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管宁,田豫,刘禅(二)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1
  听见了管宁的这个要求,刘禅第一反应就是呆愣住了,之后就是犹豫。
  他犹豫倒不是因为朝堂之中若是没有了自己会如何。
  这一点他是真的不担心,这个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同样的这个时代也是一个神奇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除了当年的大汉天子刘协之外,剩下的各家主公都是常年没个准地儿的。
  也不知道是谁先效仿的谁,这群当主公的,动辄就喜欢亲自带兵出征,将自己的后方交给朝臣。
  曹氏的曹孟德和曹子桓父子如此,尤其是曹孟德,曹氏第一统帅这个称呼他基本也算是坐实了。
  而江东也是如此,孙伯符当年一手打下来的江东,让投奔他的周公瑾都骂了好长时间的娘。
  前期周公瑾赶路的速度都赶不上孙伯符攻城略地的速度。
  而他们西川刘氏的开疆之主,先帝刘玄德也是如此。
  打荆南,攻张鲁,打刘璋,战汉中,常年不着家。
  仿佛这个时代的主公,若是不能上阵统帅大军和对方一战,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公一样。
  所以现在刘禅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但是他丝毫不担心。
  相比较于其他的那几位前辈,他真的靠谱太多了。
  现在虽然诸葛孔明和他都不在朝中,但是庞羲严颜两名老将,董允也是被他用来监管朝堂百官。
  吴懿吴班他们也不再西川,倒也不担心有心之人做些什么。
  更不要说,现在向宠和徐庶两人都已经回去了,加上朝中的诸多大臣,还有诸葛亮留下的丞相府各个属官帮助管理西川,到也不需要刘禅多么担心。
  他真正犹豫的是管宁的态度。
  他不傻,他知道管宁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要让他端茶送水,而是要教导他。
  毕竟管宁刚刚也说了,他是答应了诸葛孔明一件事情。
  不过刘禅真的想要知道,自己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让诸葛孔明都将管宁请到了这里。
  要来“教导”自己?
  “管公既然看重小子,那是小子的荣幸,这段时间,还是辛苦管公了!”
  犹豫过后,刘禅还是知道轻重的,不再自称是朕,而是自称小子,也是告诉了管宁自己的谦恭。
  对此管宁只是微微点头,却也没有任何的表示。
  反倒是田豫说的很干脆,希望刘禅也能答应他两件事情。
  第一,他要去看看几个老朋友。
  先帝刘玄德,简雍,关羽,张飞,孙乾,糜竺,赵云几人。
  当然,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了,甚至很多人都只是衣冠冢,甚至还有尸身不全的。
  不过田豫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拜祭他们一番。
  第二,田豫很明确的告诉了刘禅他并不打算出仕,既然被擒到了这里,他也和管宁一样,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当一个先生。
  平素里也教导教导这群学子兵法武艺,就在学院之中了此残生也好。
  对于这两个要求,刘禅心中虽然也是百般滋味,不过却也没有勉强于他,只是点头认可了这件事情。
  当然,跟随田豫而来的那些人,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书院的护卫。
  这下子,这汉中书院顿时实力大涨了起来。
  一下子加入了田豫和管宁两名大才,还有一个杜夔以田豫门客的身份进入了这里。
  等于这汉中书院在某方面的实力,一口气追上了当年的颍川和鹿门山,就算是现在,也直逼很多出名的家学之地了。
  而刘禅就在何种情况下,进入了这汉中学府之中,成为了汉中学府的一员,不过他倒是没有何众多学子一同听讲,而是跟在了管宁的身边。
  平素里也就是端端茶送送水,偶尔也聊聊天,算不得什么收获。
  只不过今日,他们两个人的谈话似乎不再是那么的简单了。
  此时这房间之中再也没有第三个人了,田豫已经去拜祭诸多老友去了。
  而这个管宁的儿子管邈则是早早的被他父亲轰走休息了。
  至于这里的山长卢毓,看到这一幕也知道自己不该再继续出现在这里了。
  所以此时房间之中就剩下了刘禅和管宁两个人,而刘禅也终于知道,自己等了许久的事情终于来了。
  管宁这是有什么要教导自己的。
  “陛下,老夫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管宁伸手给刘禅倒了一杯清茶,这还是刘禅交给他的方法,深受管宁所喜。
  而刘禅躬身将茶杯接过,脸上带笑。
  “管公请说,小子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既然陛下这么说,那老夫也就不客气了,只希望陛下稍后不要怪罪老夫鲁莽!”管宁也是跟着轻笑了一声,这次继续说了起来。
  “之前和孟起将军也有些交情,也知道了孟起将军所作所为,不知道可是陛下的手笔?”
  管宁的问题很明白,就是想要知道当初马超在冀州一代分田分粮分钱帛的做法,是不是刘禅的意思,或者说是不是刘禅的想法。
  而刘禅此时看着这般直白的管宁,倒也没有继续隐藏。
  “却是小子所为,当时觉得此计策虽然有些歹毒,不过却是良谋,遂让骠骑将军使之!”
  看着刘禅这么痛快的承认了这件事,管宁还是轻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怪罪。
  “陛下之所以觉得这是良谋,是因为这一计策,算尽了人心吧!”
  “.....是!”
  此时的刘禅倒是突然出现了一股强大的自信。
  这就是一条两难法。
  满足了天下民心,也让当权之人丧尽了民心,更是逼得世家和当权者离心离德。
  可谓是杀人诛心。
  而管宁对此并没有多说,反倒是继续问了起来。
  “陛下如何看待世家?”
  “虽颇有些贪婪之辈,却也不乏才华横溢之人,乃是天下必不可续的一股势力,所以小子在行此计策之时,特别叮嘱了骠骑将军,不可表露自己的身份。”
  刘禅还是忍不住给自己解释了起来,不过管宁只是单单的摇摇头,并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
  “老夫并不觉得陛下这计策如何的不好,相反,老夫觉得陛下十分的聪慧,有如此心机算计,这让陛下避免了被臣子哄骗的可能,这是幸事!”
  先是夸赞了刘禅一番,不过紧跟着,管宁继续说了下去。
  “只不过老夫的问题,陛下似乎不是很明白,也罢,老夫问的再明白一些,陛下觉得这天下谁才是所谓世家出身之人?”
  “这.....貌似太多了一些!”刘禅尴尬的笑了笑,“不说其他,先生不就是法家名门管家后人,除了管公之外,这卢毓先生,小子麾下的邓芝等人,甚至于还有当年的四世三公袁家,弘农杨氏诸多名门,不一而足!”
  刘禅说得倒也没问题,若是要论起来,这天下谁才是世家,恐怕真的能够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因为太多了,现在为官者,十之八九都是世家出身。
  寒门之人,已经凋零许多了。
  而管宁只是不断的点头,等到刘禅全都说完之后,他才继续问了起来。
  “既然陛下刚刚说了这般的多,那么老夫就继续问了,这天下世家不知凡几,那老夫也就则其一二问之,这弘农杨家乃是当年大汉望族。
  更有一门四太尉之称,不但杨彪出镇太尉一职,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弘农杨氏乃是弘农一等一的家族,那不知陛下可知道他的出处?“
  “传闻乃是高祖时期的骑中郎杨喜,因参与围杀项羽,并抢夺项羽一条大腿而封为了赤泉候,之后定居弘农,直到其曾孙杨敞异军突起,在宣帝之时担任丞相,这才崛起了弘农杨氏!”
  说起这杨家,或者说,说起这诸多世家,作为大汉皇帝的刘禅却是十分的清晰,毕竟这就是他的功课。
  不过这个答案虽然他自己很满意,但是管宁却没有停下来,反倒是继续问了起来。
  “既然说到了杨喜,不知道赤泉候杨喜家世如何?其父呼何名讳?”
  “....这....”刘禅有些蒙,那就是高祖麾下一护卫,还不是护卫统领,这他哪里知道其家世如何,父母又是姓甚名谁?
  看着刘禅呆住,管宁直接越过了这个问题,说了下一个。
  “既然杨喜乃是杨氏奠基之人,那其子又是何人,有何本事?”
  “......”刘禅继续闭嘴不言,因为他也不知道!
  “杨喜之子,也就是杨敞祖父,乃是袭爵赤泉候的杨敷,字伯宗,再之后杨胤,字嗣宗,这两个人都是标准的没甚本事的,莫要说陛下了,若非老夫最近在著书,借阅了杨家的家学宗谱,恐怕老夫也不知道这两个家伙是什么人。
  不过陛下,刚刚老夫的问题可想明白了么?
  这弘农杨氏传承自赤泉候一脉,那赤泉候杨喜本人,可是什么世家出身?“
  “....不是!”
  “那再说另一人,此时这大汉除外特殊的几家,应该是关家,张家,糜家这三个吧!”
  “....是!”
  “不知道他们算不算世家?”
  “....算!”
  “那陛下说,这世家,寒门,可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