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乱之前的卢府
作者:王家郎君    更新:2022-02-21 20:01
  一脑门子烦心事的刘禅最后还是没有等来他父皇的召唤,劳累许久的刘禅直接回到了房间之中好生睡了一觉。
  这一睡,就是日上三竿见了,这也是这一年多以来,他第一次这么放纵自己。
  而清醒之后,看着立刻跑进了忙前忙后的黄皓,和那温度正好的清茶,刘禅第一次觉得,身边有这么一个尽心竭力伺候的家伙也是蛮好的。
  同样,他也是第一次对这个家伙说了一句算是夸奖和承认的话语。
  “这段时间,你做的不错!”
  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不过黄皓听到了这句话之后顿时就兴奋了起来,肉眼可见的有些慌乱了,这是过于开心了。
  收拾妥当之后,他便走出了府邸,他没有在太子府之中一直等待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那位父皇若是真的想要找到他就算是他躲到了这成都的某个犄角旮旯都没有用处。
  那些暗处的人第一时间就能够找到自己!
  这次他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目标,去了集市之中,想要看看粮价,他记得曾经《管子》之中记载过一种抬高粮价吸引商贾到来之后,在打压粮价进行存粮的办法。
  虽然有些过分,而且还只是一种权宜之策,特别是毁名誉。
  不过这种时候,应急倒也不是不能用。
  不过当他转悠了一大圈之后他就已经放弃了这种办法,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他和几个商贾交谈之后,他赫然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群家伙或许没有看过《管子》这篇著作,但是他们不傻,这种套路行不通。
  这群人没有后世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商会和各种交流方法,但是他们不傻,他们之间有着属于他们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让他们之间互通消息。
  再去一个新的地方做生意之前,会先一步打探消息,然后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会做。
  而刘禅想到的这话总是情,说实话,他们虽然不知道原理,但是他们知道这种突然猛涨价格,绝对是有问题的。
  这或许就是当初管子破坏了规则的后果,不能说没有那种利欲熏心的蠢货新人,但是靠着那些商贾,解决不了他们成都的问题。
  失望之后的刘禅更加的无奈了起来,然后就这么不知不觉的走到了一处颇为简陋的府邸之中,然后抬头看到了匾额上面的字有些呆愣。
  “卢府”
  门脸不小,不过里面却是没有什么仆从,里面有些许动静儿,似乎是有人在读书,而看到这个府邸之后,他也想到了这是谁的府邸。
  当初他第一次真正做一件大事,就从曹丕手中要走了徐庶,顺带还要走了自家父皇的那位小师弟,也就是卢植先生的幼子卢毓卢子家。
  不过之后因为南中还有江东,以及汉中的诸多事情,弄得刘禅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所以他也是真的有些顾不上了。
  若非是今日机缘巧合的来到了这里,他真就差点将这位给忘记了。
  卢毓,卢植的儿子,一个可怜人,十岁先丧其父亲,后面冀州大乱两个哥哥也死在了战乱之中,之后年仅十余岁的卢毓不但要自己想办法活下去。
  更是照顾自己的嫂子,以及侄儿,甚至于还在这混乱的大势之中,一步步的走了出来,要知道那可是初平四年到建安年间这段时候。
  初平四年开始,袁绍和公孙瓒在冀州开始不断的打打停停,还有匈奴人和黑山黄巾张燕在在不断的添乱,甚至动不动乌桓人还会趁着公孙瓒势弱的时候冲出来嘚瑟嘚瑟。
  那个时候冀州的百姓活下去容易,也困难,而卢毓就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成功的活了下去,甚至还将自己的寡嫂和幼侄抚养了起来。
  甚至于在崔琰的举荐之下,当时还只是五官中郎将的曹丕直接将他任命为了五官中郎将。
  之后的事情就更加精彩了,先不说他这一生,直说他的后代那更是鼎鼎大名,四姓高门,七姓十家,这代表着十家巅峰的名号,范阳卢氏都是赫然在列。
  可以说在某个等级分明的年代,他们绝对是赫赫有名的一流门第。
  而卢植与卢毓这两父子更是被称之为卢家二祖,卢植给了范阳卢氏最为重要的名望,这是卢毓崛起和范阳卢氏的基础。
  可是真正让范阳卢氏崛起的却是卢毓,一手平衡朝堂的本事,绝对算得上是当代顶尖儿的存在,司马家所代表的世家最后能够从曹氏手中夺回大权。
  卢毓可谓是功不可没,不过那已经是后面的事情了。
  在刘禅将他弄到成都之前,这个可怜兮兮的家伙正是被曹丕最为厌恶的时候,虽然将他不断贬斥的原因是因为他请求让曹氏祖地的百姓迁徙入梁地。
  其实刘禅一直觉得曹丕还有一种想法,当初卢毓是因为崔琰的举荐进入的朝堂,可是在崔琰遭难的时候,明明就在眼前的卢毓选择了视而不见。
  那种时候他这么做无话可说,毕竟他还有一家要养活,他不能慷慨赴死,不过这终归是曹丕心里的一根刺。
  来到了西川之后,卢毓倒也是颇受礼遇,除了刘备数次召见之外,便是诸葛丞相都是数次主动拜访。
  不过很不幸的是,虽然有着师兄弟的名分,但是卢植死去的时候卢毓才十岁,说得难听一些,刘玄德之前只是见过襁褓之中的卢毓,还是很远的看了一眼,双方并没有太多的交情。
  至于诸葛丞相,对卢毓也是颇为喜欢,论能力卢毓不差,可是诸葛孔明拜访他是因为他最后在曹氏做的是睢阳典农校尉一职,诸葛孔明想要求教典农之事。
  可是卢毓会做的很多很多,唯二不擅长的就是典农之事,以及战场杀伐,这两件事他都不会。
  所以诸葛孔明虽然十分的佩服他的能力,却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后因为诸多政务,便不再来了。
  也因为如此,刘备并没有给卢毓任何的官职,毕竟曾经卢毓在家大业大的曹氏当过两千石的太守,当过朝中要臣,这种官职在曹氏或许不算什么。
  但是在西川,却是已经是很高的位置了。
  直接给卢毓,恐怕难以服众,若是给的少了,对刘备的名望也是一种打击,所以便一直耽搁了下来。
  当然,对于这种结果,当初的刘禅想不到,但是此时刘禅觉得,恐怕凭着卢毓的本事,他当初就明白自己的处境了。
  如今他被刘禅弄到了西川之地,他他不单单是自己来了,甚至是直接举家搬迁到了这里,丝毫不给自己留任何的后路。
  说实话就这份儿果决,刘禅就十分佩服。
  此时听着里面那郎朗的读书声,然后走到了卢毓的门前,伸出手轻轻的敲了起来。
  “卢毓先生可在么?某家刘禅!”
  听到了刘禅的呼喊,卢毓倒也利索的将院门打开,躬身行礼,十分的恭谨,毕竟此时他在西川之地无官无职,而刘禅却是这大汉的太子。
  虽然卢毓也知道此时自己这副模样,是刘禅祸害的。
  将刘禅请了进去之后,刘禅便看到了那卢毓的家人,虽然府邸不小,不过这是刘备赏赐的,可是卢毓的府中还是颇为简单。
  人员更加的简单,只有嫂嫂侄子,以及妻子和长子卢钦,以及刚刚出生的次子卢珽,可以说十分的简单了。
  两人来到了内室之中,寒暄过后便进入了主题,话题还是卢毓先一步说出来的。
  “太子殿下突然来此,可是想要问那洛阳之事,还是朝中之事?”
  和其他人不同,卢毓面对刘禅的时候,倒是颇为主动,甚至不惜直接说出来了这种话,倒是让刘禅吃了一惊。
  “先生也看出来了洛阳之事?”刘禅刚刚问出来这句话就直接后悔了,此时的卢毓都已经四十有二了,说句难听的这个时候的卢毓早就已经经历了足够的磨难,才华和能力都已经达到了成熟,凭着他的才华,他哪里能够不知道这些。
  “太子殿下莫要太过于小觑老夫,在曹氏多年,这些东西,还是看得出来的!”卢毓微微一笑,然后继续说道,“不知道太子殿下觉得这洛阳到底是什么情况?”
  刘禅也再废话,直接正了正自己的姿态,然后将自己在养居殿之中说过的话,再次说了一遍。
  不过卢毓含笑听完之后只是微微点头,但是在点头之后却是说了一句,“太子殿下目光卓越,这般远见着实不易,不过太子殿下却是遗漏了另外一些人!”
  听到卢毓的话之后,刘禅就知道自己肯定是哪里错了,或许这也是刘备没有找自己的原因。
  “还请先生赐教。”
  “太子殿下看到了夺嫡,却是忘记了这夺嫡之后最后会是谁真的站在了朝堂上!”
  卢毓这句话终于让刘禅明白了过来,之前他总是觉得刘备和诸葛亮想错了方向,而他却不知道他也被自己熟知的历史所限制了方向。
  他因为知道曹叡的本事,知道司马懿再次被压制了一次,却是忘记了,登基称帝可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世家登位,哪里能够那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