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8.1米,长杆抛频率的传说
作者:尺上    更新:2022-02-11 00:08
  通过一系列的找底操作,张扬发现水库这边四米五杆子搭钓台的水深大概在两米三四的样子。
  这个水深在张扬看来略深了一点,不容易升温,不过看在窝点周围比较平坦没有明显陡坡的面子上,姑且就将钓位定了下来。
  附近十米也没人,张扬很任性的手抛炸弹将盆里混合了泥土跟酒米的窝料丢了进去,杆子放在架杆上,跟小易闲聊起来。
  溜达的时候都问一圈了,别人早的打窝都一个半小时了,也没见到发窝,春天水冷,发窝比较慢,张扬也有心理准备,现在七点半,最起码一个小时以后来口都合格。
  可是现实情况永远不会以钓手的意志来转移,张扬想到挺好,耐着性子等了一个小时,窝点里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仅张扬窝点里没动静,就连西岸那些钓手,也没几个人上鱼。
  “扬哥,我咋感觉今天水库鱼情有点不对劲啊!”
  身后坐在折叠椅子上的小易没抻住劲,小声问道。
  张扬也有点心虚,浮漂太安静了,别说发窝给口了,连小鱼闹漂的动静都没有,跟钓组丢水缸里一毛一样。
  张扬抬头扫了一眼西岸:“确实有点不对劲!你在这呆着啊,我再去溜达一圈问问!”
  张扬从钓位上起身,溜溜达达又去当面问了一圈。
  一番询问下来,张扬的心里更凉了。
  西岸至少二十多口子人,只有一个钓友用七米二的长杆钓了一条半斤左右的鲫鱼,还是换饵的时候半水锚到鲫鱼咯吱窝钓上来的,其他人一口没有。
  回到钓位,张扬面色凝重。
  “问清楚了吗?咋回事?”小易好奇问道。
  “十有八九下家伙了!今天要玄,西岸没人钓到正口,就一个大叔用七米二的长杆锚了一条鲫鱼!”
  “下家伙了?”小易听到张扬这么说,微微一愣。
  下家伙这话算是当地方言,翻译过来就是人为干扰了、捣乱了的意思。
  张扬点点头:“我只是猜测!窝子够呛能发窝了!这么老远来了,也不能俩小时不到就灰溜溜回去!
  我换长杆,再去别的地方补几个窝子试试!”
  说完这话,张扬就将四米五的杆子收了起来,打开竿包,从里面取出了竿包里最长的那支8.1米钓竿。
  这支8.1米的杆子,是张扬去年麻烦鑫达老板娘给从钓竿厂家订的打样素材杆子。
  拿到手之后因为没有合适的鱼情,只下水过一次,没想到今天有了用武之地。
  张扬从配件箱里取出一盘主线,现场做了一副八米一的1.2号大线,又换上一支2.4g左右的混养漂,一通忙活,将新的杆子调整完毕。
  用八米一的杆子试了下水深,三米左右,六十公分的深度落差,说明水库库根的位置坡度并不算太大,这让张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张扬又拆了两包酒米,扛着杆子去东岸跟南岸溜达一圈,各自做了一个泥巴酒米窝子。
  忙活完这一切,回到现在支钓台的位置,继续耐心等待。
  又守了差不多一小时,手机时间已经快十点半了,张扬钓位所在的北岸,依然没有一点动静。
  “擦,我还就不信了,这么大的水库,前天还连杆,今天能一口没有啊?”
  张扬等的有点不耐烦,扛着杆子又朝着东岸走去。
  到了上午十点钟多,太阳高悬,室外温度至少十度左右,最近几天也没有任何气温气压骤变,怎么算也不该没口呀。
  张扬带着不服输的劲头儿,很快来到了位于东岸中腰位置提前打过窝子的那处标点。
  只见张扬扫了一眼双钩上挂的红虫饵,大臂带动小臂猛地一抖,利用巧劲儿精准的将钓组抛到了做窝的标点位置。
  功夫不负有心人,换了东岸这个位置之后,双钩到位不到三十秒,张扬就看到浮漂给出了一个轻轻上顶半目的小动作。
  “妈蛋,可算有口了!”
  看到这小动作,张扬松了一口气,甭管啥鱼在窝子里,只要浮漂有反应了,就比一动不动强。
  这边自言自语没说完呢,微微上顶的浮漂动作墨迹了几秒,很突然的出现一个半目左右的有力下顿。
  口不大,但是下顿有力,结合前面顶漂墨迹的前奏动作,张扬判断这应该是个入口漂相,果断的提竿发力!
  力量通过水下钓组透过钓组跟竿尖,传导到了张扬的手掌心上,中鱼了!力量不算太大,但是鱼钩打中了!
  期待了一上午的张扬立马将杆子扬起,利用杆子的腰力将鱼顶出水面。
  鳞片雪白,好一条纯野生的大板鲫。
  张扬手臂扬起一溜烟将鲫鱼贴着水皮拖到岸边,左手拎着钓线,将开杆鱼抓在了手心。
  鲫鱼入手,寒意惊人,初春的季节水温太低,张扬打了个机灵。
  细细的端详这条鱼,体型肥硕,嘴巴薄,头型略圆,看得出水库里应该不太缺食物,这条鱼比在野河里钓到的大板鲫要肥的多。
  目测的话,第一条鲫鱼就要七八两左右。
  “小易,过来!开杆了!把小水桶拎过来!”张扬掏出手机给还在北岸上的小易发了条微信。
  小易一直用相机远景盯着张扬这边呢,接到消息之后,一咕噜从椅子上起来,拎着小水桶就朝着东岸走去。
  张扬左手抓着鱼没舍得撒手,检查了下双钩钓饵之后,右手单手持杆,往前一荡,然后右手抓着杆子单手抡了个大鞭将钓组笔直的抛到了窝点当中。
  双钩钓组入水,浮漂又没动静了,直到小易拎着小桶过来,也没见第二口。
  不过张扬此刻已经心里有点底了,刚才这条鱼是正口十二点上来的,这说明窝点里有鱼,肯定就会开口,东岸的鱼情潜力,已经远远超过北岸跟西岸。
  看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是不是八米一大长杆的关系?
  张扬的初步判断跟杆子长度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
  因为西岸也有钓友用八米一的杆子,但是到现在为止依然没口。除了杆子长度之外,肯定还有别的影响在起作用。
  不管玩水库还是黑坑,任何钓鱼运动,都像是做数学题,分析判断已知条件,然后验证求得最终解法(鱼获)。
  昨天前天鱼情都ok,气温气压大环境也没有任何突变,剔除了自然因素,张扬只能往人为因素上分析了。
  短杆近点彻底没口,长杆远点还能锚到鱼(7.2米)或者钓到正口(8.1米),张扬根据自己经验分析,最大的可能就是库区老板沿着岸边撒了化肥,或者用电出溜了。
  不管啥原因,鱼不靠边,钓手是没辙的,找不到证据,也没法跟水库老板掰扯,钓鱼本来就是个愿打愿挨的爱好。
  但是现在长杆有口,就等于有了一线生机,张扬决定挑战一下子。
  大概又守了五分钟左右,张扬一个轻轻挑动竿尖的逗钓动作,浮漂再次给出一个轻微下顿,随后快速顶漂升了上来。
  先下顿再顶漂,妥妥的鲫鱼死口漂相呀,张扬再次提竿刺鱼第二条鱼打中了!
  “刚才的吃口动作拍到了吗?”张扬一边扬杆溜鱼,一边询问道。
  “放心,光线很好,漂相清晰的很!”小易异常肯定的说道。
  第二条鱼比第一条个头还要略大一个号,张扬粗略估计接近一斤重左右。
  小心翼翼的将鱼拎出水面摘钩丢进小水桶,张扬将杆子交给小易,自己朝着北岸的钓位走去。
  东岸远点有口,那北岸的钓位就没有任何坚守的必要了,又是一通忙活,来回两趟,张扬将自己的装备都搬了过来。
  重新在东岸安顿好钓位,水桶里的两条鱼也倒进了鱼护里,张扬这时候没有急着上钓箱继续做钓,而是取出开饵盆,又忙活起来。
  “扬哥你又干嘛?不是打了窝子吗?”小易看到张扬一系列操作,有点迷糊。
  张扬咧嘴一笑,将一款浓腥的试用装鲫鱼饵料拆开包装倒在了盆里,随后又额外添加了一点单独的超诱成分跟拉丝粉,手脚麻利的搅拌开制起来。
  “窝子发窝太慢,我给它加点料!”
  张扬手脚麻利的将饵料拢到盆子一侧,等待几分钟之后出丝。
  几分钟之后,张扬将饵料拢成团挤出空气,轻轻掰开看了眼发丝情况,确认出丝了,径直拿上食盒,忙活起来。
  “你不是说了用虫口好吗?怎么又换拉饵了?还开这么多,这么一大坨,玩一天都够了!”小易还是没搞懂张扬的想法。
  “用一天?争取俩小时干进去!红虫入口好,但是诱鱼效果差,没带散炮,就用拉饵凑合了!我试试能不能把鱼群抽过来!”
  张扬捏着子线,双钩随手在饵团外侧一拉,两颗足有大拇指指肚大小的拉饵拉出来,随后开启了频率抛竿。
  对,你没看错,8.1米长杆,抛频率,平均一分钟两杆左右的样子。
  换成普通钓鱼人,八米一的杆子别说抛频率了,就算准确的抛到窝点都有难度,哪怕是抡大鞭,难度都很大。
  但是这点困难,在张扬这里却一点影响都没看出来。
  张扬慢条斯理的抛竿,屁股稳稳的坐在钓箱上,动作标准规范,十杆至少九杆半落在窝点周围不超过四十公分的范围里,极其精准高效。
  这八米一长杆抛频率,一抛,就是一个多小时。
  在这种超高的频率下,张扬拉饵盘上的一大坨饵料,已经用掉大半,张扬转身再次从盆里取出剩下的拢到一起,继续抛投。
  一个小时的抛投,张扬也在时刻注意着漂相动作,但是跟他预期差不多,小动作出现的概率很低。
  给口中鱼的动作一小时更是只碰到一次,目前已经快要十一点半了,张扬的鱼护里就只有三条鲫鱼。
  不过这些情况,从张扬打算用长杆抛频率诱鱼的时候,已经做出了初步的判断,一切情况都在他的预估当中。
  又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正好十二点整,张扬手机闹钟响了起来。
  这是张扬提前订好的时间,听到闹钟之后,张扬再次将钓组抛竿入水,转身下了钓台,弯腰从水壶里倒了一杯热水。
  原本只是个正常的转身喝水休息动作,谁料这时候异变突生。
  只听到身后刷的一声轻响,张扬的素材杆子直接被鱼拖了一下,被架杆后挂卡在了杆止的位置。
  “我擦!”
  张扬放下水杯就转身回头,一把抓住了钓竿。
  还好还好,杆止挡着,没有被拉下去!
  转身回头、点烟撒尿就上鱼的魔咒,完美上演!
  鱼还没跑,张扬慢慢立起杆子。
  还是鲫鱼,个头半斤多的样子。
  摘钩的时候张扬扫了一眼,发现这条鱼吞钩比较深,钩子已经挂到喉咙眼了,鱼钩上的拉丝粉饵料残留还能清晰的看到。
  “好险啊!差点拖下去!”小易也捏了一把汗。
  张扬咧嘴笑笑:“我有个预感,窝点里有鱼了!重新把器材架好,我要开始表演连杆了!”
  说完这话,张扬上钩拉了一颗大号商品拉饵,下钩红虫饵,很潇洒的抛竿入水。
  张扬都提醒了,小易自然是立刻进行调整的,果然不出所料,第一杆下去,浮漂刚刚到位,就出现了一个清晰的顿口动作。
  张扬掐着顿口的节奏提竿,准确中鱼!
  “真的有鱼了?这也太神了吧?之前这么久都没动静!”小易忍不住嘀咕道。
  “你以为我一个多小时的频率是白抽的!这一期片子的素材有了!”
  张扬说的确实没错,这一期的素材确实有了。
  从重新换回红虫饵之后,张扬顶着四月份正午12点的阳光,开始了频繁中鱼的表演。
  库区老板跟西岸钓友说的鲫鱼个头确实没掺水,基本都是半斤以上的大鲫鱼,偶尔还能碰到一斤多的大家伙。
  张扬手里八米一的杆子挥舞的虎虎生风,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已经钓了三十多条鱼。
  这下,悠闲了半上午的小易,也开始进入战斗状态。
  远景全身镜头,近景半身镜头,特写漂相镜头,回鱼镜头,总之视频素材需要的内容,小易开心的一通拍。
  张扬这边战况渐入佳境,位于对岸的钓友们起初还没注意,后面不知道谁先沉不住气的,搬着钓台装备朝着东岸挪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