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援兵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2
  王濬不愧是当年的曹魏三大名将之一。
  在曹真病逝,司马懿引退之后,羊祜,杜预,王濬这几乎就成为了曹魏最为顶尖的战将。
  剩下的诸如卫瓘,胡奋胡烈,老将胡遵,王经师篡,田续李辅等人,都在他们之下罢了。
  现在唯一能够和他们站在同意水平线的就只有钟会了。
  胡烈被诸葛恪打得找不到方向,但是王濬却不然,他从胡烈给他的诸多信帛和战报上成功地分析出所有的情况来。
  早期的这三大名将之中,王濬的出身最为特殊,他也是世家出身,和杜预羊祜这种半路崛起的不同,王濬的家学从来没有断过。
  他是一个世代两千石的家族,他的家学尚在,他在三个人中年纪最大的,同时也是最为稳重的。
  当王濬发现了这件事情有问题之后,并没有立刻前去通知胡烈和自己的儿子王矩。
  因为他既然看出来诸葛恪的目的不在城池土地,那么渤海郡也好,王矩也好,都是安全的。
  至于胡烈,他现在告诉胡烈也来不及了,这个家伙现在要么逃出去了,要么就已经死了。
  所以自己派人寻找他,若是一不小心撞在了诸葛恪那家伙的手中,这件事情反倒是平生波折了。
  所以,还不如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安心地准备着。
  不过王濬却也没有一直沉默,诸葛恪抓住了胡烈的漏洞,但是他也有自己算不到的地方。
  那就是他们都错估了司马昭的实力。
  当初司马懿在的时候,所有人都忽略了司马师,而现在司马师死了,人们发现自己忽略了这个将司马懿朝堂之道全部继承的司马昭。
  司马师和司马昭这两个儿子跟随司马懿最久,他们的天赋远不如司马懿更好。
  但是他们两个却是有着自己的本事。
  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兵法韬略,还有部分的胸襟。
  至于司马昭,或许有些小肚鸡肠,但是这个家伙却是将司马懿的那点内斗的本事学了一个十成十。
  之前因为很多原因,他急切地想要接手朝堂,所以在世家之中的很多人那里都做出了让步。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家伙不过尔尔。
  但是当司马师死去的那一刻,司马昭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先是将司马师手中的暗卫全部接管过来,紧跟着拿出来了这些年他弄到了各个世家和他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这些事情若是公开,司马昭完了,但是那些以道德而闻名世间的世家,也就彻底地臭了。
  司马昭当然没有威胁任何人的意思,他也没有必要威胁任何人。
  他只是十分冷静地告诉了那些世家,这些东西他可以一直拿着,拿到司马家覆灭的前一刻。
  但是他绝对不会让这些东西随着司马家的消失而消失,若是有一天司马家没有了。
  那么这些东西,也就不会再有人保护隐瞒了。
  同时他也给诸多家族做出来了保证,冀州世家背叛了朝廷。
  他打算恢复九州之制,收回北方之后,将幽并之地再次划归冀州所有。
  同时将此次收回冀州的功臣,作为执掌冀州的官员将校。
  换句话说,只要打下了北方,除了青州之外,幽并回归冀州,然后整个冀州司马昭都会和诸多世家共同分享。
  如果还没有想明白,那么就再换一句话。
  “朕与世家,共天下!”
  世祖光武帝是不是天运之子这年头没有人去讨论,但是世祖光武帝能够恢复大汉河山,和南阳郡为首的诸多世家可是有着莫大的关系的。
  世祖光武帝有着自己的本事毋庸置疑,但是最重要的他起家的实力和势力,几乎全部来源于诸多世家。
  包括后面的诸多大战也是一样,这句话才是现在司马家登上高位的原因,当年背叛誓言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位答应了与他们共天下的世祖和他的子孙们。
  此时司马昭再次提出了与世家共天下,而且为了让诸多家族放心,他没有在说空话,而是真的将好处实打实地拿了出来。
  与此同时,给了好处就要收取报酬。
  诸多司马昭将九品中正制之下的诸多世家重新划分,这一次他要的不仅仅是人分九品,是整个家族彻底地分开阶级。
  州郡县,以此类推,一级压过一级,重新划分他们的势力和好处。
  这本应该是一个非常繁琐的事情,但是司马昭却是拿出来了一份儿已经完全合格的计划,这份计划将整个中原之地再次划分开来。
  司马家已经从河内进入了洛阳,他取了关中之地,剩下的徐州归属王家,豫州归属钟家,兖州归属双陈。
  羊氏一族在司马家的庇护之下,其他诸多家族各自在郡县之中。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司马昭将所有的矛盾划分开来,各家管各自的地方,士子们在闹,谣言在乱传,他司马昭的地位得之不正等等。
  这些问题全部都是从人的嘴里传出来的。
  那么司马昭就一级一级地压下去,他只负责压钟,王,羊以及双陈这五个家族。
  然后再由他们依次告诉各郡之中的家族,最后郡中世家压制县中家族,这样做便可以最快速度地让自己的命令传达下去。
  而这么做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可以直接解散太学。
  既然太学生是因为无法出仕而闹,那么在安抚住他们之后,司马昭立刻解散太学,但是却没有给他们任何喧闹的机会。
  先是保证了他们之前的好处,之后再让诸多小世家召回自己的子弟。
  最后面对那些寒门之中的子弟,直接各个府衙将他们征召为小吏,让他们得以快速地进入仕途之中。
  这一点看似是大量地收录了寒门,但是他们全部都是最底层的小吏不说,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的上司全部都是各个家族子弟。
  这是一种天然的对峙,让他们分散,同时让世家对他们进行压制。之后就算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也已经晚了,他们没有再造成这么大动静的机会了。
  失去了这次机会之后,太学也被去掉之后,整个洛阳再次进入了平静。
  而司马昭也终于可以汇聚起足够的实力了。
  诸葛恪并不知道,在他觉得洛阳还一片混乱的时候,其实援军已经即将冲进冀州了。
  这一次的援军,是胡烈的大哥胡奋。作为安定出身的胡家,那是司马氏麾下少有的纯将门。
  他们的父亲胡遵当初就是亲将亲家,胡遵的两个儿子也是勇武非凡,但是相比较于纯武将的胡烈,胡奋反倒是相对而言更加的儒雅一些。
  他喜好攻伐战事,却也喜欢苦读书籍,不仅仅是兵书,这些年已经有些儒将的模样。
  司马昭没有动用更加保险的钟会与羊祜等人,而是用了胡奋就是因为胡奋胡烈两兄弟之间的配合默契。
  如今弟弟失败了,哥哥自然心急如焚。
  若是诸葛恪知道这件事情,那么很容易就会再埋伏胡奋一次,可是现在看着架势,诸葛恪也想不到洛阳城中的司马昭速度这么快。
  这样一来,胡奋这么快速地冲过来可就不是危险的,他不出意外地,真的能够在毌丘俭和杜预两个人之前先一步打通冀州的道路。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正好可以内外夹击埋伏掉诸葛恪的大军,然后顺手去幽州夺了这一次最大的好处。
  徐州琅琊王家已经一跃而起,可是他弘农王家也不能落人之后才是。
  王濬将自己的心思打定,然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布置。
  他算计了诸葛恪的行军速度,就算是疾驰,他恐怕也要在胡奋后面,若是这家伙路上耽搁一会儿的话,那他注定要死在这里了。
  王濬的计划,胡奋的来袭,对于这些诸葛恪都不知道,他此时正在疯狂地朝着王濬的后方冲杀过去。
  他非但没有耽搁,甚至可以说,他完全没有任何的犹豫,几乎是马不停歇的冲锋。
  这个速度,就算是他冲到了王濬的身后,他也已经不会有多少的力气留下了。
  至于交战,或许突袭能够给王濬造成不少的麻烦,但是没有用处,以这个速度冲杀过去,他会比王濬预料的早足足的一天时间。
  可是代价就是,他们会彻头彻尾地变成一支疲惫之军。
  但是诸葛恪仍然这么选择了,他仍然选择了狂奔,他不知道王濬的算计,也不知道胡奋即将到来。
  但是他却是一定要这么做,因为就在一个时辰以前,他们大汉的太子爷刘璿亲自堵住了他的去路,给了他一封信帛。
  那是马超给他的命令,没有任何多余的话,只有一条军令。
  两天时间,背袭王濬。
  诸葛恪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认识刘璿,虽然这也是第一次见,但是这个人他见过画像,而且也听族叔说过。
  所以他知道这一条命令是真的。
  诸葛恪不是一个蠢货,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没有废话,没有纠结,他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朝着王濬的背后冲杀了过去。
  就在胡奋到来的半天之前,他率先来到了还未准备好的王濬身后。
  “冲过去,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