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三)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2
  摸清了这件事情的根源和刘禅目的心意之后,众多朝臣自然而然的也就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了。
  吏部率先下水,认错代表愿意承受这件事情应有的惩罚和代价,同时将其他同僚扯下去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第一,这也是心理平衡,力量平衡。
  这朝堂上面好不容易安稳了,大家短时间之内也不需要你争我抢了。
  现在因为这种原因再次割让利益和好处,我这里让出来了,难不成还给你们留着?
  将其他六部也落下水之后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些原有之人的实力继续保持着稳定,这也是对他们最好的一种情况。
  将他们扯下来的同时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告诉刘禅,他们已经帮忙了。
  希望刘禅在重整朝堂的时候,能够看在这件事情的份儿上,对他们下手稍稍轻一点。
  他们明悟了陛下的意思,也愿意为陛下所用,这件事情自己认了,就如同当年刺王杀驾之后,刘禅将那件事情认了下来一样。
  正是因为如此,吏部最先下水,紧跟着将礼部,兵部都拉了下来。
  而刑部则是一脸的蒙,看着对自己不断抨击的兵部主事,此时暂时主掌刑部的主事差点没有一脚丫子踹过去。
  他按理来说应该谢谢这个家伙,但是此时他只想将他踹出大殿。
  这监察之事你不找皇城司和绣衣卫也就罢了,你去找御史台和军中斥候也可以,最不济你去找天策将军府这事儿也说得过去。
  你找刑部干什么?
  最近刑部正在就这合并廷尉府大理寺卿这些地方不断的努力,谁有功夫去参活这事儿!
  一旦让他三司合并之后,刑部将一举超过礼部工部甚至超过户部成为六部之中第三甚至第二的存在。
  毕竟兵部现在被前方诸多大将分润了太多的权利,他们一旦合并三司衙门,那么连立法之事都被他们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这可是现在刑部尚书孙弘一手主抓的。
  也同样是得到了江东诸多世家鼎力支持的事情,因为谁都想从这里面获取足够的好处。
  现在孙弘因为朝中的这些事情,还有民间的诸多士子学子的攻讦已经和诸葛乔等人一样选择闭府了。
  将刑部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的副手主掌,结果上啦就是被人给点了。
  这种憋屈的感觉,这位正在春风得意的刑部主事可是从来未曾想过。
  他本就是江东之人,也是最新上位的江东顾家的小辈,之前就算称不上跋扈,那也算是一个嚣张。
  如今这段时间更是没有丝毫静心养性的意思,此时就算是明知道这件事情他难以避免,也仍然最先选择了和兵部之人死磕。
  上来先和兵部互相弹劾起来。
  虽然没有对朝堂众人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语,但是他的这种行为仍然是让所有人都将眼睛眯了起来。
  不管他年轻与否,能力如何,众人都知道,第一个蠢货出现了。
  同时也默默的想了一句。
  孙弘当年能够在江东如此搅动风云,看来还真是有几分本事,单单这借刀杀人,堪称典范。
  顾家之人能力出众者有之,但是其家中子弟脾气也是一个比一个刚烈,这一点和当年的顾元叹那是一丁点都不像的。
  刘禅想要做的事情,对于扬州的那些世家也是或多或少有些影响的。
  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想顾家的这些顽固子弟,还是抢先一步弄掉才好。
  而且就以现在的局面来看,看来刑部合并三司衙门这件事情还是可以行得通的,否则孙弘不至于这般的得罪顾家之人。
  恐怕也是不想让顾家从中分走他们的好处。
  不过转念一想,若是刑部合并三司,恐怕这权利就会更加的庞大,刑部这般壮大对于其他六部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以刘禅现在的平衡手段,他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那从中其他六部又能如何,倒是值得他们深思了。
  和他们一样,主位上的刘禅看着正在和兵部互撕的刑部主事只是淡淡一笑,然后一旁的黄皓眼睛就这么垂了下去,心中已经将这个名字记住了。
  很快弹劾他以及他背后家族之人的奏章就会出现,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东西查明,查成铁证,然后引动士子民间学子的言论。
  最后施压将这个家族打压下去,将这个家伙从朝堂上赶出去。
  什么时候学会长大了,什么时候在从家里滚回来。
  不过顾家的这个小家伙不知死活,但是谏议大夫这里可不是蠢货。
  尤其是这朝堂上面的诸多重臣几乎全部都以各种理由闭府,或者被刘禅勒令闭府的时候,谏议大夫这里就是唯一的例外。
  董允向来不怕这个,刘禅听说今儿早上刚刚在家门口将一群前来堵门的学子骂的那叫一个悲惨,听闻将一个学子生生的骂的昏迷了过去。
  就这,最后董允还让人将这个昏过去的学子名字记好,给了一个评价。
  既没有本事,还没有韧性,当了官也是为祸一方,直接将他给定义了前途,不得不说老而弥坚。
  作为朝堂中唯一一个敢喷刘禅一脸口水还让刘禅不能还嘴的,其战斗力堪称恐怖。
  但是董允能够在朝堂之中屹立不倒这么多年,靠的可不是这一张嘴,而是他的能力和脑子,他作为刘禅起家之时的重臣。
  他的能力和对刘禅的了解自然远非常人可比。
  看着顾家小子不断的犯傻犯浑,董允直接冷哼一声亲自下场。
  “都给老夫闭嘴!”一声大吼直接让两人顿时闭嘴,直接后退数步将地方让了出来,脸上还有些许的惊恐。
  “此时不思己过,一个个的互相推诿成何体统,你们两个还有其他几人谁都别想好过,老夫定要一一上疏,陈述尔等罪过!”
  一句话别说顾家的小子和兵部之人,便是吏部礼拜等人的脸色都是猛地一变,满眼都是怒火的看着刚刚吵得没完没了的家伙。
  两个丧门星!
  与此同时黄皓再次垂下眼眸。
  好,又多一个。
  不过董允的话还没有结束,将众人训斥之后,他直接将怒火对准了自己麾下的这些人。
  “谏议大夫们最近一个个的有些过分了,三岁稚童都知道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是尔等都是靠着听闻奏事变直接上疏弹劾。
  这等懒政,堪称混账,此次更是不闻不问丝毫未曾将朝廷之事放在心里,当杀!”
  董允这一句话弄得整个朝堂大殿都感觉到冷飕飕的。
  他这一下子可是将规格都拉高了不少。
  而谏议大夫们看着自家上官也是一个个都后脊梁发凉,感觉这位发起火来当真是六亲不认了。
  不过董允后面的话就更加的劲爆了。
  “谏议大夫该杀,御史台的刘靖及其麾下诸多御史更是应当诛杀九族,以儆效尤!”
  一直不言不语的刘靖眼皮子一抖,就知道这个老家伙开始了。
  “御史台有闻风奏请之权,荀徽本就被皇城司之人带走拷问,却未曾有证据这才放回,但这不代表他就是无辜之人。
  御史台明知此事却不闻不问,实乃该杀,御史台上下尽数都应收到严惩。
  否则此事不公,朝堂不服,陛下威信更会收到打击!“
  好家伙,这一下子将御史台扔了进去不说,还将刘禅也给捎带上了,刘禅在上面脸皮子直抖一言不发,黄皓仰头看天,全当什么都不知道。
  作为主角之一的刘靖更是满脸的怒火,最后只能冷哼一声,然后一口骂到了尚书台。
  “老夫数日之前就已经上书陛下,不知道为何尚书台未曾回复,这件事情尚书台得给老夫一个解释!”
  一句话将这件事情直接捅到了顶,刘靖缓缓回头,和董允对视一眼,其中意思外人不得而知。
  黄权微微一叹,刚想说话,进入尚书台不久的李恢之子李遗就将话茬接了过来。
  “此乃我等罪过,因为最近官衙翻修,工部之人混乱不堪,我等文书经常有所遗落,这件事情我等也已经弹劾过了,工部到现在也没有给我等一个回复!”
  “户部不肯调拨钱粮,所以我等只能缩减人手,导致人手不足场地混乱,此事工部有错,但户部之人绝不是无辜之人!”
  李遗是个利索人,工部的主事乃是入朝的杜薇,那更是利索的主儿,早就等着谁会找理由将自己拖下来。
  李遗刚刚说完,他就已经将准备好的说辞扔给了户部,反正杜薇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自己是什么罪过都是户部不给钱粮的结果。
  这样,御史台,谏议大夫,尚书台,朝廷六部,这朝堂之上最大的几大势力,一口气儿全部都被拉下了马。
  然后还是那愣种一般的董允直接站了出来。
  “若非此事,老城竟然不知这朝堂竟然如此混乱,一个个互相推诿,朝廷之事全然不顾,这等朝堂何等污浊。
  老臣请命自查,之后老臣请命,彻查朝堂,好好清理一番这朝堂之中的蛀虫。
  一经查处,严查,严办,彻查,彻办!
  如此,方可扭转乾坤!”
  这是正事儿终于到了,众人心中微微一叹,同时看向董允的眼光不由的叹息。
  这才是真正的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