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作者:东方邵康    更新:2022-05-24 01:32
  明明李韬才是孤家寡人。
  李元吉在此刻却尝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
  心里很不好受。
  他们都在嘲笑他,包括李建成和李世民。
  李世民的脸上似乎露出了大仇得报的喜悦。
  可他们兄弟三人真正的敌人是李韬啊!
  他难忍怒火道:“这一页还能不能翻篇了?”
  李韬笑道:“那要看你说的是哪一夜!如果是指你下定决心痛失良鸡的那一夜,那么自那以后,无人再会提及此事。”
  还来!
  李元吉抓狂了:“横竖都是一刀,你给本王来个痛快吧!”
  “难道不是上下?”
  “……”
  绝望中,李元吉选择后退一丈,彻底闭嘴。
  在这方面,他不是李韬的对手,完全被吊打。
  言多必失。
  既然已经被这四个字给烙印了,那便认命吧。
  不然以李韬这炉火纯青的房中秽语,他恐怕会被烙得全身都是。
  要怪只能怪自己虚长那么多,说騒话都说不过人家。
  李渊向自家儿子投去了同情的目光,然后以讨好的语气冲着自家孙儿道:“韬儿,皇爷爷就知道你运筹帷幄,早有安排。”
  “只是此事牵连甚多,又涉及秦、汉、隋、宋等帝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知你如何利用宋国阻止秦、汉、隋,并且让宋国不敢对大唐动武?”
  李建成和李世民闻言,也立即目不转睛地看向李韬。
  哪怕暂时社死,暂时被孤立的李元吉也不由自主地看过来。
  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此事。
  毕竟一旦琢磨清楚李韬如何出招,他们便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了。
  遗憾的是,他们对天下大势推演了无数遍,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
  宋国一直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轻易不起刀兵。
  但那赵祯可不是昏君。
  在之前李韬亲自率兵肆无忌惮欺辱宋国的情况下,他又怎么看不出来这是天赐良机?
  而秦、汉、隋三国同时加入,也起到了相互制衡的作用。
  他不用担心这三国大军在过境大宋的途中,突然攻打大宋。
  可以说九国之中,大宋和大隋应该是最希望,也最有理由攻打大唐的。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赵祯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另外,还有一种极端情况。
  如果李韬想出什么办法,让大宋不同意大秦、大汉和大隋过境的话,大秦、大汉和大隋直接联手,以大量精锐强行穿过宋梁边境,估计赵祯和萧综都不敢惹。
  还有,宋国西部虽山峦起伏,瘴气弥漫,不易通行。
  可也不是无法行军。
  只要秦、汉、隋三国铁了心要灭唐,那里亦是一条通道。
  若是再能说服西边的吐蕃,大唐的形势将更加危急。
  考虑到他还派长孙无忌到吐蕃去索要钱财,吐蕃很容易被激怒。
  想到这,李世民更加担忧长孙无忌了。
  天下局势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长孙无忌的性命……
  李韬就像是一个修行了千年的老道,风淡云轻地看着他们道:“你们是不是忘记那些被朕卖出天价的预言瓷瓶了?”
  轰!
  一道响彻天地的惊雷瞬间在李渊、李建成等父子四人的头顶炸开。
  预言瓷瓶!
  他们忽略了这件至关重要的东西!
  李韬建立瓷都,烧制瓷器,第一批还特意烧制了九件预言瓷瓶,肯定不仅是为了赚钱那么简单。
  难道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在为现在这种情况布局了?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恍然大悟,身体剧烈晃动了起来。
  没错!
  就是在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济世堂已经将聚首地点定在洛阳了。
  他必然动了留下济世堂所有名医,让他们为大唐效力的念头。
  也必然想到公然撕毁协定,会招致九国伐唐。
  所以那预言……
  李世民不受控制地看向李韬,嘴角满是苦笑。
  论计谋,他不如此子啊!
  这当真是环环相扣,未雨绸缪,让人不得不惊叹!
  而且如今天尊预言令人信服,也是一张既容易打,也很有效果的牌。
  关键还不耽误他赚钱。
  扪心自问,这种看似荒诞,处处却隐藏着精打细算的手段,他想不出来。
  他太一本正经了。
  植根在脑海中的观念和习惯严重束缚了他。
  这也就决定了,他一直跟不上李韬的步伐。
  因为两人走的本就是不同的路线。
  他哪怕舍弃自己的,尝试追赶,也难以望其项背。
  李渊激动地一把抓住李韬的手,呼吸都变得急促了:“那九件瓷瓶放在一起,会预言什么?你把他们卖出后,是不是一直派东西厂追踪,在必要的时候让预言问世?”
  追踪这件事很麻烦。
  除了东西厂,还需要无孔不入的鼠盟相助。
  现在让预言问世正逢其时。
  李韬拍了拍他的手道:“这种东西要收放自如,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对吧,齐王?”
  自我降低存在感的李元吉皱了皱眉头,没听懂:“收放自如?”
  李韬叹了一声道:“看来齐王府的婶婶们心里都很委屈,咱们的齐王一根筋,太刚了!”
  “你!你!你!”
  李元吉怔了一下,随后暴跳如雷,都想和李韬血拼了。
  他都这样了,还没被放过。
  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当李渊投来锐利的目光后,他自动泄气,耷拉着肩膀,甩袖就走。
  搞笑的是,走了一会儿,他实在克制不住心中的好奇,又低着头返回了。
  李韬看了他一眼,叹息道:“本来朕不想说的,但看在齐王如此忍辱负重的份上,那朕便说了。”
  李元吉立马抬头。
  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也迅速看向他。
  他们太想知道是什么预言让赵祯退兵,并不准南方的几大帝国过境了。
  李韬酝酿了一下道:“九大瓷瓶中藏着两个预言,一个是为赵祯准备的,一个是为刘彻准备的。”
  “!!!”
  父子四人再次一惊。
  他连仅阻止赵祯,可能无法让嬴政、刘彻和杨坚罢手都想到了?
  这份智谋,举世罕见!
  不过,等了一会儿后,只见李韬一脸玩味地看着他们,不再继续往下说了。
  不由地,他们心里就像是有无数只蚂蚁在乱爬一样,别提有多难受了。
  “韬儿,你倒是说啊!”
  “那两个预言是什么?”
  “你不能这么对我们!”
  “你又耍我们?堂堂一国之君,怎可如此……”
  李韬体验着断章的快乐,嘴角高翘道:“一人一千贯,不然朕不说!”
  “一千贯?你咋不去敌国抢!”
  父子四人是有傲骨的,扭头就走。
  反正很快就会知道了,他不说也罢。
  他还想从他们身上榨钱,门都没有!
  四人走出承恩殿。
  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相互看了一眼,忽然一起出手拉住了李渊,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声:“父皇!”
  李渊吓了一跳,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冷声道:“你们休要打朕的主意,朕也没钱!”
  三人出奇一致:“我们借,必还!”
  想到自己可是在李韬面前做过承诺的,多样东西束缚他们未尝不是好事,李渊沉声道:“你们每人欠朕一千贯,得立字据!”
  亲兄弟明算账。
  亲父子也可以如此。
  他知道他们三被李韬给榨得差不多了。
  殊不知他这个太上皇也快没余粮了。
  但他也被吊足了胃口,想现在就知道。
  “可以!”
  三人二话不说,火速立下字据。
  李渊让人到太极宫取来价值四千贯的金银珠宝,然后再次走进承恩殿,幽怨得像个老太婆:“你小子谁的钱都榨,而且是逮着机会就榨……”
  “皇爷爷,别把朕说得那么薄情寡义嘛,这分明是一个愿榨,四个愿被榨!”
  李韬示意曹正淳把金银珠宝收下道:“那九件瓷瓶中包含的第一个预言是‘宋帝不豫,连失三子’;第二个预言是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