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典校卫的反击(二)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1
  孙登不再询问这朝堂之事了,他的眼睛再次放到了那江东的民生之上。
  仿佛忘记了众多朝臣一同弹劾吕壹秦博一样,仿佛就没有这件事情了一样,孙登就这么不再过问了起来。
  而孙登的这般模样也是让众人的眉头皱了起来,不过却是没有人去询问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只有孙登的先生,上大将军陆逊在沉思许久之后突然打了一个冷颤,然后和孙登一样,不再过问了。
  陆逊的沉默按理来说应该是让很多人都想明白这件事情并非那么的简单才是。
  但是因为这一次,主事之人乃是丞相顾雍和左将军朱据两人,其中还有太常潘濬等人,个顶个的都是位高权重之人,所以一时之间还真就没有人选择退缩。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震惊到了,因为他们还没有商讨好如何审判吕壹这个罪魁祸首和他的诸多党羽。
  那作为主审官之一的建安太守郑胄就被孙权给叫了回来。
  并且在被叫回来的第一时间就先接受了一次审判,而审判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郑胄,或者说郑家贪赃枉法,巧取豪夺百姓田垄,甚至中间还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罪名。
  但是这些罪名出现的时候,众人怒了。
  “陛下,此乃是欲加之罪,万万不可....”
  “这位大人说的欲加之罪,是说诸位其实也都有所涉猎?”吕壹此时直接站了出来,一句话就将这喧闹的朝堂给镇住了,“不过说起来诸位倒也提醒了某家,尔等还真是如此,某家倒是可以前去查一查!”
  听到了吕壹的话,一时间让朝堂为之一静。
  虽然说这句话难听,但是这句话却是事实。
  孙登当初看到那些罪名的时候他怒了,那是因为他一直站的太高了,对于下面的民生却是失去了关注。
  但是真正的事实是,这里面的事情却是十分的正常。
  夺走百姓土地田垄,拿走百姓的家财,甚至让某些百姓家破人亡,这些东西说道底,并不是什么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这里面的大臣,十个里面有六个都是江东世家,剩下的四个之中至少有三个是靠着父辈起家的。
  他们对于财富的聚敛是很有共性的。
  所以吕壹说的这句话还真没有冤枉他们,同时也让他们的心中猛地一愣,一个个的冷哼起来,却是不敢再多反驳什么。
  而吕壹却是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步步紧逼。
  侵占百姓田产,甚至还逼死了两名百姓,这些事情虽然不是郑胄这个太守做的,但是和他郑家却也脱不了什么关系。
  最重要的是,最后的那一条,郑家曾经和西川而来的使臣邓芝关系极好,甚至还经历过某些密谈。
  这种模棱两可的罪名让人怒火直升,但是在前面那“累累罪行”的衬托下,让人很容易将这件事情定了性。
  这就是吕壹的手段,先用一些无法伤其筋骨的罪名辅以实证,但是在最后能够一锤砸死他的罪名放在最后面让人多想。
  而作为佐证的就是之前的那些罪名。
  这就是一种心理的暗示,而吕壹很明显那就是玩的十分的熟练。
  而这种罪名之下,那郑胄虽然不断的申辩,但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实证之下,最后郑胄也是没有了任何的办法再反驳下去,只能被人押入了大狱之中。
  而因为吕壹的这一次状告,江东的朝堂之中也再次见到了吕壹的本事。
  在这种几乎是必死之局中,竟然另辟蹊径,不想办法为自己脱罪,竟然将那些负责审问自己的朝臣落了下来。
  甚至率先动手之下,建安太守郑胄直接被下了大狱。
  这样一来,满朝文武看着仍然耀武扬威,仍然倨傲无比的吕壹,还有那满脸怒火的孙权。
  每一个朝臣的心,都落入了谷底之中。
  而吕壹的动作却是并没有因为郑胄的入狱而改变。
  他直接进行了后面的事情,在这将郑胄拉下马之后,就在顾雍等人拼命的想办法去解救郑胄之时,吕壹却是带着典校卫开始了不断的审查。
  郑胄入狱是难免的,但是众多朝臣却是没有办法,他们不管郑胄如何,但是必须要将郑胄保下来。
  郑胄被下狱了,这或许只是动摇大臣的信心,但是郑胄若是真的被害死了,那么谁也不能再遏制典校卫的疯狂进攻了。
  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必然。
  而吕壹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并没有着急将郑胄置之于死地,他已经和这群大臣斗来斗去太久太久了。
  吕壹太了解这些人了,他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也知道自己面临着什么。
  所以他并没有和之前一样在郑胄的身上和他们不断的纠缠,他将郑胄放到了大狱之后,便将这个家伙送到了孙权的手中。
  他只负责抓人,不负责审判,而在众多朝臣积极营救郑胄的时候,这位吕壹统领在干什么。
  他用了四天时间,往大狱里再一次塞进去了四十二个官吏。
  官职最高者,乃是朝中尚书,而官职最低的也是一县令罢了。
  这些人有的是实打实的应该死无葬身之地,比如某位县令,一共当了四年的县令,结果从他的府邸之中搜到了十万钱。
  而他所在的县中,却是连续遭了三年的灾,百姓已经不是民不聊生了,那已经是凄惨无比了。
  这种情况下,从那县令的府邸之中找到了十万钱,这已经不是该死了,这是该千刀万剐。
  而有这种人的同时,也有另外一类人,比如同样是四名主审吕壹的官员之一,原江夏太守,现在留在建业的刁嘉大人。
  这位大人可是着实有些愿望的,便是孙权看向吕壹的时候眉头都有些皱了起来。
  吕壹给出来的罪名实在是有些混了。
  刁嘉虽然丢掉了江夏,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问题,当初守将也有问题。
  所以说他镇守江夏有问题这明显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吕壹就是吕壹,他没有说这件事。
  他直接给刁嘉算上了一个谤讪国政的罪名,这个罪名可大可小了。
  因为这世间的三方势力说实话谁都没有说过要实行什么禁言,更没有什么后世之中那臭名昭著的文字狱。
  谈论朝政,这东西也是士子们可以做的。
  只不过这种事情若是说朝政有什么问题,上面真的有人要那这件事情说事儿的话,自然也是可以的。
  不过对于刁嘉这种罪名,那说的难听点,那就是简简单单的喝多了说漏嘴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罢了。
  说他谤讪国政,这着实有些夸张了,国政,乃是一国之本,同样也是孙策亲自设立出来的。
  士子谤讪国政最多是不再录用也就罢了,可是刁嘉乃是江夏太守,而现在正是他在努力的想办法重回朝堂。
  这一次他成为顾雍的急先锋也是因为如此,他要想办法和顾雍乃至朱据拉上关系,让他们帮助自己重新回到朝堂之中。
  可是吕壹没有被拿下,而他却是不幸先一步被关入了大牢之中。
  孙权此时眉头紧皱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发现吕壹有些越来越过分了,这种罪名失去了初衷。
  当然,事情还没有结束。
  在刁嘉之后,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反倒是越演越烈了起来。
  因为吕壹又瞄准了另外的目标,也就是造成这次动荡的最主要的两个人。
  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
  当这两个人被吕壹弹劾的时候,朝臣蒙了,但是当吕壹将证据拿出来,将他们送到牢狱之中的时候,朝臣已经不能用蒙这个字来形容了。
  顾雍勾结曹氏,朱据吃空饷。
  他们两个人的罪名没一个是轻的,尤其是朱据的吃空饷,不对,已经慢慢的变成贪污军饷了。
  吕壹甚至从他们两个人身上,生生的挖到了江东四大家族之中的两个,朱家和顾家,两个家族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了已经。
  尤其是顾雍,他曾经是大儒蔡邕的弟子,而曹氏的太祖曹孟德也曾经在蔡公膝下学习,他们两个人本来就有些香火情在。
  而顾雍和陈群也算是神交已久。
  就如同西川的许靖和诸葛孔明两人一样,陈群等人经常给他们写信,还有刘巴,那都是老熟人了。
  甚至于曹丕还活着的时候,陈群还给诸葛孔明写过信,希望诸葛孔明不要逆天而行,带着西川朝堂老老实实的回到他们曹氏的怀抱。
  一同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人世间。
  虽然这些话在刘禅和诸葛孔明眼中和放屁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性,这个时代的名士,不管是不是敌人,他们都有着明显的特性。
  他们互相以为知己好友。
  而顾雍作为江东少有的几名名士之一,他自然也有这种情况。
  而这个时候,这些东西就成为了吕壹弹劾顾雍的理由。
  同时,还搜出来了很多信笺,其中有一封信笺很像是投诚之信。
  为此,顾雍也被孙权禁闭于府邸之中,他和朱据都被孙权下令交给了吕壹,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