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董允的质问——何为大汉?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3
  董允并没有再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似乎就是和众人开始寒暄了起来一般,更没有再说什么过分的话。
  只不过众人看着董允,却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起来。
  因为董允刚刚那个问题,让他们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思之中。
  汉臣,这个名字当真是让人回忆良久啊。
  这已经多少年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了,汉臣,大汉之臣?季汉之臣?
  他们对于大汉这个名字很在乎,或者说,这天下间大汉的威望也是最重的。
  因为大汉真的太过于特殊,这个王朝也的确是太过于顽强了。
  大汉的建立,或多或少有些不光彩的地方,这一点便是太史公司马迁都对这一点都表示了愤慨。
  之后大汉的多灾多难也就不用再说了,但是大汉在高祖之后的数百年之中,真的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王朝的坚挺和坚韧!
  高祖所建立的大汉王朝,一共历时二百一十年,一共十五位皇帝执掌朝堂。
  从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开始,在第二代就出现了吕后危机,甚至直接出现了少帝刘恭三岁即位。
  因为口无遮掩直接被吕后囚禁,之后更是被赐死宫中。
  在之后更是有后少帝刘弘出现,也就是汉惠帝刘盈的另一个儿子。
  在位四年,坐了四年傀儡,大权尽数落入吕氏掌中,直接让司马迁在史记里给吕后立了一个本纪不说,更是差点让大汉王朝重蹈了大秦的覆辙!
  就在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候,吕后死了,陈平周勃等老臣终于开始了平定吕氏之乱,重现大汉江山。
  之后他们随意找了一个很不靠谱的理由,将后少帝废掉,找到了文帝刘恒。
  然后大汉便经历了文景武三帝,大汉不但步入了正规,更是达到了第一个巅峰。
  之后多灾多难的大汉再次经历了武帝幼子,也就是汉昭帝刘弗陵的危机,主少臣疑,天下动荡不安,百姓经历连年战乱,内忧外患堪称惊险。
  霍光摇摆在权臣与良相之间,一念便可让刘氏江山断送。
  但是这位大将军却是生生的抗住了自己的贪念和压力,帮助昭帝在位十四年,非但没有传出不好之事。
  更是一改其兄长霍去病那火爆的性格,十四年间休养生息,力行节俭,生生的将大汉从死亡边儿上给拉了回来。
  但是就在大汉仿佛恢复生机的时候,这位大有中兴之举的国君汉昭帝刘弗陵在二十二岁的时候,病逝了。
  而这一对儿铁壁君臣档也成为了继伊尹之后又一个标杆。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乃是权臣三件套,也是所有权臣都羡慕不已的荣耀。
  刘弗陵死去太早并未留下任何继承之人,无奈之下霍光只能选出来了大汉第九位皇帝。
  后世被称为海昏侯,也就是那位汉废帝刘贺!
  只不过这位在位二十多天就直接被废掉了,甚至这都一度影响到了他霍光的名声,说他权大欺主。
  对于霍光的不堪重任的说法,众人都是不屑一顾,大汉再一次的风雨飘摇。
  而就在这个时候,传奇皇帝出现了。
  大汉宣帝刘询,也就是民间出身的皇帝刘病已。
  他的传奇就不用说了,他几乎一手创建了超过文景的大汉第二个盛世。
  而昭宣盛世就是在他手中达到巅峰,同时铲除霍家也是他干出来的经典之一。
  告诉了天下权臣最终还是没有好结果的,就算他死了,他的家族也会为他付出代价。
  之后第十一位皇帝,刘奭在为十六年,国政不咋样,但是天赋出众,多才多艺。
  不过他最出名的两件事情,一个是昭君出塞,另一个就是宠信宦官,将宦官正式放到了历史的舞台。
  而从他开始,汉成帝刘骜,直接在宦官之后再次加了外戚这个势力。正式开始了大汉的倒计时,顺带他重用的外戚之中,就有一个和他关系极好的家伙,叫做王莽。
  在之后,汉哀帝,汉平帝,以及最后的汉孺子三人并没有任何的机会,终结了大汉王朝。
  而大汉王朝本应该已经结束了,王莽也已经得到了大汉的传承,本应该开始一个全新的新朝。
  但是就在他刚刚开始得意的时候,玄汉出现了。
  不是世祖光武帝的汉,而是这天下第二个大汉,玄汉!
  更始帝刘玄继承了起义军建立起来的全新大汉,然后在昆阳一战覆灭王莽主力,最后王莽很快被杀,首级被送到了更始帝的手中。
  玄汉正式建立。
  而这个时候,刚刚缓过一口气儿的刘玄脑子一抽,直接就开始了卸磨杀驴。
  将世祖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大司徒刘演斩杀了,一副要清理朝堂重建秩序的模样。
  在这之后世祖光武帝便以河北为根基,然后接着刘玄的绿林和赤眉打生打死的时候,再次建立大汉,自立为帝之后,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征战,一举将玄汉落下了马,然后建立了全新的大汉。
  这一次,又是一百九十五年的国运,成功为大汉续命成功。
  这一次大汉经历一百九十五年,一共十四位皇帝。
  从世祖光武帝开始,倒是献帝刘协结束。
  其中巅峰时期分别是近乎于完美皇帝世祖光武帝刘秀,以及明章盛世之中汉明帝刘庄和继位的汉章帝。
  西域,佛教等等都是那个时期和大汉有了深切的交流,尤其是西域到现在都是大汉的附属。
  失去过很多次,也找回来过很多次,那是皇帝是否为明君的一个标准。
  只不过章帝过于的宽厚,加上不和前两任一样,经历过王莽的时期,防外戚就和防贼一样。
  在章帝时期,被老婆吹枕边风吹得有点厉害,所以外戚再次死灰复燃。
  然后和帝开始,外戚开始正式专权,只不过这一次专权的是被后世称为大汉第一混混的窦宪。
  专权的时候,顺带的清理了一遍北匈奴。
  汉和帝为了和外戚掰手腕字,所以没有办法他只能够再次重用宦官。
  而这个时候,大汉再次走起了下坡路,百天即位,七个月便夭折的汉殇帝就是当年的有一个危机。
  不过紧跟着安帝刘祜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告诉天下人,这外戚也不是那么混账。
  当了十三年的傀儡,终于熬死了邓太后,清理了邓家之后再一次陷入了绝望之后,只能重用宦官,一副换汤不换药的模样。
  在之后呆了两百天的婴帝,然后换回了正统汉顺帝靠着宦官当了十九年的皇帝,再一次让宦官和外戚成功当权掌权。
  在之后的几个皇帝,基本上开始了无限循环,外戚掌权靠宦官,宦官掌权靠外戚,世家豪族左右摇摆,朝廷大臣也是看了出来。
  到了明章之后的大汉诸多皇帝,基本上都是有规律的。
  首先唯唯诺诺,让人觉得他没有什么问题,然后清理前面留下来的权臣外戚,最后除掉他们因为需要用到那些宦官,所以最后宦官当权。
  这个路数堪称百试不爽,百用百灵。
  从窦宪到邓骜到跋扈将军梁冀,最后一直到何进,基本就是重复这条路
  可是就这么延续,就这么诬陷的循环,但是大汉不但仍然存在,而且还仍然强盛。
  匈奴拜月,羌胡氐人,鲜卑乌桓,哪一个不是曾经让大汉头痛不已的存在。
  可是最后他们无一例外,全部都被打败了,打的狼狈逃窜,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祖地成为了大汉的牧场。
  他们的子民,成为了大汉的子民。
  他们要学习大汉的文字,学习大汉的习惯,拥有大汉的名字,甚至忘记他们的祖宗。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生存下去,而他们,甚至为此感觉到荣幸。
  这就是大汉,明明朝廷上那么的混乱,皇帝和朝臣外戚,不断的争权夺利,可是为何他们仍然能够盖亚当代所有势力?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互相争夺权利,但是绝对不能让异族趁虚而入。
  若是皇帝没有这个觉悟,那就换一个皇帝。
  这是一个神奇的朝代,他们诉说着要注重礼法,注重上下有别。
  但是大臣可以怒斥皇帝昏庸无道,幕僚可以驳斥主上不守规矩,忠直敢谏是每一个大臣都想得到的荣誉。
  这是一个重视天下世家,却一手将良家子捧成大汉将门的朝代。
  这是一个百姓若是找到机会都可以拦住皇帝告状的时代。
  这是一个让人不敢想象的时代。
  而就是这个时代,延续了足足四百余年,让这天下人都记得,大汉乃是这天下最强的势力。
  就是这么一个时代,在异族的马蹄踏碎了皇室的尊严之后,奋数代之余烈,与他们死战到底绝不退缩。
  就是这么一个时代,发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怒吼。
  就是这么一个时代,断粮无水,孤军驻守西域数年,打的匈奴为之胆丧。
  就是这么一个时代,让所有人都怀念无比。
  而这个时代曾经覆灭了,可是现在他又回来了。
  季汉....可还是当年的大汉么?
  董允让他们离开了,并未有任何的强留行为,今日他只是要让他们想起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们已经故意忘记许久的力量,大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