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算计得死死的
作者:江湖野人    更新:2021-11-03 21:36
  京东东路的问题最大,一个处理不好,就能闹“翻天”,讨论的时间最长。
  相对而言,荆湖北路和淮南西路的问题,就不是那么严重了,很快就有了决议。
  妖人“大圣”钟相的信徒众多,在荆湖北路尤其是常德府影响极大,其人又主动放弃抵抗,决定轻身进京后,
  就不能再处理钟相了,至少,在当前严峻微妙的形势下,不能再多一个动乱之地了。
  朝廷还必须靠依靠钟相的影响力,来稳定荆湖北路形势。
  此人暂时杀不得,也抓不得,更放不得。
  等钟相进京后,直接送到公相府中,先考察一番,若是其人确有真才实学,皇帝自不会吝一道官之封。
  大宋再增加一个神通广大的神仙,也算是天下子民之福。
  天子为神君降世的教主道君,大宋道门皆出道君门下,人间的所有神仙,都能在赵佶的道国谋得供奉。
  嗯,此举没毛病。
  至于淮西贼樊瑞的问题,就更容易处理了。
  这贼子取个什么“混世魔王”绰号,一看就知道误判了形势。
  显然是看到京东东路官兵一败再败,以为乱世已至,起了不该有的野心,幻想着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结果——
  还真是应者云集!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往往意味着天下崩乱的开始。
  时刻高度警惕内部威胁的大宋君臣,最是害怕这一点。
  樊瑞这贼子万万留不得,必须弄死,以儆效尤!
  其部已经被控制在无为军境内,只待平乱的西军到位后,即可犁庭扫穴,一举荡平贼巢。
  待此乱平定,遭受匪患的淮南西路必然要大赦,大部分从贼的百姓,只要不是极恶之徒,都能既往不咎。
  但贼首樊瑞不能投降,也不能力竭被俘,再押赴京师受凌迟之刑。
  其人只能是冥顽不灵,对抗王师的战斗中无声无息地死掉。
  毕竟,相对于樊瑞这种容易平定的小贼,已经没法靠强力平定的剧贼李子义,才是心腹之患。
  万一因为樊瑞的问题没处置好,导致京东东路李子义兔死狐悲而放弃招安,一条道走到黑,那麻烦可就真大了。
  因此,淮西还必须安排精细之人,务必将此事办妥当。
  三件事轻重很明显,处置顺序也简单。
  荆北钟相最简单,只需等其进京后,控制即可。
  在弄死淮西樊瑞,两批抽调西军尽皆到位之前,招安京东李子义之事,则只能再派朝臣前往北海谈判,拖一天是一天。
  朝廷的谋划已经尽可能的周密了,但形势再次偏离了大宋君臣们的设想。
  五月十七日,由同舟社快船护送的朝散郎田庆终于返回东京,
  带回了徐泽同意知密州事,并出兵攻击剧贼李子义的“好消息”!
  严格地讲,诱徐泽出兵攻击李子义,并不算是一步坏棋。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不管是徐泽被除掉,还是李子义被打残,对朝廷都有利。
  但无论什么计策,都有个“时机”作为前提。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李子义羽翼已丰,时机已经错过了。
  登州第二将未必打得过此贼,反倒是激怒贼人报复朝廷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此时,第一批西军正赶往淮西平乱,第二批刚刚赶到西京。
  以徐泽的雷厉风行,其部肯定早已出兵,派人收回成命都来不及了。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不容易停战下来的京东东路再起战火。
  赵佶当场心悸,通元冲妙先生张虚白匆匆进宫,以安天子之心。
  而风里来雨里去,辛苦了大半月的田庆,半点功劳没捞到,就被稀里糊涂免了官。
  这事还没完,等京东再度崩坏,其人还不知道要背什么锅。
  天子可以“倒下”,童贯等臣子却必须坚持。
  之前的之前,赵佶、童贯等人信心满满,幻想借着徐泽、李子义二虎相争,两败俱伤之际,
  以数千西军为中坚,京东本地兵马为主体,一举荡平这两个贼子,还京东东路以安定。
  但因为刘法的桀骜,计划中最重要的西军没能按时到位,而李子义部贼军却再度出山,一路摧枯拉朽,致京东东路彻底糜烂。
  童贯才发现,幸好第一批抽调的西军没能按时到位,不然的话,恐怕连李子义部都打不赢,勿论更狡猾的徐泽。
  现在,既然徐泽已经入局,京东必将再起变故,
  无论是徐泽吞并李子义,还是李子义干掉徐泽,两贼一旦成为决出胜者,都会实力暴增,沂州以东,将不复朝廷所有。
  届时,贼人可以安心向西,朝廷将会遭遇更大的危机!
  二虎相争,两败俱伤?
  一个多月前,赵佶和童贯等人就已经幻想一次,并为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吃足的苦头,现在如何还敢再做这样的梦?
  经过“两府”重臣紧张合议,拿出两条应对措施:
  其一:令在淮西平乱的第一批西军精锐停止征剿贼人樊瑞,速速赶往往徐州治所彭城县。
  令赵隆统率已入京畿的第二批西军精锐,直接进入淮阳军治所下邳县。
  其余京营、河东抽调兵马速速前往南京应天府集结。
  京东西路抽调十个指挥增援济南府,并进一步加强兖州的防备。
  各部到位后,全力防备京东东路的贼人。
  其二,令涟水军各水营做好准备,并抽调四营步军,
  待徐泽攻下胶西县(从登州入密州,只能先取胶西),在密州取得支点后,
  抽调兵马立即北上,“协助”登州第二将守城,以换其部放手鏖战贼军。
  第一条策略,是为了应对贼军针对朝廷的“背信弃义”而展开报复行动。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朝廷掌握的情报太少,
  仗打到这份上,连贼军究竟有多少人都没搞明白,
  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子义部贼军的人数,肯定比登州第二将的兵马多得多。
  李子义未必就能打得过有备而来,敢于单独出兵的徐泽,
  但一面以少量兵力防守坚城,扛住徐泽的攻城,
  一面四处攻伐,以报复朝廷“背信弃义”的兵马,肯定不会缺。
  第二条策略,则是针对徐泽出兵后,可能会赖在一地不走,以养寇自重。
  或者与贼人狼狈为奸,甚至,故意挤压贼军,迫使李子义攻击朝廷军队。
  实际上,派田庆到登州催徐泽出兵之前,童贯就想到这一点。
  之所以任徐泽知密州事,看中的正是胶即港便于朝廷水营北上“支援”这一点。
  只要徐泽进入密州,便不能再让其人站稳脚跟,把密州变成第二个登州。
  徐泽不想马上公开造反的话,就只能选择为朝廷做鹰犬。
  唯一要把握的,就是“支援”徐泽的部队态度必须要好,要真诚协助,不能让其人感受到敌意,而选择与李子义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