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身份(二)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2
  此时的密室之中,一阵阵的喧嚣之声越来越大,这事情刚刚开始,内部就已经开始有人吵了起来。
  有想要息事宁人者,正在不断的劝说双方,莫要再自乱阵脚。
  也有的人在冷眼旁观,对这一切不闻不问,似乎毫不在意。
  同样也有不少人在不断地吵闹,似乎想要借机离开这座是非之地。
  因为他们怕了,谁也不敢保证荀徽就一定能够保住他们的秘密,谁也不敢保证荀徽能够为了他们咬紧牙关。
  荀家能不能保护的了荀徽,这一点也没有人知道。
  他们这些借机喧闹之人未必就是想要造反之人,也未必就是从一开始心怀二意之人,但他们毫无疑问是一群有些胆怯之人。
  为首的傅玄已经沉默了起来,看着这喧闹的一切,并没有多说什么。
  正如同刚刚那些人所说,他的身份不适合在这个时候继续强行说下去。
  他叫傅玄,是北地傅家之人,和那位现在在大汉,也算是一方重臣的傅嘏,是族中兄弟。
  不过他们两个人都是北地傅家,却不是一脉。
  傅嘏是北地灵县一脉,而他是另一脉,相比较于傅嘏,其实当初他们这一脉才是真正的正宗。
  只不过,时运不济啊。
  傅玄的祖先和傅嘏一样,都是当年那位一剑破楼兰的傅介子。
  是大汉赫赫有名的使臣,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勇士。
  而在之后,傅玄这一脉也有过鼎盛之时。
  傅玄的祖父,乃是天下名士傅燮。
  师从刘宽,和公孙瓒也算是同门师兄弟。
  (公孙瓒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和刘备一起的卢植,但是这给他的帮助不多,另一个老师,则是当年大汉太尉刘宽,这位是真正的大汉重臣。
  如果不是岁数太大了,何进张让他们连蹦跶的机会都没有。)
  傅燮少年便极有才华,只有入仕从军都算是一帆风顺。
  当年黄巾之乱,傅燮跟随皇甫嵩出征中原,长社破波才也就罢了,兖州之战中,他在兖州战场亲自带领麾下士卒连战连捷。
  傅燮亲帅大军生擒黄巾军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位居首功。
  只不过他之前和很多清流名士一样,看不惯那十常侍为非作歹,依仗自己有检举弹劾之权,将赵忠得罪了一个干干净净。
  这位灵帝的阿母,将傅燮所有的战功摁下不说,更是不断的煽风点火,想要将他治罪。
  只不过傅燮的名声已经上达天听,便是灵帝都未曾有过任何的怪罪,只是为了安抚赵忠,让傅燮担任安定都尉一职罢了。
  只不过后来上上下下,最后成为了大汉汉阳郡郡守。
  那个时候,雍凉还是一家的。
  那个时候,还没有陇右,南安,安定,天水。
  那个时候,一个汉阳郡占据了半个凉州。
  而那个时候,汉阳郡郡守,那是不下于南阳郡守的豪强高官。
  只不过这等官位,却是遇见了连绵不绝的大战,雍凉之间不断的叛乱,雍凉的羌胡,北地的匈奴,河西的鲜卑这些异族不断的叛乱。
  还有韩遂,北宫伯玉,李文侯,宋建,王国等心怀不轨之人从中参与。
  那个时候的雍凉从来就没有安静过。
  三十多岁就坐上了汉阳郡郡守高位的傅燮,本来有着大号前途的他却是倒在了雍凉的战场上。
  最后在数千名北地匈奴敌人的恳求下,都不肯失去名节,死后得到了一个壮节侯的称号。
  而傅燮之子,也就是傅玄的父亲傅干,十三岁就亲眼见证了父亲的死,从小也算是颠沛流离。
  他有本事,这毫无问题,但是却没有运气。
  最开始跟随马腾麾下,对马腾的诸多劝谏也都是十分的有用,而马腾也愿意听从他的意见。
  只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在雍凉之地当诸侯当得好好的,马腾被钟繇等人说服,选择了解甲归田,来到了许都之处安心静养。
  而傅干也被马腾带到了许都,成为了曹氏的麾下。
  因为马家的烙印,傅干多少年得不到重用,虽然他也常常被太祖称之为亲信。
  但是其能力,却是得不到发展。
  对太祖的诸多谏言,却也没有得到什么采纳,最后虽然算不上郁郁而终。
  但是到他死去,也不过就是太祖身边的一名属官罢了,未曾有过任何一个正式的官职。
  傅干的这一生,或许也代表着他们这一脉的彻底没落。
  直到傅玄长大成人之后,他们北地傅家这才算是有了真正的转机。
  相比较于风光无限的祖父,还有寂寥一生的父亲,傅玄的人生最起码还算是正常。
  傅玄少时孤苦贫寒,他的家世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不过他的天赋却是继承了他的祖父傅燮,从小就算的上是博学多识,文采出众,而且还通晓乐律。
  这些优点让他在乡里之间颇有名声。
  在家族的支撑之下,傅玄慢慢的被举荐,被征召。
  他最开始的时候在郡中担任小吏,当年的雍凉大战,他也是亲眼见过,他有两次被推举为孝廉及太尉府的征召,他都不就任。
  因为他感觉这还不是时候。
  直到他找到了机会,一举获得了当时雍州唯一的一个茂才举荐的机会,成为了光明正大的朝廷官员。
  赶在了第二次雍凉大战之前,离开了家乡,进入了这中原大地之中。
  他的履历非常的丰富,先后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任温县令,又升任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
  可以说一直在地方和军营之中厮混,允文允武,在政绩和能力上,都算是十分的出众。
  只不过因为年级和能力的问题,他一直没有真正的进入这朝堂之中,一直流连地方。
  直到洛阳大战之前三个月,司马昭这才将当时还是弘农太守,典农校尉的傅玄从弘农征召到了朝堂之上担任大魏的尚书。
  三个月的时间,他算是亲眼见到了这大魏朝堂,这洛阳城池之中的风起云涌。
  那简直能够称得上是目不暇接,谁会在意他这么一个从地方上走过来的官吏。
  就这几个月的事情,这天下的形式,堪称一天一个变化,十分的要命。
  不过就在这种时候,他被司马昭秘密召到了府邸之中,而在哪做府邸里,他还见到了不少人,其中很多就在这里吵闹。
  当时的情景,当时的话语,傅玄这个时候仍然是历历在目。
  他实在是想不通到底是为了什么,司马昭会让他们做这等大事。
  又是为了什么,司马昭竟然这版的信任自己。
  从弘农到洛阳,直接入朝担任尚书也就罢了,竟然还让自己带着这群家伙在洛阳成事。
  从一开始傅玄就知道他们这些人能力虽然有,而且还不错,但是对自己恐怕不是那么多心服口服。
  之前自己百般谨慎,一直没有弄出过什么问题,这件事情还能够控制的住,甚至于还有不少人已经彻底的认可了自己。
  可是如今这件事情一发生,他们竟然这么快的就爆发出来了这么多的问题。
  不过此时傅玄却也是一直冷艳旁观,任凭他们如此喧嚣,如此吵闹。
  这里本就是司马昭为他们选取的地方,密室之中不用担心外面有人听见这里面的动静。
  这次争吵足足持续了大半个时辰,这才算是正式的结束,看着终于消停下来的场面,傅玄知道,该做出决定的时候也终于是到了。
  这些人争吵,喧闹,并不是想要将自己驱赶下台。
  这些人今日借题发挥,无非是想要离开这个泥潭罢了。
  趁着现在互相之间手中并没有各自的把柄,自己也从来未曾做出过什么伤害大汉的事情。
  趁早离开,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同时也离开这个要人命的地方,回到自己应该出现的地方去才是。
  比如家中那张温馨的床榻上,从此当一个纨绔也好,当一个臣子也好,活着比什么不好。
  果不其然,不等傅玄说话,便已经有人站了起来。
  “既然你傅玄无能,那某家也不屑与你为伍,日后所行之事,你我分道扬镳,有功某家自会惦记着你,若是有错也无需你来承担。
  告辞!“
  最先说话的也是刚刚最先发难之人,话说的很有水平,没有将自己的后路断绝。
  不过却也和傅玄算是分道扬镳,他自信自己没有把柄被傅玄握在手中,加上他家族之中的势力也算是不错。
  若是真到了那个地步,他也自有手段为自己开脱。
  傅玄对他的离开不置可否,也没有让人阻拦,更加没有让人将他们捆起来,带回来。
  似乎就这么默许了他们的离开一样,这么一场重要的事情,最后竟然出现了这种闹剧一般的结果。
  很多人都对傅玄的态度大为惊讶,他们不知道傅玄这是到底想要干什么,难不成这是真的放弃了。
  也想要趁着这次机会,脱身而走?
  众人不管傅玄是如何想的,但是这种时候对于某些人来说,那可是天赐良机。
  紧跟着又一个人站了起来,说法和刚刚那人也是没甚区别,大意就是,我等告辞,日后有缘再见。
  若是傅玄真的成功了,他们也不会邀功,若是他们成了,也不会忘记傅玄。
  当然,大家都知道,他们也不打算真的做些什么,只不过是说说而已罢了。
  傅玄依旧是那么任其离开的架势,这一下子,更多的人,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