人?
  年轻一辈的世家子,真的就和那些族老一般,更加的想要不劳而获?
  他们现在,正是最傻的时候,还不知道家族为了争取到这一步,到底付出了多少。
  只不过这,和刘禅已经没有关系了。
  诸葛家祖宅正在不断的被清理出来,杂草一捆捆的被收割,被清理,最后挖坑点燃。
  已经完全破旧的祖宅,正在被一群小辈一点点的擦拭,干枯的水井也慢慢的被再次挖通。
  破旧的祖宅也在一点点的翻新。
  工匠也已经来到,整个诸葛家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诸葛均看着这一幕,看着收拾宅院之时,尚且还不忘记互相之间大闹一番的几个小辈。
  看着那个脸色严肃的诸葛融,看着那个莞尔不群的诸葛怀,还有那正在肆无忌惮的诸葛谦几人。
  不由的轻轻一笑,微微摇头。
  这一幕何曾相似,当年....当年自己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当年自己也是有着两个这么看着自己的兄长的。
  “呵...时间过得,真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