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战事平静话封赏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1
  刘禅没有再在这汉中多做停留,该知道的他已经知道了,该做的他也已经做了。
  那么剩下的事情,他也就应该去做些自己的事情了。
  他是大汉的皇帝,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百姓的心,而他的一举一动也都和这天下万民息息相关。
  虽然他可以常年出征在外,但是总不能永远不回家,再说了庞羲和严颜,乃至于徐庶都是岁数不小了。
  他们终归还是需要自己坐镇中枢的。
  再说了,这次大战结束,这众将的封赏,他可还没有落下呢,这些事情都是麻烦。
  刘禅并没有再和任何人打招呼,只是告诉了卢毓,让他看管好这汉中书院,陈寿会作为第一个汉中书院走出来的官吏,而后面则是源源不断的希望。
  当汉中学院真的有一天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大汉输送官吏人才的时候,作为山长的卢毓,也就到了一步登天的时候了。
  刘禅临行之前再次拜会了黄权。
  作为他来到这个世界改变的第一个人,此时的黄权没有得到那开府仪同三司的殊荣,也没有一跃而成曹魏的镇南将军。
  但是黄权此时仍然有着坐镇汉中,夷陵乡侯的爵位,汉中太守,督汉中诸军事的职责。
  论实权,丝毫不比历史上差上分毫。
  而其子黄崇此时也已经回到了成都,从成都来的消息也说得很清楚。
  这一次跟随马超出征的几个小家伙进步都是很大。
  黄崇自然也是如此,不但有了自己的亲信人手,能力也是极好的。
  回到了成都的马超一部,并没有被徐庶卸掉兵权,反倒是在请示了刘禅之后,允许他们再次在武都阴平等地继续去拉拢羌氐胡人。
  而刘禅此时也给了马超凉州都督之职,督诸多异族军事,而黄崇也在他的麾下为将,开始正式培植自己的势力了。
  不仅仅是黄权之子黄崇,便是剩下的几个人也是一样。
  关羽之子关兴,赵云二子赵统赵广,马超独子马承,以及李恢的侄儿李球都慢慢的成长起来。
  而法正的儿子法邈此时也证明了他在人心算计方面也颇有建树,不差其父多少。
  小六彪和小毒士的名号倒也传到了刘禅的耳朵之中,对此刘禅也只是轻笑一声,不做他想。
  自己麾下之人能够越来越好,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至于他们是否会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忠心,那就要看自己的能力如何了。
  从汉中到成都,刘禅并没有再其他的郡城停留,一路直入成都,回到了朝堂之上。
  看着已经开始空荡了许多的朝堂,刘禅也是感觉到和之前不同了。
  此时的成都只有几名老臣和几名亲将坐镇,大军都在外面驻守。
  申耽和张翼两人在上庸做的不错,之前协助诸葛孔明再次对阵江东夺下荆州,出力颇多。
  如今申耽一直都只挂着上庸太守,而现在刘禅则是借这个机会,再次恢复了他当年的职位,镇北将军,员乡侯的爵位也对得起他的过往了。
  张翼出任上庸太守,仍然居于申耽之下,而军政之权两个人便不再瓜分了,这么长时间他们也算得上是配合默契,不必过多担心了。
  同时,这一次大战刘禅和徐庶亲自出兵陇右当做佯攻来吸引曹魏和江东的注意,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功劳可说,但是却也有苦劳。
  这封赏也是要有的,而且要多加注意,这规格不能高了,但也不能让将士生出什么不妥的心思。
  首先为首的就是大战之中出力最多的魏延与王平。
  这两个人一个是老将,一个是自己的心腹,而且这一次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在划水,这两位是真的和张郃人脑子打出来了狗脑子。
  所以刘禅给魏延进位乡侯,同时还将魏延进雍州刺史。
  陇右之地到也可以算是雍州之地,这也算是提前告诉了魏延,日后他会是大战的主力。
  同时将魏延之子魏昌也随军出战,此次倒也有些功勋,刘禅给了他兴汉校尉的杂号,校尉虽然不高,但这却是一种承认。
  同时赏赐了魏延诸多钱帛,算得上是对魏延颇为尊敬,让他心中那被利用而生出来的怨愤消散大半。
  同时王平作为刘禅的亲信,给他的就很多了。
  除了钱帛金银把玩之外,还有他麾下的无当飞军也得到了不少的封赏,同时还从皇宫密藏之中挑选出来诸多的藏书送到王平的身边。
  另外,给了他独有的荣耀。
  让他可以每月去汉中书院找管宁以及之后的田豫讨教一次。
  对于这个进取心极大的将军,刘禅也有独特的笼络手法。
  另外,向宠,陈到也是功劳赏赐其子孙,钱帛封赏其身,鄂焕则是大力封赏鄂焕部落,对其继续进行减免诸多的赋税。
  宗预等将领则是进位一步,封杂号将军,廖立封关内侯,陈式封亭侯,仍然镇守安定郡。
  游楚转拜凉州都尉,调任凉州协助孟建。
  糜威改任陇右郡太守,仍是两千石官职,但是却是实权重了许多。
  相比较于糜威,马良之子马秉换来的是家族的赏赐,糜威的赏赐代表着糜家的再次崛起,而马秉则是求得刘禅原谅其叔父马谡当年的罪责,希望能够再给马谡一次机会。
  对此,刘禅只能是点了点头,虽然为将他再次启用,却也将他扔回了马家,让他老老实实的等着消息。
  到此为止,这雍凉战场上面倒是解决了一个差不多,众人倒也满意,各自驻守地方的继续驻守地方,而回转西川的也不停留,回转地方。
  最后就是这一次封赏的大头了。
  荆州战场的诸多将领!
  先说现在荆州诸多将领,荆州大战已经彻底的结束了,所以各个将校已经归位了,可以说现在荆州的众多将校是大半个刘禅麾下的精锐了。
  首先是大将吴懿,坐镇江州永安城,代替了李严的位置,而他之前是关中都督,此时刘禅也不顾和江东那所谓的瓜分天下,平分九州约定了。
  爵位仍然不变,而官职则从关中都督变成了豫州刺史。
  当然,豫州刺史和关中都督一样,都是实打实的虚职。
  但是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身份,就如同当年刘禅的父亲刘玄德借住徐州的时候,也是一样。
  在此之前不过就是平原相,或者是安喜县尉这等官职,但是进入徐州之后立刻就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
  这就是一个铺垫,虚职的确是虚职,但是这却是有三个好处。
  第一,有出兵权,虽然他们不会出,但是的确有。
  第二,有举茂才,以及举孝廉的权利和名额,比如当初先帝刘玄德为了和袁家亲近,在成为豫州刺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豫州唯一一个举茂才的名额,直接给了袁绍的长子袁潭。
  这也是为何袁潭对先帝那版的尊崇的原因。
  至于最后一个好处,那就是资质了,现在这天下未定,刘禅也并非是不可以光复汉室,一旦真的到了那一步的话,吴懿的虚职也就成了晋身之资。
  而且就算是吴懿去世了,他的豫州刺史也能够福泽后辈。
  所以,吴懿对于这个封赏倒也是没有问题。
  而另一个人李严则是正式成为了荆州刺史,本来刘禅是打算拆出荆南,但是被徐庶直接劝住了,既然要给那就不要小家子气。
  李严看重的是尊严,而不是真正的实权。
  而且李严的结局也绝对不是一州刺史。
  而他麾下的那些人,张伯岐从横野将军变成了牙门将军,虽然看似这都是杂号将军,但是牙门将军是当年刘玄德给赵云单独设立的。
  意义重大,而张伯岐也一度被称之为刘禅最为亲信的几将之一,这个官职则是正好,至于兵马,许了他招募武陵蛮人。
  同样孟获这一次也是立了大功,对此,刘禅除了多加褒奖之外,更是让他正式出任武陵太守,属李严麾下。
  官职仍是两千石,甚至从中枢变成了地方,但是孟获却是正式走了出来。
  剩下的霍弋等人直接从代理,变成了正式的各地郡守,均挂靠在李严的麾下。
  唯一特殊的是刘磐,他只是刘表的从子,甚至是入不得大汉宗庙的。
  对于此时,刘禅想要示好,但是他一概不要,连长沙太守都扔给了费祎,他只要刘琦的一个后人。
  至于诸葛孔明,进位武乡侯,仍担任丞相,兼大司马一职,正式手握大汉军政大权,开府建衙之权保留。
  丞相府一脉,也是得到了真正的证明。
  石苞,邓范二将分领襄阳与樊城令,仍是杂号将军官职,归丞相诸葛孔明麾下。
  姜维进驻新野,入丞相府属官,吴班领后将军,督江夏,以防江东。
  诸葛孔明仍然在荆州坐镇,和李严一前一后,加上一个吴班,将荆州守的如同铁桶一般。
  也算是被之前的教训给吓到了。
  而就在刘禅开始了修生养息的时间之后,曹氏和孙氏的斗争也终于开始了。
  这一次,不再是明面上的战争了。
  而江东在休养之后,一个名叫隐蕃的家伙,成功的进入了天下豪雄的目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