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三邦臣服,四轮太平
作者:东方邵康    更新:2022-05-24 01:32
  “一入木工深似海,从此皇帝变顽童,该升朝了!”
  李韬看着摆在眼前的几件成品,又看了眼手中的木鸢,也可以说是机关鸟,抖下袍服上的木屑,然后让人召百官上朝。
  他则是回到承恩殿,沐浴更衣。
  半个时辰后,他拿着木鸢歪靠在龙椅上把玩着。
  百官行礼之后,盯着他手中的玩物都有些出神。
  木鸢的做工极为精致,毫末可见,而且栩栩如生。
  尤其是那双犀利的眸子,每每转动,都会让他们头皮发麻。
  难不成他广招木匠,整日待在武德殿里那么长时间,就是为了做这个?
  木牛流马呢?
  那才是他们心心念念之物啊!
  这木鸢再好,也仅是一玩物。
  自古以来,玩物丧志。
  他可千万不要陷进去呀!
  张居正见百官无言,出动出列道:“陛下,西突厥、高昌和回纥的使臣已随范大人回到京中。”
  李韬点头道:“宣!”
  很快,范仲淹带着一大群身穿异服的人走进大殿。
  行礼之后,范仲淹朗声道:“启禀陛下,臣来时吐谷浑全境已大定,按照原计划,赵将军率着兵马南下吐蕃。”
  “在伏俟城,我大唐兵马初步搜得吐谷浑君臣这些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两百三十万贯,现悉数放在殿外,还请陛下过目。”
  李韬龙颜大悦道:“尔等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待战事平息,一律论功行赏。那些钱财稍后由和珅带着户部官员清点,充入国库即可!”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打仗无疑很烧钱。
  但来钱也快。
  特别是这种灭国的福利。
  伏允在吐谷浑经略那么多年,积累的钱财肯定不止这些。
  范仲淹没有选择清理完之后再一并带回,一方面是前线连续作战需要钱财;另外一方面肯定是想到现在国库开支巨大,先拿来应急。
  此人有宰辅之姿啊!
  想必内阁的几个大臣这会儿心里都乐呵着呢。
  西突厥使臣出列道:“大唐皇帝陛下,臣奉肆叶护可汗之命,尊您为天可汗,愿与大唐世代交好,特献金银珠宝计三百万贯,以彰臣服之心!”
  李韬摸着木鸢的头道:“回去告诉你家可汗,只要他今后能保大唐和西域诸国往来商队的安全,朕自然不会再起刀兵。”
  在他们进京前,他就收到密报了。
  西突厥内乱暂时以莫贺咄兵败被杀,西突厥各部共推肆叶护为西突厥大可汗而告一段落。
  大唐和薛延陀汗国共夺西突厥五分之一的疆土。
  而在这五分之一中,大唐又占了大头。
  肆叶护倒是识时务,眼见不是对手,遂主动请求罢兵言和,然后向大唐俯首称臣。
  李韬也能看出他这是缓兵之计。
  不过这已是眼前能够获得的最大的利益了。
  贪得无厌,只会让薛延陀汗国心生二心。
  而且在决定深度介入吐蕃乱局的情况下,大唐在西突厥的兵力也无法吞下西突厥。
  就像他刚才所言,只要那肆叶护规矩点,他一时半会并不打算再对西突厥用兵了,先让西突厥和薛延陀汗国互相掣肘去吧。
  西突厥使臣毕恭毕敬道:“天可汗大可放心,从今以后,西突厥境内无人再敢去打往来商队的主意!”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是没敢抬头去看李韬。
  现在西突厥都快传遍了,说他是天神之子,注定会一统中原十大帝国的霸主。
  虽然自家可汗私下里为此发过好几次火,但他看得出来,可汗很怕这位荒诞离奇的唐帝。
  “善!”
  李韬没有多说什么。
  他今天的重头戏并不在这些使臣身上。
  说白了,就是来走个流程的。
  他们臣服于大唐这件事必须要给盖棺论定了。
  是以接下来高昌和回纥使臣进献,他也是话不多,而且主要是以安抚为主。
  可能他贪财的嗜好已经传遍四宇了。
  尽管在攻打西突厥的过程中,高昌和回纥出兵又出力了,但依然没有空手而来。
  高昌献上金银珠宝计三十万贯。
  回纥所献有四十万贯。
  李韬自然是满意的。
  他尽量让高昌和回纥保持原状,并没有因为他们选择臣服就急于吞并,设立州郡和都护府。
  在如此大好的形势下,操之过急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他要温水煮青蛙,润物细无声,暗中加强对高昌和回纥的渗透,同时增加当地百姓对大唐的向心力。
  搞好丝绸之路,让他们皆有利可图就是个很好的手段。
  等到时机成熟,那么一切便水到渠成。
  其实这跟发展男女关系差不多。
  你虽然从一开始就有和她滚床单的想法,但要有点耐心,讲究技巧,步步为营。
  当然,如果是花钱去滚,或者被对方逆推,那就早点把皮带拿在手里。
  很明显,高昌和回纥不属于这种范畴。
  “稍后朕会设宴款待你们!来人呢,把他们带下去好生歇息,其他人随朕前往武德殿。”
  李韬莫名想起前世拿起皮带,坐等被逆推的经历,笑着吩咐了一句,然后扭动木鸢的机关,将其放在地上。
  只见木鸢迅速扇起翅膀,从诸国使臣的头顶掠过,飞出大殿。
  李韬负着手老神在在地跟在身后。
  众使臣揉了揉眼的同时,嘴里无不噢噢噢,忽然觉得献上那么多钱不肉疼了。
  大唐的国师能够点石成金,投石凝冰。
  这大唐的皇帝也不遑多让啊,竟让木鸢展翅翱翔。
  对于他们而言,中原王朝一直都挺让人向往的。
  但这大唐帝国无疑是让人神往啊!
  百官也是开了眼界。
  不过他们这会儿都恨不得背生双翼,跟着木鸢一起飞到武德殿,看看木牛流马到底造没造出来……
  跟着皇帝到达武德殿大门前时,他们发现太上皇已经等候多时了。
  “六百万贯到手了!”
  李渊现在也喜欢当个凡夫俗子,张口就谈钱了。
  他满脸堆笑地走到李韬面前,继续道:“这下兴修水利,往凉州方向修建水泥路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区区六百万贯而已。”
  李韬风淡云轻道:“皇爷爷眼界小了。”
  李渊不恼反问道:“听你这意思,你小金库里的钱财比这还多?”
  他和百官真是抓住一切机会窥探他的小金库啊!
  摊上这帮人,不防着能行吗?
  李韬先是挤出一点笑容,然后不断放大道:“朕的意思是这点钱够干什么的?只会让太上皇和百官变得安逸罢了,要不都充入朕的小金库吧?”
  “!!!”
  李渊扭头就往殿里走,不理他了。
  百官纷纷以手扶额。
  这笔钱要是真充入小金库了,他们势必会跟太上皇急。
  在钱还没有入国库之前,他不该提这个的。
  李韬带着他们走进武德殿,坐在大椅上,接过宫女递来的茶喝了一口,然后打了个响指。
  有木匠推出一辆木轮车。
  木轮车颇大,车身四周木板被铁铆和木楔固定,两侧各有两个木轮子,均由一段段的弓形厚“铁瓦”围镶着轮边。
  两边的车帮是双木条,双帮的纵底木之间卡着车轮的铁质横轴,不影响车轮在双帮之间转动。
  刚才木匠推出来的时候,四个轮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虽然谈不上刺耳,但李渊和百官的失望之情都写在脸上了。
  就这?
  远不如那会飞的木鸢啊!
  这种粗糙的木轮车,是个木匠都能够造出来吧?
  简直毫无难度可言……
  他们正这么想着呢,一条五彩斑斓地大蛇突然从木轮车底下冲了出来。
  “啊!”
  “有蟒蛇!”
  “快护驾!”
  李渊和百官一阵慌乱,随后都躲到了李韬的身后……
  唯有樊梨花迎了上去,徒手将它抓了起来把玩,而那蟒蛇还朝她伸出了舌信。
  百官无不敬佩。
  她当真巾帼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