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人不如故
作者:小楼听风云    更新:2022-02-21 05:14
  ,最快更新从大佬到武林盟主 !
  四壁镶嵌着铁板的沉重马车,平稳的穿过长街。
  残阳的光影,随着马车前进闪烁着。
  张楚跪坐在锦榻上,倚着车厢,目光没有焦距的凝视着车窗外倒退的街景。
  太平关的人间烟火,张楚总也看不够。
  但今天,他却没有多少心情去欣赏他一手打造的太平人间。
  他还在思索方才骡子所说的那件事。
  不是牧阎守拙卸任玄北州州牧,由一位军中出身的绝顶强者连城志接任玄北州州牧的事。
  这件事是很重要。
  但在张楚的心里,也就是那样了……
  争斗,什么时候都有的。
  如果怕争斗,那还吃什么江湖饭?
  既然拿起了刀剑,那就别怕争斗!
  有争斗。
  斗赢就好了!
  张楚从梧桐里一路闯出来,遇到过多少对手?
  少的时候是双雄博弈。
  多的时候都能凑出好几桌麻将。
  现在他们人呢?
  现在张楚又在做什么?
  那位新任玄北州牧连城,如果不打北平盟的歪主意也就罢了。
  张楚不介意在面子上,让他风风光光的做他的玄北州牧。
  要真敢对北平盟下黑手……
  那他就是北平盟的下一个对手!
  张楚无所畏惧!
  他思考的,是另一件事。
  谢家父子欲意破门出盟,改投天行盟的事……
  实话说。
  听骡子说这件事的时候,张楚觉得很是突兀。
  但当回头细想时,他却又觉得情理之中。
  当年谢君行携武士楼加入北平盟。
  开出的条件,就是北平盟独霸玄北江湖后聚拢的“万人意”。
  而张楚,当时也是同意了谢君行的这个条件的……
  在这一点上。
  张楚做得其实相当不地道,有违契约精神。
  北平盟还未正式成立。
  张楚就邀请了梁源长进入太平关。
  梁源长才功行圆满,外出寻找飞天之机月余时间。
  他自己就又晋升了四品。
  再度将本该属于谢君行和石一昊的“万人意”,掠夺一空。
  这一顿近乎无缝连接的组合拳。
  击倒了谢君行和石一昊对于借北平盟之助立地飞天的所有希冀!
  现在还不叛。
  难不成真的等到北平盟将他武士楼彻底消化成西凉堂吗?
  ……
  张楚打心眼儿里理解谢君行。
  但他并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北平盟和武士楼、石家的结合,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各怀鬼胎的企业兼并。
  武士楼和石家,是被北平盟兼并的两方方。
  可实际上。
  无论是谢君行还是石一昊。
  都不曾放弃过独吞北平盟的野望。
  现在张楚是这场各怀鬼胎的企业兼并中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他在想着放谢君行一马。
  可如果赢的是谢君行。
  或者石一昊。
  他们会想着放张楚一马吗?
  可能吗?
  这种无声无息的博弈,虽然不见血。
  但同样致命!
  好在,现在张楚已经是胜利者了!
  只要宰了谢家父子和石氏三兄弟,将西凉堂和燕北堂这两个名义上的北平盟堂口,收归总坛直属。
  这一场三人斗地主,张楚就大获全胜了!
  而谢君行和石一昊这两个农民。
  自然是输的一败涂地,永世不得翻身。
  这应该是最简单的一步。
  但张楚却本能的抗拒去走这一步。
  这两年他杀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多到别说精确数字。
  连个大概数字他都心里都没数儿。
  可能是两万。
  也可能是三万、四万……
  “万人屠”这种名号听起来狂拽炫酷屌炸天。
  但个中的压力和阴霾,真的只有亲自挥动屠刀的人才知道。
  张楚早就累了。
  也腻了。
  他不想见到人血。
  更不想看到熟人的血。
  他与谢君行算不上朋友。
  但高低也算得上是合作伙伴。
  昔年上原郡乱局之时,谢君行高低还拉过他一把……
  虽然那其中并无多少情义,满满的都是利益交换。
  但再是利益交换。
  大家也终归是同行了一场。
  经历是不会骗人的。
  但不杀谢家父子。
  又有绝大隐患。
  由谢家武士楼改组而成的西凉堂,至今大部分力量都把持在谢家父子的掌中。
  一旦谢家公开反叛,很有可能会引起新一轮的燕西北三州江湖撕逼。
  别的不说。
  一旦谢家父子真投了天行盟。
  那张楚这个玄北盟盟主,于情于理都必须问天行盟要人!
  如果手下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背叛就背叛,一点代价都不用付,那偌大的北平盟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而处于天行盟的角度。
  他们一旦接手了西凉堂,于情于理都不可能交人给张楚,哪怕开战也在所不惜。
  如果他天行盟连投诚的部下都护不住,那他天行盟还有何颜面屹立于九州之上?
  这就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只能开战先斗上一场。
  再以成败输赢论道理。
  以天行盟和北平盟的体量。
  哪怕只是局部争斗,死伤的人都得数以千计……
  张楚肯定是舍不得死这么多人的。
  天行盟就难说了。
  张楚几次搞得天行盟灰头土脸、颜面尽失。
  现在终于遇到一个能让北平盟灰头土脸、颜面尽失的机会,很难说天行盟会不会惮于伤亡,放过这个机会。
  在大多数上位者的眼里,人力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力量。
  廉价到三两个野菜窝窝头、一瓢清水,就能让一个壮劳动力像骡子一样不眠不休的连轴转。
  只要能达到目的,没几个上位者会在乎伤亡。
  反正人手就像是韭菜。
  只要地还在。
  割了一茬。
  很快就会长出一茬儿。
  ……
  思索着、思索着。
  张楚忽然想起了一段儿他不知道在哪儿见过的文字:以前的人,什么东西坏了都想着修,现在的人,什么东西坏了都想着换。
  令他想起这句话的。
  是一个人。
  一个境地和眼下的谢君行很是相似的故人——前四联帮执法长老,杨长安。
  当年,杨长安也是半道投靠的他。
  张楚也知他不甘居于人下。
  但他爱惜杨长安的武功和能力,还是对其委以重任。
  到最后,杨长安不出意外的背叛了他,勾结了几个北饮郡江湖人物,就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可以不将张楚放在眼里了。
  结果,杨长安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被张楚硬生生的逼着自刎在了他的眼前。
  张楚这时候就在想,杨长安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的时候。
  可曾后悔过?
  可曾想过如果能挺过眼前这一关,以后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又或者是想着如果能挺过眼前这一关,以后一定要吃他张楚的肉,喝他张楚的血……
  现在再想这些事。
  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都说人只要活着,就一切皆有可能。
  杨长安的一切皆有可能,中止在了那把刀下。
  谢君行的一切皆有可能……就在他一念之间。
  马车即将抵达张府的时,张楚终于下定决心,屈指轻轻叩击车厢的侧板。
  不多时,大刘的面容出现在了车窗外:“楚爷。”
  张楚:“不回家了,转道去百味楼。”
  “派个弟兄回家告诉你大嫂,我今晚不回家吃饭了。”
  “再派个弟兄去请大长老前往百味楼饮宴。”
  大刘点头称“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张楚微微颔首,慢慢闭起双目小憩。
  毁灭一段关系,只需要冲动。
  修复一段关系,却需要勇气和耐心。
  但人总不能凭一股子蛮劲儿活一世。
  江湖,从来都不只是打打杀杀。
  江湖里还有人情世故。
  有人活着。
  才有人情。
  才有世故。
  江湖才鲜活,才繁花锦簇。
  一个人孤独的活着,举世皆敌。
  武功再高,也只是个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