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陆逊末路之折翼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2
  顾谭被流放了,还是远赴交州,同样被流放的还有他的弟弟,奋威将军顾承,以及已故江东名士张昭嫡子张休两人。
  孙权本以为进入交州之前他们就会服软认输,然后老老实实的想自己求饶,然后告诉自己他们错了。
  可是直到进入交州的时候,他也只收到了张休的认错书。
  看着那认错书,便是孙权也要说一声这个家伙是一个颇有学识的家伙。
  这封认错书写的那叫一个优秀,抑扬顿挫引经据典,甚至都可以拿到太学里面去教导学生。
  只不过孙权在看到了这封认错书之后非但没有任何的笑容,反倒是更加的气愤了起来。
  “顾谭与顾承还是没有消息么?”
  孙权将张休的认错书扔到了一旁,然后看向了一旁的孙弘,语气听着似乎有些冷。
  “没有!”孙弘回答的相当的痛快,而这也是他想要的答案。
  顾谭的气节越高,对于他们接下来的行动越好,更不要说还有张休这个蠢货竟然帮着他们。
  同样是宣太子四友之一,诸葛恪精通军略,陈表忠心不二,精通练兵,顾谭政事无双,唯有张休纯粹是因为他是张昭的儿子。
  当然,他也是有本事的,至少这个家伙精通文史,起家太子中庶子,辅佐宣太子孙登。传授《汉书》,拜右弼都尉。
  在宣太后死后,张休也是不断的升迁,从侍中开始,升迁羽林都督,最后因为对阵王凌而出任扬武将军一职,可谓是一帆风顺。
  可是这不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是因为他是张昭的嫡子,只是嫡子,继承张昭爵位的嫡子。
  可是江东众人对张昭的这个儿子却是不怎么喜欢,不仅仅是因为他参与到了二宫之争,还是因为他的大哥张承实在是有些强大的过分了。
  虽然张承与张休都是张昭的儿子,但是张承和张昭几乎岔开了足足一代人。
  张休乃是宣太子四友,他身边的是顾谭,陈表诸葛恪这些人。
  但是张承步步高升的时候,和他相提并论的都是诸葛瑾、步骘、严畯,张承与顾邵、诸葛瑾、步骘、严畯并称为“五君”可见其本事。
  而他没有占了张昭太多的便宜,从孙权的属官开始出仕,一步步的走上来,如今他已经是江东的濡须都督、奋威将军,都乡侯,领兵五千抵挡曹魏。
  而且这个当大哥的善于提携后进之士,为人厚道,吴国但凡是贤人,没有不上门拜访他的,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都是上上之选。
  又这么一个大哥的存在,还是不和他争权的大哥,张承会一直保护着张休,只要他自己不作死。
  但是很不幸,现在张休就是在作死。
  孙和将张休收入麾下,希望张休能够帮助自己,并不是因为张休,而是因为张承,这是整个江东都知道的一件事情。
  只不过张承对于这种事情一直是敬而远之的,在濡须口安安稳稳的驻扎着,宁可装聋作哑也不会搭理张休对他说的那些废话。
  而此时,张休陷落之后竟然和顾谭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能力不足,气节不过,现在就连人品他都让孙权感觉到说不过去了。
  孙弘知道,这种人是注定没有希望的。
  “陛下,其实除了这封请罪书之外,臣这里还有一封信帛,不知道该不该....”
  孙弘刚说道一半就看到了孙权的那种眼神,顿时就知道自己不能说废话了,赶紧将信帛从怀中拿了出来,亲手递到了身边小黄门的手中。
  “陛下请看!”孙弘朝着孙权轻声说道,“张休在流放之后便四处联系众多臣子,希望能够将他从交州解救出来,这种事情当然也无可厚非,毕竟张休大人这么多年也没有收到什么挫折。
  只不过因职责所在,臣专门拆开了他两封信帛看一看这到底是说的是些什么。
  虽然臣此举有些小人了,但是却也是真的发现了些许不同寻常之事,比如那信帛之中的一句话。
  陛下招杨竺于宫中,密谋嫡庶之变,实乃.....
  张休大人有些,不太尊重陛下了,呵呵....”
  孙弘的话总是说一半留一半的,让人好不痛快,可是孙权听着这些话,再看看手中的信帛,只感觉自己的心中充满了怒火。
  “这是张休,亲笔所写?”
  “是!”关于这一点,孙弘是丝毫没有作假,这张休还真是蠢,没有经历过真正风雨的小子,果然是靠不住的。
  有些话他哪里能够这么堂而皇之的写在书信之中?
  真当这位陛下对于陆逊朱据吾粲等人这突然而来的反常举动丝毫没有怀疑么,只不过是抓不到证据罢了。
  窥测宫廷,这是找死的事情,不过大家都在做,抓不到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现在被抓到了一个正着,那这件事情可就不好过去了。
  张休这一封信,不知道要将多少人给拉下水来。
  “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孙权将信帛扣在桌案上,抬起头看向了面前的孙弘,那冰寒的语气之中,竟然还挂着一张笑脸!
  对孙权十分了解的孙弘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所以他没有再多说出什么来,只是淡淡的告诉了孙权一个名字。
  “吾粲!”
  孙权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挥挥手让孙弘退了出去,不过在孙弘离开之前, 他将这封信帛再次递给了孙弘让他带走。
  仿佛他从来见过这封信一样。
  孙弘自然也明白孙权这是什么意思,默默的接过了书信,然后一声不吭的推到了宫殿之外,并且第一时间将这封信通过“正规”的渠道送到了吾粲的手中。
  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他来掺和了。
  吾粲并没有让孙弘失望,他收到了信帛之后并没有怀疑。
  而且快速的写了数封信帛出去,交给了很多大臣,而这些人,就是孙弘要找的人。
  “陛下!”孙弘再次入宫,不过这一次他带来的不仅仅是问候,还有孙权想要知道的一切。
  “吾粲大人在收到张休的书信之后,分别给骠骑将军朱据,丞相陆逊,还有数名大小官员去过信帛,名单已经被小人陈在此了!”
  从小黄门的手中接过了那递上来的信帛,孙权并没有着急打开,反倒是好生的沉吟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若是打开了这信帛之后代表着什么,这是一场真正的腥风血雨,这也是他早就已经准备好的。
  只等一次机会,而现在张休与吾粲亲手将机会送到了他的手中。
  只不过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孙权再次变得有些犹豫不决了起来。
  “消息,确凿么?”
  “全程都有臣麾下的探子盯着,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孙弘这次同样没有作假,因为这是死局,他完全不需要作假来画蛇添足,只能说张休太傻,吾粲太实诚。
  他们两个人亲手,埋葬了他们支持的太子殿下。
  “太子失德,不利于江东,令其幽闭府中,不许在过问朝中大小事宜!”
  孙权终于还是下了命令,虽然孙和没有被废,但是这条命令同样是让他心惊胆颤。
  不过紧跟着孙权再次下达了命令。
  “太子太傅吾粲德行不佳,非但不能劝导太子,反倒帮助太子为恶作乱,着实当杀,今暂且收入狱中,查清其罪孽之后,再行决断!”
  孙权这接连两道命令让所有朝臣都为之一震,他们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竟然来的这般突然。
  其中有人欣喜若狂,同样也有人吃惊不已,感觉孙权这是在任性而为。
  当吾粲被下狱,当孙权的旨意传到了太子府的时候,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失魂落魄的孙和,也不是那位骠骑将军,孙权的女婿朱据。
  而是远在武昌的陆逊,当他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二话不说就要求进入建业,面见孙权。
  似乎要和孙权好生的申述一番厉害,上书之中的急切,透过那文字也能够让人充分的感觉到。
  不过这些孙权并没有同意,反倒是下了第三道旨意。
  “将杨竺,下狱!”
  随着杨竺被孙权派人抓走之后,朝臣们都有些蒙了,他们不知道怎么突然在太子被幽闭之后,鲁王亲信竟然也被拿下了。
  而紧跟着,宫中的消息传了出来,这一次是孙权放出来的消息。
  孙和被幽闭,吾粲下狱,还有擒拿杨竺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人窥探宫廷!
  这样一来,所有的朝臣都知道自己应该闭嘴了,因为再不闭嘴的话,他们谁也跑不了,这种事情他们掺和不起的。
  吾粲虽然知道这次自己理亏,但是他闭口不提此时,只是在狱中不断的高呼嫡庶之分,长幼有序。
  任凭别人对他的拷打质问,他所有的回答都是这么一句,他知道这是自己最好的回答。
  而从吾粲这里打不开局面的孙弘也并没有着急,反倒是将第二条计策送了出来。
  那就是杨竺,作为这件事情的起始,杨竺是怎么也不可能跑了的,而杨竺对此也十分的清楚。
  当他被擒到孙权面前的时候,他只是痛快的说道。
  “这段时间丞相上书频繁,定然是已经知道了此时,而这段时间唯一去过南边的,只有陆家的陆胤小子一人罢了!”
  这句话,算是彻底将陆家拉了下来,孙弘从一开始就不打算针对陆逊。
  纵然他们已经给陆逊准备出来了足够多的罪状,但是他们也知道这奈何不得陆逊。
  他们针对的不是陆逊的人,是陆逊的心!
  逼死一个人,远要比杀了一个人,更加的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