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千军万马避白袍
作者:东方邵康    更新:2022-05-24 01:32
  陈庆之是儒家,并非猛将。
  不过被从马上挑下后,他还没有要罢手的意思,一枪又一枪地杀向李韬。
  枪枪要命。
  戾气冲天。
  李韬还是阻止了想要护驾的李元霸、李存孝等人,轻松自在地一闪再闪。
  陈庆之连出上百枪,都没能碰到他一根汗毛。
  这身手别说陈庆之了,就是七千白袍军都是叹为观止。
  一直以来,萦绕在大梁兵马心头的两大魔头分别是李元霸和李存孝。
  殊不知大唐这个少年天子更可怕。
  他是那统御魔头的魔王!
  别说他单人单骑射杀大梁的两大名将了,以他这实力足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想要报仇,必须得全军出动。
  不然再多的猛将恐怕都无济于事。
  李韬见陈庆之已经后继乏力,浅声道:“你乃儒将,何必如此?”
  陈庆之当即大喝道:“全军听令!”
  李元霸赶紧抡起双锤道:“陈庆之你敢出动白袍军,本王就把你们全部锤下去陪梁帝,而且第一个被锤死之人一定是你!”
  “呵呵……呵呵……”
  陈庆之冷笑数声道:“你觉得本将还在乎生死?没有先帝,就没有本将和白袍军。”
  “本将一直觉得先帝和太子死得蹊跷,只因面对你们三十万大军,不能轻举妄动。可你们的这位皇帝,竟然写信将先帝被害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试问你们是我,能不报仇雪恨吗?”
  李存孝、侯君集、李君羡等人面面相觑,皆是无话可说。
  他们还以为李韬是要想方设法收服陈庆之和白袍军呢。
  结果他竟然主动透露萧衍死因。
  而且只带着这点人马前来。
  不是送死吗?
  世人谁不知道萧衍和陈庆之感情甚笃?
  李韬轻咳一声,坦坦荡荡:“既然本大将军有意让你和白袍军为本大将军效力,那么这种事便不能瞒你们,而且也瞒不了。”
  “痴人说梦!”
  陈庆之暴怒道:“本将和白袍军即便粉身碎骨,也不会为你效力。”
  “凡事不要说得这么绝对!”
  李韬将指着他的枪头拨到一旁,往他面前走了两步道:“现在本大将军和萧综是什么关系,你也很清楚了。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本大将军的鼎力相助,他是不可能成功复仇,登临大位的。”
  “可这样一来,你和白袍军的地位就尴尬了。你们属于萧衍旧部,哪怕萧综愿意重用你们,你们会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吗?”
  陈庆之脸色铁青道:“哪怕如此,我们也绝对没有为你效力的道理。你才是先帝和萧氏子弟死伤殆尽的始作俑者!”
  “本大将军承认。”
  李韬抽了下鼻子道:“虽然是萧综下的令,但东西厂确实在健康杀了很多人。”
  “杀了他!”
  “杀了他!”
  ……
  听到这话,白袍军义愤填膺,纷纷将兵器指向李韬。
  陈庆之青筋暴起道:“你!你倒是毫不遮掩!”
  “权力斗争的血腥向来如此,想要遮掩的一般都是难成大事的。”
  李韬继续往他面前走了走道:“本大将军知道萧衍对你有知遇之恩,但是萧综这也属于有仇报仇。”
  “这么说吧,历史没有是非,但却通篇写满了仁义道德!为何?因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史书都是那些胜者为美名自己而书写!”
  “你率领白袍军纵横沙场那么久了,如果眼里只有是与非,对与错,而无天下大势,亿万流民,还满口仁义道德,那说明你只是个普通的将军。纵使你愿意投靠本大将军,本大将军还不要呢!”
  “……”
  这种直白的劝降方式,陈庆之当真是闻所未闻。
  但不可否认,他被震撼到了。
  尤其是那句“历史没有是非,但却通篇写满了仁义道德”……
  先帝会有今日果,何尝不是往昔种下的灭国夺妻之因?
  朝代轮替,江山易主。
  最终受苦的还是天下百姓。
  而中原纷争久矣。
  这么打下去,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甚至连先帝都曾说李韬有成为天下霸主的潜质。
  如果他能一统中原,又何尝不是天下幸事?
  站在这个层面上来看,他说的确实是大实话。
  见他不吭声,李韬继续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汉也好,宋明也罢,最终都要淹没在天下一统的滚滚洪流中,无人可以抵挡!”
  “大梁现在只相当于提前动荡罢了,萧综再邯郸学步,也难以抵挡秦、汉、隋等强国。不论他想不想,愿不愿意,他还是得依靠本大将军,而本大将军也愿意护佑大梁。”
  这意思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别说他和白袍军了,就是萧综迟早都要投靠于他。
  而如果他们投靠他国,可能还是难逃他的魔爪。
  说白了,他已经把自己当成那个能够一统天下的霸主了。
  真的太自负了!
  可又不得不承认,现在大唐的形势一片大好。
  他此番连斗诸帝,甚至在幕后让大梁换了新君,也让人没法质疑。
  陈庆之沉默良久,掷地有声道:“家国大义,我懂!快意恩仇,我也要!若是没有先帝,你确实是一位值得效忠的君王。”
  “但有先帝的英魂在天上看着呢,我们不可能背叛他,你准备受死吧!”
  李韬将手一伸道:“不用你动手,剑来!”
  众将慌忙道:“大将军,万万不可啊!”
  李韬看了眼孙尚香:“嗯?”
  孙尚香磨磨蹭蹭地拿着宝剑走到他面前:“你不会要自尽吧?”
  “唰!”
  李韬没理她,先是取下头盔,披散长发,然后拔出宝剑,直接割下一把头发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何况帝王乎?”
  “你要的快意恩仇,本大将军暂时还不能给你,只能以此代之。如果将来本大将军不能护佑大梁百姓,或者亏待你和白袍的兄弟们,你们随时可以来取我的项上人头!”
  说到这,他上前两步,把头发放到陈庆之的手里道:“以你之智谋,心里应该很清楚,现在你率领白袍军投靠于我,也能避免让大梁生灵涂炭。”
  这话听着像是威胁。
  但陈庆之紧紧地攥着头发,手中的银枪不受控制地倒在了地上。
  一则这割发代首之举带给他的冲击太大了。
  这可是意味着对父母大不孝啊!
  鲜有帝王能够做到这一步!
  二则李韬说的也没错。
  无论他接不接受,萧综都已是大梁新君。
  秦、汉、隋又岂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他们极有可能会派兵攻打大梁。
  如果他投靠了大唐。
  那么李韬和萧综就从暗地里的盟友,变成了台面上的“死敌”。
  本来在互相攻伐的秦、汉、隋肯定要掂量一下,如果他们拖住了大梁兵马,给了李韬直取健康,乃至拿下整个大梁的机会。
  那么大唐和他们之间的缓冲区也就没有了。
  以大唐如今的声势,他们未必想看到这局面。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以大梁为中心的博弈。
  为了大梁免受四国碾压,生灵涂炭,他通过带兵反叛来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不失为一个选择。
  想到这,他不免又是一声长叹。
  以李韬这缜密的心思和天下无双的布局,别说萧综了,恐怕秦帝、汉帝他们都是他的棋子……
  他现在能做的也许只有让故国免受屠戮了!
  “先帝!”
  陈庆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后,然后转身看向李韬道:“末将愿意归顺!不过人各有志,还请大将军不要强求我的白袍兄弟们。”
  李韬刚要答应,七千白袍儿郎悉数下马,单腿跪地道:“我等愿追随将军,效忠大将军!”
  这一幕让李韬很动容。
  白袍军之所以能够名扬天下,少不了这七千如一的团结。
  不过在他的手中,他们肯定会成为更加强大的存在。
  他连忙扶起陈庆之道:“其实本大将军也有赌的成分在,你们能够投效,真的是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