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洛阳城乱前夕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2
  洛阳大牢之中,刘孝带着美酒来到了大牢之中,作为这洛阳大牢的牢头,刘孝并没有那么的刻板。
  他为人速来以八面玲珑著称,平素里只要没有大问题,他一般是不会让手底下的人有什么难堪的。
  同样的,只要不给他闯大祸,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比如什么摸个鱼偷个懒,平素里在大牢里欺负欺负犯人,从他们手中弄些钱粮,或者干脆就碰到事情之后离开个两三天,那在他这里都是小事情。
  这大牢之中动辄就是一阵阵的“头儿圣明”的欢乐之声,这种话语若是让外人知道了定然是让刘孝难逃一死的结果,但在那大牢之中却是没人去做那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今日的烈酒刚刚出现就引动了又一次的欢呼,众人欢呼着将那酒坛接了过来。
  而刘孝则是照着规矩,让众人将这大牢的深处清理出来。
  自从刘孝当上这大牢的牢头之后,除了将这里面打理的井井有条之外,将这环境也弄得干净了不少。
  尤其是大牢深处,那更是干净的不像话,日日夜夜得让人打扫。
  而这么做不是因为别的,在那些牢中狱卒眼中,这是自家的头儿要找一个隐蔽的休息饮乐的地方。
  而在刘孝的心中,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最重要的是这大牢深处往往关押着的就是这大牢之中最为要紧的犯人们了。
  什么江洋大盗,什么马贼悍匪,这在洛阳大牢里都不算数的。
  在这里,能够被关押在最里面的绝对都是一方重臣,最起码也是洛阳的官员。
  而这些人才是刘孝需要的,打扫出来一个干干净净的环境不是为了让他们被关押的更加滋润。
  将这里打扫干净,就是因为他们要借助这个地方饮酒作乐,然后将一些消息,传到这些人的耳中去。
  今日也是同样如此,刘孝带了上好的烈酒,同样也给了狱卒些许钱帛,让他们去弄些好吃好喝的东西来。
  这洛阳城的吃喝还是很丰富的。
  一群人忙碌了小半个时辰,这大牢深处再次热闹了起来,酒香四溢,肉食缠人。
  这大牢的狱卒看似不起眼,又是一个颇为磕碜的地方,是不是还要和犯人乃至尸体打交道,但是这里却毫无问题的是一个真正的肥差。
  其他地方的大牢活血更多的是一群纳不起赋税的百姓。
  而这里不一样,这里绝大部分关押的都不是什么百姓之流,除了达官显贵,什么盗贼悍匪,再其次就是周围的劣绅。
  普通百姓进洛阳大牢,说句难听的,他们还真的不够份儿的。
  大牢挺忙的,顾不上招待他们。
  成天面对这么一群人,只要心思足够灵活,只要他们之间脑子足够用,他们会有很多办法让自己过的分外的滋润舒服。
  这一点,毋庸置疑。
  此时的众人在欢声笑语之间,也自然而然的开始胡扯八扯,男人嘛,喝多了之后就喜欢嘴上没有把门的那种放荡不羁的感觉。
  而刘孝此时也是醉眼朦胧,很痛苦的说起了昨日的行刑。
  刘孝很具有表演的天赋,他将昨日的行刑那说的当真是绘声绘色,仿佛能够让人身临其境一般。
  而他的声音也非常的大,只要旁边的两座牢狱之中的犯人没有耳聋,就一定能够听的清楚。
  在刘孝的口中,昨日的明正典刑,臧权被千刀万剐,杀得凄惨无比,那惨叫之声,堪称凄厉。
  一刀接着一刀将那臧权生生的片成了一片片儿的存在。
  与此同时,臧家满门无一落网,被杀得那是一个干干净净。
  甚至还波及到了荣阳郑氏一族,其中郑小同更是被赐下毒酒,荣阳郑氏满门都被杀了一个干干净净。
  陈家的陈泰闭门思过不许外出等等。
  这些消息都让刘孝借助那酒劲儿说了出来,一字一句的传入了这些犯人的耳中。
  可这些话语却是让这些被关押的犯人心中再次被怒火填满。
  先不说郑小同是那位号称博采众家之所长,集经学于大成者郑玄先生的孙儿。
  就说荥阳郑氏,那也是这大汉一等一的家族。
  郑氏出自姬姓,周厉王少子姬友受封于郑地,是为郑桓公,桓公生武公,与晋文侯共同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邑。
  武公十三世孙郑幽公时郑国为韩国所灭,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氏。幽公生公子鲁,郑鲁六世孙荣,号郑君,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部下。
  郑君之后有子郑当时,任大汉的大司农,始居河南郡开封县,这边是郑氏的由来。
  而郑家那可是人才辈出之地,同样也是这大魏的真正重臣聚集之地。
  当年先汉的大司农郑当时,后汉时期郑兴、郑众父子乃是一代名儒,海内闻名。
  郑浑历任魏郡、上党太守,是他们大魏地方上的一代明臣,颇有威望。
  除此之外,当年诸侯割据之时,郑泰乃是扬州刺史,当年更有密谋诛杀董卓的事迹,只不过出逃之后投奔了袁术那个不靠谱的家伙。
  这也是郑氏慢慢没落下去的原因。
  可就是这么一个大才辈出的家族,竟然就这么折在了司马昭的手中,这等事情如何不让他们愤怒,如何不让他们震惊。
  “那小兄弟!”终于一个老人忍不住的站了出来,“你且告诉老夫,这郑家满门全都被杀了不成?”
  刘孝听到了这句话之后便是心头一喜,不过却也没有表露出来,反倒是打了一个很大的酒嗝,看着那官员眉头一皱,似乎在考虑是否要训斥他一番。
  不过最后还是忍不住的说了一句。
  “听那官儿说的,郑氏一族,涉嫌弑君,全部斩首示众,将尸体悬挂于城墙之上,以儆效尤。”
  那老人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更是勃然大怒。
  “混账!”猛地一声大吼当真是将不少狱卒都吓了一跳,便是刘孝都忍不住眼角一抖。
  “你这老家伙,吓人干什么,真当某家不敢收拾你不成么?”
  那老人仿佛听不到这些威胁一样,只是不断的捶打着面前的牢笼,那气势当真要让人说上一声。
  这当官的就是当官的,气势不凡。
  “文和兄乃是当场名宿,更是当朝司空,早就已经是我大魏的光禄勋,一声克己勤免,一声为大魏呕心沥血研究经史子集。
  他有何等罪过,他有何等罪过!“
  那人不断的怒骂,不断的呼喊,似乎在为自己的好友鸣不平一样。
  而刘孝心中也是不由的难受。
  文和就是司空郑冲,也是司马昭点了名要杀的人。
  郑冲以儒雅为美德,在职位上没有有才干、有气度的声誉,但是坚持吃饱穿暖即可,不营求资产,他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他早年不求闻名天下,他坚持若不能一生风光,最起码不可留下骂名。
  这种官员算不上能吏干将,却也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好官。
  毕竟清廉如他,不会为百姓多造灾难。
  当然,郑冲也正是因为这种淡然的性格,在朝堂之中的名声不小,加上他又不善于或者说压根就不想和朝中的官员不断斗争。
  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学问,这等人在朝堂上可谓是相当少见,那朋友也是极多了。
  和郑冲十分类似的就是另一个郑袤了,可以说这些年郑家的那些人,都算是相当的客气,相当的稳妥了。
  一个两个的平心静气钻研学问,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儒家学者。
  他们之所以会遭受如此厄运,完全就是因为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因为精研儒家治学,虽然算不上堪比先贤的一代大儒。
  但是他们却也无法接受自己一人出仕二朝。
  或许为了家族他们不能以死相抗,但是为了心中的良心,他们不会漠视这世间的污秽。
  最起码,他们看不过去的,他们会去说,会去做,会去让自己远离这里。
  而这个时候,他们的这种行为,对于司马氏,对于司马昭是致命的。
  “李意,莫要再说了!”
  那老人捶胸顿足之间,一旁另一个牢狱之中的官员朝着他喝止,让他闭上了嘴。
  可是那李意很明显是未曾听劝。
  “司马昭糊涂啊,文和兄已经被家族说动,只要假日时日,他也能够想通,他为何如此,他司马昭糊涂!”
  “李意!”那人猛地大吼起来,“贾充弑君,臧权弑君,这背后何人指使,你难不成猜不到么,文和一生清廉,一生看重自己的名声。
  他如何能够接受这等事情!”
  那人的大声喝止让那李意慢慢的闭上了嘴巴,司隶校尉李意,也算是洛阳中的一号人物了。
  而另一边,则是威望更重,但是权势却不如李意的中丞侯史光。
  这两个人算是郑冲的好友,不忍看他晚年名声丧尽,却也无可奈何。
  当初总是劝他急流勇退,莫管家族中事,可真的事到临头了,他们两个却又是如此的悲愤不已。
  或许这就是他们的无奈之处。
  不过刘孝却是正想要利用他们这一点,在看着火候差不多了,便安排众人将这酒菜全都撤下。
  将这里打扫干净,然后等到众人离开之后,他再次缓缓的走到了利益的身边。
  “将军对文和先生的情感当真是炙热,只不过可惜将军也是自身难保,不过小子有一句话不知道将军可否愿意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