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将军,我默默送你离开
作者:秋意重    更新:2022-02-03 19:47
  阮靖晟出征的那天,京城是一个黑云压城的阴天。
  由秋入冬的时节,一场黯淡冬雨酝酿在云端,连日光都显得萧索清寒。
  风声呼啸如怒吼。
  长长官道上,黄土被风扬得老高,仿佛是已到了沙场。
  遥远的苍穹深处,朝着天际滚滚黑云的深处,一条火红长龙突进着。朱袍丹帜,这是大周将士的如血军服。
  气势,一往无忌。
  突厥大军集合六国之力,一举集结了十六万人马。
  于大周,这亦不容小觑。
  此次出征,昭仁帝共调拨了十万人马。
  一小部分是魏国公与威武将军在京城调拨的人马。
  一部分是各省的分拨人马。
  剩下一大部分便是戍守边疆的兵士了。
  这一支便是出京的队伍。
  妙峰山上,蒋明娇站在山顶,披霜浴露,遥遥望着队伍。
  白术捧了一个汤婆子过来,低声劝道:“小姐,你手里的汤婆子已经凉了,奴婢给您重新换一个吧。”
  为了不让将军知道,让他徒生担心,小姐不仅没告诉将军,还特地躲到了山上,为将军送行。
  从早上到现在,小姐一直守在这里,遥望着将军离开。
  山上霜寒露重,几个时辰下来,小姐斗篷上都是露珠。
  她看得心疼。
  遥望着队伍最前方,已成了两个小点的人,蒋明娇扭过了头。
  “不用了。”
  她拢了拢雪白狐皮斗篷,对白术道:“你刚才说严颐也过来了吗?”
  白术道:“是。严姑娘是来给齐姑娘送行的。”
  蒋明娇道:“齐姑娘?”
  白术解释道:“您在浴春酒肆碰见的,那个为了报恩,帮了浴春酒肆的女孩。”
  蒋明娇想起来了。
  那实在是一个很让人难忘的女孩。
  十四岁少女黑瘦,却拥有一双倔强机灵,如凶狠小狼的眼睛。
  在母亲去世后,她许下的愿望也令人意外,竟是要假扮男儿,孤身上战场寻父。
  “她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坚持要走那一条路吗?”蒋明娇轻轻一笑。
  在旁人看来,一个十四岁少女假扮男儿上战场,简直是小孩子瞎胡闹。
  或者说,找死。
  蒋明娇这些周围长辈,就应该拦着她,让她学会‘懂事’。
  可蒋明娇从不觉得她应有这种义务。
  一辈子这么长,什么行动才是‘懂事’呢?
  循规蹈矩?
  墨守成规?
  唯唯诺诺?
  时时刻刻都要与主流保持一致,用规矩绑住腿脚,争取不被人指点出格?
  亦或者,将自己活成了个规矩?
  少年时被活泼鲜明,有百般想法,却被长辈的戒尺削掉了所有棱角,唯唯诺诺地,被驯化成了最‘听规矩’的模样,
  中年时乖乖娶妻或嫁人,除却庸庸碌碌地随大流,老实懦弱地‘听话’,竟找不到还能干什么,
  老年时面对活泼鲜明的后代,僵化的思维的第一反应,便是举起了手中的戒尺,削掉了其所有棱角,将其驯化成了‘听规矩’的模样,美其名曰‘为你好’?
  若真认同这一套,蒋明娇重生一世,就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女子身份行医了。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规矩,亦是人定的。
  蒋明娇游荡世间千年,学会了‘尊重’个人。
  收起思绪,蒋明娇转身下山:“既然碰见了,就与她聊一聊吧。正好,有些事情想问一问她。”
  严颐没想到,能这么巧碰见神医。
  她欣喜地朝蒋明娇报喜:“神医,浴春酒在通州的新铺子已经寻好了,年后就可以开业了。”
  浴春酒本就拥有着超越时代的优势。
  没有‘板胡酒坊’捣乱后,其发展势头如破竹。
  短短一个月,京城已开了一家分店。
  通州,分店亦在筹划中。
  蒋明娇淡然点头:“浴春酒的事,你拿主意就好。”
  她对严颐是信任的。
  上一辈子,没有浴春酒方子,凭女子自身,她就能闯出不逊于板胡酒坊的酒坊。
  严颐,极擅经商。
  能够识人用人,让专人擅长专事,本来就是一种能力。
  严颐见蒋明娇同意,表情明显更欣喜了。
  随即她想到什么,眉头一皱:“神医,有件事我不知该不该说。”
  蒋明娇望向她。
  严颐道:“是关于酿制浴春酒的。浴春酒,酿酒酒曲主要是用粮食做的。本来我的粮食都是在京城本地或通州采买的。最近因要筹备供应第二家分店,需要粮食多了一些,便让人去锦州打听了一下。”
  她的声音一顿。
  锦州,乃膏粱之地,自古有粮仓之称。
  严颐出生锦州,想从江南采买粮食很正常。
  但……
  严颐道:“我发现锦州粮价上涨了三四成。”
  蒋明娇声音一沉:“此话当真?”
  严颐严肃道:“千真万确。我知道消息后,特地让人去打听了三五遍。不仅是锦州,整个江南五省粮价都上涨了三四成。不少江南百姓都吃不起粮了,听说今冬不少江南地方都有饿死人的了。”
  蒋明娇神色凝重起来。
  江南,可是天下粮仓,最富庶的地方。
  京城每年春季都还要依靠从江南运来的春米。
  若是江南粮价都上涨了,大周朝其他地方就……
  可关键是京城还毫无声息!
  是地方官员一直在瞒报?
  还是昭仁帝也毫无头绪?
  蒋明娇低声道:“打听得出来是为什么吗?”
  严颐道:“江南今年水患严重,虽然朝廷已拨下款项赈灾,可官员只顾中饱私囊,赈灾款根本没发出去多少。江南不少农户根本没能得到救济,收成被毁、流离失所的后果是……”
  她顿了顿,用了一个词:“饿殍遍地。”
  蒋明娇心里一沉。
  严颐道:“神医,江南粮价事关全国。我们恐怕要提前存粮,以备女子庙仁心堂和浴春酒肆后面所用了。”
  蒋明娇深吸一口气:“我知道了。”
  她想得比严颐更深。
  不仅是存粮的事,绵长水患加上饿殍遍地,和江南潮湿的气候……
  极易导致一个严重后果。
  ——瘟疫!
  无论昭仁帝是否有办法,哪怕为了自身。这件事,她也必须告诉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