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先秦之势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1
  连续三条战报,也不知道是不是汉军早就商量好的,竟然在同一时间同一刻出现在了曹宇的案头。
  当曹宇看着这三条战报的时候,他整个人是迷茫的。
  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他越发娴熟的逃跑技术,似乎也没有一种能够告诉他,在这个时候如何能够逃出这个牢笼!
  此时曹宇都不知道自己还应不应该继续攻打长安。
  他也知道,自己若是继续攻打下去,长安的守将应该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全力以赴之下,或许能够在黄权等人到来之前攻克长安。
  之后借助长安的粮草,器械,乃至于百姓守住这座城池。
  然后静静的等待洛阳而来的援兵。
  这是一个办法。
  同样还有另一个办法,北上读过渭水,然后从冯翊补充粮草辎重,西边渡过蒲板一代的河水,之后进入河东之地,到了河东那就简单多了。
  或者说,他们也可以走南下,虽然潼关已经被魏延夺走了,但是魏延的兵马毕竟不多,距离子午谷之路颇近的地方还有一处关隘。
  名曰青泥隘口。
  从这里过蓝田补充粮草辎重也可以,然后走过青泥隘口,这全程都是陆地,不过需要经历几道崎岖的山路,速度也不会太快。
  过了青泥隘口就是函谷关等地,也就是靠近了弘农。
  到了这里,这事情也就好办了。
  可以说,现在曹宇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但是这里的前提是,他们第一放弃攻打长安,并且立刻开始离开这里。
  并且要保证两件事情。
  第一,长安的句扶不会出来给他们捣乱,比如最后他们渡过渭水的时候给他们来一个半渡追杀什么的。
  第二,魏延和黄权这些即将合围的大军不会速度太快,在自己逃跑之前将自己合围。
  这两个前提是他们能够逃走的最关键的地方。
  否则就算是他曹宇能够逃回去,那曹军恐怕也是难了。
  另外,就算是他们逃走了,无论是北上去河东,还是南下走弘农,这一代也不再是曹氏所有了。
  所以第一个选择,攻下长安,占据要害之地,为日后曹氏反攻打下一个基础,倒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若是换成当年的曹仁,夏侯渊等人,哪怕是后面曹真和曹休,此时也已经做出了决断。
  可是偏偏现在领军的是曹宇,他可没有那两位的本事,他能够想到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好了,至于如何从这三个选择里面决出一个来。
  这非他所能!
  从这里也能够看得出来,曹氏的实力,是真的越来越差劲儿了。
  而此时同样已经得到了消息的众将也回到了中军大帐之中。
  陈群之子陈泰,与陈矫之子陈骞两人本来是作为斜谷道疑兵的将领,此时也跟在曹宇的身边攻打长安这么多日子了。
  之前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曹宇虽然不出彩,不过到也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了。
  可是现在,情况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曹宇竟然开始了犹豫不决。
  而且同样作为曹氏宗亲的曹泰和曹肇两个人竟然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三个曹家人竟然在这种时候犹豫了,愣住了。
  这一刻他们两个人的心中是崩溃的!
  “如今情势危急,还请将军早做决断!”
  作为陈群的儿子,陈泰自幼便受到了陈家的家学熏陶,而且是陈家绝无仅有的一个精通兵事之人,为了这个陈群可是真的给他请了不少名将教导。
  而且这段时间陈泰虽然不断的失败,但是同样的他的兵法也在慢慢的融会贯通。
  此时陈泰忍不住的出言提醒,希望曹宇赶紧决定,莫要左右为难再耽误了最后的机会。
  而本来也打算出言的陈骞,在看到陈泰出声之后,曹宇竟然还是满脸的纠结,他突然将自己已经迈出去的脚步慢慢的收了回来。
  然后一言不发的等待着曹宇的命令。
  之后的曹宇就在陈泰不断的催促之下,还是选择了南下蓝田,那里曾经是老秦人的大营,这些年虽然已经不再被曹氏当成大营了。
  但是仍然也是地势平坦,而且还有些许当年的防御工事。
  若是真的不幸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也是能够借助那些工事抵挡一二的。
  而越过了青泥隘口之后,他们能够立刻防守武关和函谷关,保证汉军不会再进一步的进军。
  也算是能够保证洛阳的安全。
  听到了曹宇的命令之后,陈泰也是轻声的出了一口气。
  虽然他知道这是无奈之举,但是现在只要选择了,就比犹豫要好!
  同样的,当他看向了一旁的陈骞的时候,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嘴巴张了张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样。
  只不过他的这副模样谁也没有关心,曹家的三人直接各自带兵前去准备了。
  陈骞看着这副模样的大营,只是朝着陈泰轻声一笑,然后就慢慢的退走了。
  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在刚刚,两个人同时做出来了自己的选择,只不过这个选择到底是如何的,现在谁也不知道。
  曹魏大军快速的撤离,曹宇这一次甚至都没有多加掩藏,陈泰在曹宇决定撤军之后再次献计。
  既然已经决定要走,完全没有必要躲躲闪闪,偷偷摸摸。
  不如将撤军摆在明面上,就在汉军的眼皮子底下。
  如今汉军疲惫,又没有得到援军的消息,他们万不敢擅自冒险。
  而且若是汉军真敢出现,他们大不了拼死反攻,这样还能够在黄权等人的援兵赶到之前成功的占领长安。
  他们若是能够快速占领长安,完全可以连接冯翎和华阴两地,然后锁住潼关的魏延,等待援军的到来。
  陈泰的计策明显要比曹宇的靠谱太多了,或者说曹宇压根就没有计策,他现在能够想到要逃跑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长安城的句扶看到了曹魏大军这么光明正大的撤走,不由的啐了一口。
  他的确是如同陈泰所说的那样,他不管从这里面看出来了什么,他都不能追击。
  他不敢,汉军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好的局面,他可不能一次冲动,给毁于一旦。
  那样太就算是战死了,他去了九泉之下都对不起先帝。
  曹魏大军在这种毫不掩饰之下,快速的离开长安,然后绕路蓝田,汇合蓝田大军,紧跟着直接进入那青泥隘口之中。
  并且在陈泰的建议之下,将青泥隘口作为第一道防御,将这座雄关也不放弃。
  至于青泥隘口旁边的那紧张兮兮的习隆,曹宇没有搭理他,他也不敢去嘚瑟。
  退入了子午谷老老实实的看着曹军撤退,这个时候,他守住子午谷就是大胜。
  多余的事情他一点都不要做。
  至于这么长时间为何青泥隘口和蓝田守军不收拾他。
  那真是谢谢曹泰了,先是调蓝田大营去援助长安,结果路上就被魏延给打了。
  之后魏延又绕路华阴的时候,再次锤了蓝田一顿,让他们不敢妄动。
  至于青泥隘口,本来兵马就不多,如今魏延的消息一传过来,出去的兵马也被他们给找了回去。
  这才给了习隆一个活命的机会,不过习隆也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老老实实的在这里看着子午谷,也不掺和这里面的事情。
  只是在曹宇撤军之后,带着人去将这一代的情况打探清楚,确定了蓝田都已经没有了曹魏兵马,他就猜到了这是援军赶到了。
  所以立刻派人去通知长安的向充和句扶,同时派人前去打探援军的消息。
  并且将这件事情传遍以长安为中心的雍州关中各地。
  以方便黄权等人带着援军赶到的时候,快速的接收这一代的势力。
  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寻找那一直没有任何动静儿的司马懿。
  这个家伙明明还带着曹魏三成之多的兵马,麾下更是大将颇多,不应该如此没有动静。
  若是长安当初是司马懿攻打,恐怕现在句扶的脑袋都挂在长安的城墙上了。
  可是现在司马懿非但没有出现,便是句扶派人去寻找都没有找到。
  这家伙和当初的魏延一样,也失踪了!
  为此句扶只能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即将赶过来的黄权以及和王平等人汇合的马超。
  黄权对此只是让众人小心谨慎,莫要出了问题。
  而马超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通知黄权,让他立刻北上,封锁京兆之地的道路,只不过他的命令还是晚了一步。
  黄权赶到的时候,的确是找到了司马懿的踪迹,不过却是已经消失了的踪迹。
  司马懿在北地郡玩了一出和当年马超一模一样的套路,带着大军绕鲜卑的地盘,直接冲到了并州去了。
  这一路虽然同样路途遥远,但是他们兵马辎重都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他带走了新平郡,北地郡,还有冯翊郡等地的所有粮草辎重。
  给汉军留下了一个十足十的烂摊子。
  他们虽然得到了土地,也得到了人口,但是他们还得到了数以十万计的难民。
  这样一来,蜀汉就算是成就了当年老秦之势,但是也必须要老老实实的调拨粮草救济灾民。
  他们无力再进行征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