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曹爽夺权,司马身退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1
  曹魏皇帝曹叡的突然病逝,是瞒不住天下人的,当然也曹魏也不可能隐瞒这种事情。
  如今天下虽然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动兵,刘禅更是点明了自己要好生修生养息,至少十年以内不打算动手。
  但是如今曹叡病逝于宫中,主少臣重,此乃良机,就算是刘禅傻,恐怕那种诸葛孔明和徐元直也不是什么傻子。
  所以司马懿在稳定了朝堂之后,他还要回转宛城,继续带外带兵,可是这个时候,曹爽却是以一个已经被人笑话了许久的理由将司马懿的手拉住。
  同样的话语,同样的夸赞,可是这时候司马懿却是开心不起来了。
  这个谨慎之中带着浓浓野心的家伙,还真是没有辜负他的那份儿野心,这一手玩的漂亮!
  太尉理论上乃是执掌一国兵事,但是太尉同样也是京官,毕竟那也是三公之一。
  而现在洛阳城中已经换防完毕,郭太后的族人已经将皇宫和洛阳牢牢的握在了手中,冀州一脉也在快速的协助郭太后对洛阳周围进行掌控。
  司马懿这个太尉,在外面那是执掌天下之兵,但是在洛阳,那就是一个三公!
  而此时笑脸盈盈的曹爽却也是没有给司马懿任何反抗的机会,此时他拿出来了曹叡在临死前给他的任命。
  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一下子曹爽的实权直接超过了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而这时候,众臣才想起来,这两个辅政大臣其实是曹爽为主而形成的,只不过他的一再退让让人没有发觉到罢了。
  而此时,司马懿已经基本稳定了朝堂,可以继续外出坐镇边疆的时候,曹爽的突然发难,一时间让司马懿以及众多朝臣都是忍不住的一愣。
  不过紧跟着,司马懿却是发现自己似乎没有办法反驳。
  这段时间洛阳之中的局势,加上曹爽的刻意忍让,让司马仲达已经开始将兵马调动出去了,以防被郭太后顺手也给接管了。
  此时的司马懿在洛阳之中并没有太多的兵权,手中的些许势力还没有完全掌控,看着上面那目光灼灼的郭太后,司马懿算是知道了,今日自己若是非要走,这俩人就要联合了。
  司马懿虽然也是对曹爽刮目相看,不过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满脸带笑的点了点头。
  “看来太尉是答应了?”
  “老臣既然收到了先帝的嘱咐,自然是要好生辅佐陛下的!”
  司马懿也不再坚持,就这么让曹爽成功的将他留在了朝堂之中。
  而之后的曹爽却是在郭太后索要了洛阳城防以及皇宫守卫之后,紧随其后的出击了。
  本来在曹芳继位之后,便已经给曹爽加了侍中,改封武安侯,食邑一万二千户,当真是万户侯。
  同时还特别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与司马懿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这也算是对他们的示好。
  可是现在曹爽既然已经强留司马懿在朝了,那么他就没有偃旗息鼓的道理。
  曹爽在之后,直接上奏郭太后与曹芳,他当上了辅政大臣,则是进位大将军,那么司马懿同样也是辅政大臣,焉有不赏之理!
  他的这套说辞很快就得到了郭太后的准许,另外曹芳现在还没有到上殿亲政的时候,所以一个空座位那是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的。
  同时司马懿一脉.....嗯,他们似乎也不能说拒绝。
  曹爽先是大肆的夸赞了一番司马懿这些年的攻击,抵挡汉军攻伐雍凉,坐镇荆襄当年抵挡东吴,如今抵挡汉军的姜维邓范石苞等人。
  最后还有平定辽东,以及现在的辅政朝堂。
  夸得那是天花乱坠,然后直接给司马懿来了一个,非太傅不能褒奖仲达之功,唯仲达之能方能教导当今陛下。
  一时间,司马懿真正的走到了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太傅,对于一个年近八岁的皇帝来说,这就是他的帝师。
  可谓殊荣!
  不过,这种殊荣是在太平盛世的时候,而在乱世之中,太傅又有另一个称呼,脸面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想要成为太傅,一定要先成为太尉,因为晋升太傅的作用已经从教导皇帝的帝师变成了剥夺太尉军权的脸面官。
  当年曹魏太祖曹孟德开始夺权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想要将太尉杨彪弄成太傅,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杨彪太强而曹孟德却又没有完全成长,最终没有成功罢了。
  而这些年,为了夺权,将太尉晋升太傅的例子屡见不鲜,司马懿此时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倒也真不知道自己的心头事什么滋味了。
  而曹爽的动作并没有结束,在将太尉司马懿变成了太傅司马懿,夺走了他的兵权之后。
  立刻将刚刚接替夏侯献成为领军将军的司马懿心腹蒋济也提了起来,这一次曹爽连夸奖的话都没有换,直接将司马懿的功劳变成了蒋济协助,然后说了一遍。
  之后,蒋济就从镇守洛阳大营的领军将军变成了太尉。
  太尉还是那个太尉,但是司马懿换成了蒋济,这天下兵马还有多少人给蒋济面子的,那就没准了。
  之后曹爽更是开始了对自己的势力的扩张。
  在曹宇,曹肇,秦朗,夏侯献几个人被罢官之后,曹氏一时间实力大损,曹肇罢官,牵连曹篡也失去了兵权和官职,同时夏侯献连带了他的堂兄弟夏侯霸。
  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一时间被折腾的更是元气大伤。
  这段时间还有不少人在考虑,曹爽如何依仗曹氏和夏侯氏,而今日,曹爽就给了他们答案。
  那就是既然嫡系不行了,他们旁支就要站起来了!
  曹爽先是任命其二弟曹羲为中领军,取代了领军将军蒋济的职责,坐镇中枢,和郭太后的堂兄一起执掌禁卫大权。
  之后曹爽直接废除禁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两营校尉,将这两营兵马也直接调给了其弟弟曹羲,这种骚操作那是真的很厉害了。
  既然他曹爽身边没有这么多的人手,那就直接裁撤其中的衙门,然后将权利合并。
  这种做法,说实话有些新鲜,由此来看,曹爽至少还真是有些本事的,因为这么一弄,他手中人手不足的问题,就极大的缓解了。
  除了曹羲之外,曹爽的其他弟弟也没有被他忘记。
  曹爽以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曹彦为散骑常侍,常伴朝堂陛下左右,一时间郭太后刚刚取得了洛阳和皇宫的守卫大权。
  曹爽就直接以曹氏宗亲家曹叡亲自任命的统御内外诸军事为由直接在而这中间夺下了禁军的兵马大权。
  现在他和郭太后还是相安无事,倒也可以保证洛阳安全,但是日后如何,这又有何人知晓。
  除了亲兄弟之外,曹叡也没有忘记表兄弟,其表弟夏侯玄也被曹叡召回了洛阳,被任命为中护军,负责总统诸将,选拔举用军队武官。
  同时他也像名士圈子抛出了自己的友好信息,当年先帝曹叡在位之时,借助浮华案弄下去好一批夸夸其谈,却是凭借身份得以上位的官吏。
  这一次,曹爽基本上是毫不犹豫的将他们都启用了起来。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何晏、邓飏、李胜以及沛国老乡丁谧等等,另外还将他们都封以官职,丁谧、何晏、邓飏被封为尚书。
  并且何晏担任的乃是吏部尚书,他是负责选拔官员的,任用李胜为河南尹、毕轨为司隶校尉,三个人合力控制起来了洛阳内外的政权。
  而曹爽重用这些人再次让司马懿的眉头皱了起来,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不是又一次的看走眼了。
  曹爽这家伙手段用的很是新奇。
  这群人的确多时夸夸其谈之人,但是有两件事情必须要证明。
  第一,他们只是喜欢夸夸其谈,并不是全部只会夸夸其谈,其中的邓飏、李胜还有丁谧三个人的才华是真的有,只不过他们的缺点比优点要明显的多。
  第二,他们除了真本事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这么一群就喜欢谈天说地的家伙是怎么混到朝堂高位的,其实很简单,他们的祖辈都是有过功劳的。
  他们代表的,其实就是一群算不得出众,但是却也算是颇有功劳的曹魏中层之后。
  邓飏是邓禹的后人,邓氏虽然没落,但是也同样有不少的人在曹氏效力。
  李胜是原张鲁麾下大将张休的儿子,同时投降曹氏之后也是颇有功劳,只不过家族不显罢了。
  至于丁这个字,在曹氏是个很特殊的存在,人多,能人多,一个个的官位不高,而且丁谧本人也是当年从马超手中将曹操救出来的典军校尉丁斐之子。
  这样一来,曹爽通过这群人,直接拉拢到了曹魏的中层,这一步,是当年世家断寒门之计,而曹爽竟然十分痛快的用了出来,倒真是令司马懿感觉到了惊讶。
  不够在边防之事上,曹爽却是没有成功,因为边军乃是重地,郭太后和司马懿都不可能让曹爽擅自做主。
  为此,曹爽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而司马懿回府之后也迎来了无数官员探访,其中有的是问自身,而更多的则是询问他离开了荆州,夏侯霸和夏侯玄离开了潼关,那这两地的战事,当如何。
  对此,司马懿都只是轻笑一声,让他们莫要慌乱,他自有安排便是。
  “大将军学究天人,乃是先帝亲封的辅政大臣,如此安排,合情合理,于我大魏乃是大善!”
  “至于边防之事,若是汉军敢来,那便有一个天大的惊喜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