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愤怒的老朱,作死的谋士
作者:东方邵康    更新:2022-08-19 06:52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歪靠在龙椅上,看着远道而来的贾诩和范增,冷言冷语道:“若为结盟,无需多言。汴京已经传来消息,秦帝、汉帝、隋帝和宋帝歃血为盟了,很快便会攻唐伐梁。”
  “朕会在攻打侯君集、张亮和李君羡时伺机而动,只要你们的主公不要自困于内,又外惧于唐,李韬纵使有神仙手段,在诸国围攻之下也必死无疑。”
  建功一战,已成整个大明的梦魇。
  他最近除了想复仇外,做什么都提不起神。
  眼下建功东边的三州中,齐州已经被唐军拿下。
  而和齐州紧挨着的孟州也被夺去大半。
  这让他很恼火,派出常遇春和李文忠取代徐达,并以四十万大军猛攻唐军。
  对,四十万!
  他要让李韬和萧综好好尝尝惹怒他的下场。
  本来唐军和那些大梁兵马被打得一退再退,眼看着就要收服孟州了,谁曾想赵云率着神武天骑来了,又让他们在孟州稳住了阵脚。
  他正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增兵。
  眼下南方四帝结盟,曹操和项羽又派出心腹谋臣来表明联手之意,兴许增兵的时机已经成熟。
  不过天启之战,让他对曹操和项羽多少有点失望。
  若非张辽和夏侯惇双双被擒,魏军全军覆没,明军不会那么被动。
  而且别说徐达,就是他这个大明的皇帝,掌握情报最多的人,也没想到那无敌大将军配合炸药,竟能直接摧毁一座城,而且还是建功那样的铜墙铁壁之城。
  本来按照徐达的打法,明军根本不会死伤如此惨烈的。
  项羽号为“西楚霸王”,又是战神,结果比徐达还先退出大唐。
  此乃无能!
  即使再次和他们联手,他也不会给予他们太大期望。
  这也是他冷眼看待贾诩和范增的原因所在。
  贾诩到楚国见了项羽和范增后,又和范增来明,已经密谋一路了。
  他知朱元璋正在气头上,遂尽量用平缓的语气道:“陛下,建功之事,我家大王也是略有耳闻。那李韬丧尽天良,天人共诛。我家大王愿与陛下再次联手,杀了李韬,屠了大唐。”
  朱元璋轻笑一声,没有说话。
  徐达曾上书让他借此事和诸国联手伐唐的。
  但他没有这么做。
  一方面建功被毁,大唐必须要直面大明,以大明的兵力,他有信心一雪前耻。
  另外一方面,诸国哪个不是各怀鬼胎?
  他若主动提及联手之事,势必会落了下风。
  等他们主动找上门来,才是正道。
  只是贾诩所说,浮于表面。
  他到现在也没有看出大魏的这个“毒士”到底毒在哪。
  贾诩轻咳一声,继续道:“陛下是否对南洲还有他念?”
  “南洲?”
  朱元璋终于提起点兴趣了,皱眉道:“你的意思是声东击西?”
  “陛下圣明!”
  贾诩笑了笑道:“大唐兵马再盛,百万而已。西境、南方、大清等等都会分去一些,接下来诸国围攻,势必会让大唐兵马更加分散。”
  “到时他们一定会顾此失彼。陛下大可在派兵猛攻侯君集等人的同时,再派一路兵马和魏楚联手,出其不意地攻打南洲,再入大清!”
  “不错。”
  朱元璋捋了捋胡须,正眼看着他,微微点头。
  根据他得到的情报,岳家军、李家军、吕家军、神武天骑等都被李韬调离了大清。
  目前在大清的只有薛延陀汗国兵马、年羹尧所部、黑山军和那个女将所率领的兵马。
  而薛延陀汗国的兵马、年羹尧所部和黑山军又都在大清北部。
  大清南部的半壁江山其实只有那个女将在率兵镇守。捌戒仲文网
  这会导致大清南部守备空虚。
  若是三国兵马攻南洲,下鲁洲,再席卷整个南部的话,一定会让李韬如芒在背。
  不过眼下李韬可是亲自坐镇荟州呢。
  那里紧挨着大清南部。
  想必他也是在防着这一招吧?
  范增看出了他心中所想,轻咳数声道:“不管李韬坐镇荟州是何用意,我们都可让他离开荟州,而且不出我所料的话,诸国围攻大唐后,他必去天启!”
  朱元璋连忙道:“你可有良策?”
  范增道:“那天启城本就是流民聚集,三教九流之地。他们虽受李韬蛊惑,信奉天尊,但也是最容易收买的。”
  朱元璋沉声道:“若你们舍得真金白银,我大明自然不在话下。”
  “有陛下这句话,我们可立即在暗中大展拳脚了,兴许可以不战而夺天启。”
  “你们为何不早用此计?”
  “李韬在天启花费甚巨,些许金银珠宝恐怕很难撼动。”
  “你们又如何确保这不是在给他送钱?那家伙小奸巨猾,你们可不能再重蹈覆辙。”
  “我们已有良策。”
  范增看了眼左右,从袖中掏出一个折子呈上。
  宦官接过折子,送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打开看了看道:“不错,只要你们按照此计行事,需要我大明出多少,你们尽管开口便是。”
  “多谢陛下!”
  两人躬身行礼后,范增略微犹豫了一下,沉声道:“陛下,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道:“说来听听。”
  范增一字一顿道:“我们想去拜会刘大人。”
  “哪个刘大人?”
  “诚意伯。”
  “你们……”
  朱元璋的脸色很难看。
  现在满朝皆知,刘伯温腿脚不便,早已不参与国事。
  他们俩名为拜会,实则是变相给他叫屈呢。
  殊不知在诛杀了李善长和胡惟庸之后,他便有意重新启用这位助他建立大明的军师了。
  刘伯温当年在面对李善长和胡惟庸时,丝毫不徇私情的情景,他还历历在目。
  他也知道在李善长被杀,朱升退隐后,目前能够帮助他对付李韬的谋士,只有刘基了。
  姚广孝倒是个人才。
  可他是朱棣心腹,又跟那预言有关,他既然已经打算传位给孙子了,那便不得不防着点。
  而且天启大战和建功被炸后,姚广孝和徐达一样,都让他很失望。
  徐达先前在请罪书中也提及请刘伯温出山。
  这事他没有置若罔闻。
  不仅下旨宣他入京了,而且还亲自到他下榻之地去请了。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刘伯温一再婉拒,已无入朝之心。
  这让他很愤怒,也很失望。
  他们俩现在提及此人,分明就是找死!
  朱元璋斜了他们一眼道:“你们若还想有命看到李韬身死,那便速速离去,勿要在这烦朕!”
  范增趁机道:“陛下,仅是拜会而已,兴许有意外之喜呢?”
  “意外之喜?”
  朱元璋怔了一下,随后道:“你们自去便是。那老头现在急着回青田,见不见你们可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
  “喏。”
  两人离开皇宫后,并没有去见刘伯温,而是跑到闹市之中搭台讲起了刘伯温的功绩,其中不乏民间杜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