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江东孙氏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1
  这次江东前来求和示好,在刘禅这里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毕竟江东的尿性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
  而且现在刘禅拿下了潼关,锁住了曹魏的进攻之路,短时间之内他完全可以修生养息,但是江东那可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了。
  他们虽然夺下了合肥,但是寿春这地方,他们却是打了许久也没打出来,特别是之前还想要趁火打劫和荆州打了一架让他们的实力也收到了不少的损伤。
  如今孙登彻底的掌控了朝堂,自然是要好生整顿一番。
  说实话,孙登这个当儿子的,和孙权是真的完全不一样。
  孙权这个吴大帝无论晚年的疑心病多么重,脑子多么不清楚,但是他在位期间一直都是努力的将权利全部握在自己的手中。
  江东的军制已经很说明问题了,那深入骨髓的传承制换成哪一个君王也是会犯疑心病的。
  就算是换成暗弱的刘禅,他也得天天睡不着觉。
  因为你真的受不了麾下的士卒并不是你的,而是你麾下的将领的,就算是将领死了,也是将领儿子的。
  就比如韩综这个家伙,韩当为了江东奋战了一辈子,最后孙权为了嘉奖这个地位一步步变弱的老将,甚至将自己麾下最强的解烦军都交给了他。
  最后的结果.....若非是自己将解烦军临时调走打山越了,现在解烦军没准已经在曹军麾下扬名立万了。
  所以孙权长期处在这种压力之下,他到了晚年意志力变弱的时候,变得和曹孟德一样疑心重重也不是不可能。
  曾经那个时代的君王,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孙曹刘三家。
  曹孟德身后的宗亲是能够想的明白的,无论是夏侯家的夏侯渊,夏侯惇还是他们的族弟夏侯廉,不管自己能够做多少但是他们还是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的。
  曹家的曹洪曹仁曹纯,那也是活的十分明白的,曹家的族老直接将继承制人选拔了出来,也就是两家一概为曹孟德所服务,所有的资源朝着曹孟德倾斜而去。
  所以曹孟德虽然疑心了一辈子,但是却没有昏聩,他只是在那个位置,而担心被人害死罢了。
  毕竟他这一生经历过的内乱,刺杀已经太多太多了,从刺杀董卓开始,到太医给他下毒,他这一生能够信任的人着实不多。
  外将许褚,宗亲大将夏侯元让两个人罢了,这或许也是曹孟德疑心多年却没有到昏聩或许也要多谢他们两个人。
  而孙权确实没有他这么幸运了。
  孙权一点也不比任何人差,十八岁就坐镇江东,从建安五年到现在,他已经在江东之主的位置上坐了足足三十三年之久了。
  这三十三年,他从一个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做到了江东吴大帝,说实话,这一丁点都不比曹孟德和先帝刘玄德差上分毫。
  而且那个时候,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若只是地方叛乱也就罢了,闹腾最大的也就是庐江的太守李术公开反叛罢了。
  可是孙家却不是曹家,孙家的宗亲那真的是干的相当漂亮。
  半年不到的时间,孙家给年轻的孙权好好上了一课。
  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这些事情直接导致了豫章和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找到了机会准备作乱。
  最重要的是,当初孙权上位的时候,孙权可不是唯一的继承人,张昭等重臣最先提出来的是,和孙策十分相似的孙氏宗亲孙翊,不过被孙策一句话给撅了回去罢了。
  当初提名孙翊的时候,张昭等重臣集体表决,孙策的把兄弟周瑜一个字没说,孙权距离失败几乎算得上是一步之遥了已经。
  所以说这一系列的事情,让孙权如何能够相信孙家宗亲故旧。
  当年若非是当初中原人脑子打出来了狗脑子,谁也顾不上江东小儿孙仲谋,恐怕那时候孙权都没机会了。
  孙权这一辈子内部有各个宗亲反叛,心怀不轨,外部还有山越和中原乃至刘表的威胁。
  可以说他这一生都是步步艰难,他将军权放到个人乃至宗族的手中,那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他若是不这般做,他根本就不能换来那些人的支持。
  而且到现在为止,他在追封父兄的时候,他都不敢给孙策一个皇帝之位,只敢给一个长沙王。
  关于这一点刘禅此时倒是有些明白,毕竟孙家和司马家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司马炎和司马昭都不忌讳司马师的存在,因为司马师的确是司马家的奠基人之一这不假。
  第二也是司马师比较狠,杀妻的时候他就没给自己留后路,他这一辈子就只有五个孩子,全都是夏侯徽给他生的女儿们,他唯一的儿子是养子。
  所以说,司马家并不忌讳司马师的存在,谁会将养子拎出来和司马昭比血统,这不是疯了么。
  可是孙策不一样,孙策虽然也有女儿,但是他也是有着嫡长子孙绍的,这是正儿八经的孙家嫡长子,若非是当初孙绍年纪尚且还小镇不住江东。
  孙权和那个被张昭看重的孙翊都没有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将孙策封为长沙王,倒也不能说是过分,毕竟孙绍虽然这辈子都属于被严加看守,也没有给他找任何靠谱的先生,但是整体来说他还算是善终的。
  而孙权不信任他的嫡系宗亲之外,旁系的孙家宗亲在他这里也不是很受欢迎,这些年他虽然夸赞过一些人,但是真正重用的确实没有几个。
  包括那个被称之为宗室颜渊,差点将先帝刘玄德给坑杀在夷陵的孙桓也是一样。
  而在去年,次子孙滤的去世,更是对孙权的打击十分之大,导致了现在孙权将权利下放给太子孙登的首要原因也正式因为如此。
  孙权这一辈子看重的也就是这几个儿子了。
  但是他到现在为止一共有五个儿子和数个女儿。
  五个儿子也分成了两个时代,其中长子孙登和次子孙滤虽然出身不怎么好,但是他们两个却都是孙权尚且在微末之际生下来的儿子。
  从小就见到了父辈的不容易,也经历了江东的种种坎坷,所以他们两个虽然有些许问题,但是整体上来说,他们都是十分合格的皇子。
  便是江东的重臣对于他们两个人都是十分看重的。
  孙登作为太子,在江东出了名的贤良仁厚之主,他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同时当年他曾经也镇守武昌等地,处理政务那也是谨慎得体。
  兄友弟恭,勤政爱民,以及仁厚有礼,孝顺有节,这都是用来形容这个太子的。
  而孙登的弟弟孙滤也是一样,在去世之前,他已经坐到了镇军大将军,他就是孙家的曹冲,从小聪慧异常,同时还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
  有开府建衙之权,但是从来不结朋党,揽门客,老老实实干自己的事情,当自己的臣子。
  这两个人是孙权早年的孩子,所以说他们是孙权最骄傲的存在。
  而后面的那三个可就有点不靠谱了。
  三子孙和性格没有问题,从小跟在大哥孙登的屁股后面,算得上是继承了大哥的性格,从哪方面来说,这家伙都是一个缩小版的孙登。
  但是他却是没有孙登的果决,也没有想过能够代替孙登,所以他性格上过于的暗弱。
  这种暗弱不是刘禅这种暗弱,他是真的弱!
  这是一个想要反抗却是不知道如何反抗的家伙,他习惯于逆来顺受,这一点是真没有孙家的风范。
  而孙和之下的两个弟弟更加的特殊,如果说孙和是不靠谱,那么小儿子孙奋就是混。
  因为孙奋是袁家的外孙,所以他也知道自己没戏,这家伙从小就是个混世魔王,不读诗书不读经典,这就是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主。
  而孙权的四儿子孙霸则是不通,若是说孙和像孙登,那么孙霸就是想孙滤,同样的聪慧异常,同样的深受孙权喜爱乃至溺爱。
  只不过就像孙和没有孙登的那份儿霸道,孙霸也没有孙滤的那份知足。
  他只是谢姬所生下来的庶子,却是仗着自己收到孙权的宠爱,从小就和各个臣子家的公子哥们相交。
  加上他的才华不俗,所以倒也真的到了不少人的簇拥。
  因为现在孙登还在,地位稳如泰山,所以没有人会觉得孙霸这么做会如何。
  但是谁也不知道,就在不久之后,孙登就会在孙权之前去找孙滤。
  而那个时候,孙和与孙霸两个人,就成为了孙家的掘墓之人。
  此时刘禅看着面前的孙氏使臣,只是不断的告诉他,自己现在真的无力征伐,兵甲不全,粮草不济,士卒也是颇为的疲惫,所以近期不打算出征。
  他也希望孙氏能够安稳度日,好生的解决一番民生之事如何如何。
  刘禅知道,他的这些话不但会传到孙权的耳中,也会传到曹魏的耳中。
  因为隐蕃,从一开始就是校事府的人,他是曹叡送到江东的。
  【作者有话说】
  先孙后曹,因为即将进入江东篇章,而且江东这边的情况,普遍了解不深,所以作者需要详细的说明之后,才能够让读者理解后面的事情。
  毕竟曹家无非就是和世家争权输了。
  孙家那是连续自爆了二十年,后江东时代,大臣有事儿没事儿杀皇帝,皇帝有事儿没事儿杀大臣。
  这个东西,就很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