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是我做的,我对不起殿下
作者:秋意重    更新:2022-02-03 19:49
  嬷嬷无力瘫坐在地上,嘴唇徒然蠕动却吐不出一个字。
  她回想起许多旧事。
  譬如殿下曾多次夸过大小姐天生聪颖有状元之才,若生为男儿定能入朝堂为宰为相,经天纬地指点朝纲。
  譬如陈姑姑也说过大小姐心思锐利思维敏捷,观人有自己的一套,没人能说谎瞒过她的眼。
  譬如公主府养的那些饱读诗书的文士们,辩论中无一不会被大小姐驳倒,自愧不如地拱手认输,并感慨幸好大小姐是女子。
  当时她只觉得是夸张。
  但被大小姐一眼瞧出究竟后,她才明白这些夸奖是多名副其实。
  ——大小姐太聪颖了。
  郑兰淳继续道:“你对陈姑姑倒是忠心耿耿。二十多年了还愿意掩护她逃跑,替她奔波找房子藏身,为她遮掩真相。方才更是为了洗清陈姑姑嫌疑,不断引导我们去怀疑女神医。”
  “为编出那些鬼话,煽动母亲二姑三姑四姑她们,你也是颇费了一些气力的吧?”
  “真是好一个忠仆。”
  那嬷嬷闻言颓丧神色一顿,惊诧抬头望着郑兰淳,又迅速低头掩住情绪。
  “奴婢听不懂大小姐在说什么。奴婢只是想替陈姑姑鸣不平罢了。那关陈氏收留了陈姑姑,是她个人的行为,奴婢并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郑兰淳冷然道:“关陈氏已经招了,是你开口让她帮忙把陈姑姑藏起来的。”
  空气中似乎有噼啪巴掌声。
  那嬷嬷噎了一瞬。
  关陈氏,竟如此不靠谱。
  那嬷嬷咬牙举起了手,高声自证道:“不管大小姐信不信,奴婢敢对天发誓,奴婢所做的一切是真心为了大长公主府的。若有半分违背,奴婢愿被五雷轰顶。”
  郑兰淳嗤笑一声。
  蒋明娇立在一旁冷眼旁观,目光中带上审视与探究。
  这嬷嬷的神情竟不似作伪。
  “婶娘,母亲、三哥、大姐,你们看陈姑姑好像醒了。”忽然郑三小姐惊呼。
  众人皆扭头看去。
  陈姑姑茫然睁着眼睛,似乎不明白身处何处:“我这是……”
  郑二姑此前口口声声说要宰了陈姑姑,临到头仍是下不了手,愤怒又复杂地别过了脸。
  郑三姑亦神色复杂。
  还是郑四姑轻声道:“陈姑姑,您是在公主府呢。”
  “……公主府。”陈姑姑茫然扫过郑二姑郑三姑郑四姑,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猛地踉跄站起了身,“殿下、殿下清醒过来没有,她的时间不多了……”
  神情中的着急与关切都不似作伪。
  郑二姑一时迷惑。
  郑母啜泣着喝道:“陈姑姑,母亲如今是什么样子,你还不知道吗?您把母亲害到这幅田地后畏罪逃跑,又被武冠候抓了回来……如今已经是证据确凿。您又做出这副样子给谁看呢?”
  这一声质问令原本心软的人再次硬了心肠。
  陈姑姑害了母亲/祖母/外祖母,不值得同情。
  “……老奴害了殿下。”陈姑姑喃喃重复着,茫然望着郑母道:“……殿下不是应该还有……如今如今殿下已经、已经……了吗?”
  无人回答她的问题。
  郑二姑郑三姑郑四姑皆别过了脸。
  郑母小声啜泣着。
  郑兰淳等一众小辈亦神色复杂。
  陈姑姑如遭雷击,表情一瞬空白。然后她似被抽空了气力,缓缓坐在地上。
  许久后她苍凉地喃喃道:“对,都是老奴害了殿下。老奴这条命都是殿下给的,是老奴对不起殿下。”
  “当年上战场时,我才十二岁,家里人都饿死了,是娘把自己卖了换了一碗小米粥给我,我才在逃荒时捡了一条命。那碗小米粥吃完后,我在路上走了三天,每走一步都在想要是下一步走不动了,死在了地上,也能是个解脱。然后我看见女子军在招兵。”
  “打仗战死也是死,饿死也是死,还不如去战场上搏一把。”
  “我就这么参了军。在军队里我遇上了好多好多的同袍。她们有和我一样的穷人家孩子,也有读过书能识字为报国救民的……她们每天清早大步走上战场……有的能回来有的就再回不来了。她们从来都不会哭,只是把人葬了后,用力抹一把脸上的血,燃起了篝火烤着羊腿,高声唱着歌为明天鼓劲。火红的篝火映在她们脸上,各个笑得哭得都那么好看。”
  “我是年纪最小的一个。”
  “殿下知道后特地把我留在身边,要我当她亲卫。我知道她是想借此保护我呢。”
  “殿下对我这么好,我可不能辜负了她。所以我主动请缨去了战场,当了侦查斥候兵。那些其他男的斥候都没我细心没我敢拼敢闯,因此我总能拿到最多的情报。”
  “看着殿下因为我的情报打胜仗,露出笑容我就打从心底地高兴……”
  ……
  陈姑姑陷入漫长久远的回忆中,又哭又笑地喃喃自语着。
  无人打断她。
  场面一片安静。
  尽管众人都隐约听过这一段历史,可在听到亲历者的叙述时,仍能有不一样的感触。
  陈姑姑用手捂住了脸:“我至今还记得殿下被封为平津将军时,是一个数九寒冬的大雪天,她乐得舞了一顿枪,再买了好几大坛酒上百头羊,在营地前头的雪地上,让人燃起了篝火,召集所有人畅快地吃喝。她豪情万丈地举起酒碗,说她已经成了将军,给咱们取了个名字叫长胜军,以后咱们要继续奔驰在战场上,扫灭突厥人收服苗疆逼到高丽国门前,让高丽国王将供奉双手奉上,无战不赢长胜不衰……姐妹们都大声叫着好,喝着酒吃着肉唱着嘹亮的战歌,歌声响彻了天际,飘出了好远好远……”
  “再后来……殿下被朝臣们逼着遣散了军队。殿下不敢出去面对姐妹们,连遣送银都是老奴拿给大家的。当年大长公主府才敕封没多久,一人二两的遣散银把府里都掏空了。那一个月大长公主府都开不了火。可殿下只是咬着牙对我说可恨手里没有更多的钱,没办法多给姐妹们一点……”
  “殿下知道老奴无亲人可靠,坚持把老奴留在了身边,说其他姐妹我燕向南养不起,养你一个小家伙还是养得起的。”
  “老奴在府里呆了半辈子,帮着殿下拉扯大了她的孩子们……却没想到……”
  “老奴对不起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