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周桃的震撼
作者:向晚葵    更新:2022-01-13 16:01
  至于选择许正强,她也能猜到原因。
  因为他最近把很多战友召集起来,一起赚钱,那样的环境,无疑更吸引刘峻诚。
  “你不好奇他帮我干什么工作吗?”许正强见她没有问这个,意外地问。
  今天说这个,他其实已经有向周桃摊牌的意思。
  以前公司还没理顺,所以向她保密,现在已经越来越规范了,让她知道也没关系。
  “这不是你的秘密吗?”周桃见他一脸期待的样子,反而笑了。“我其实也很想知道,你最近偷偷摸摸地,究竟干什么大事——”
  反正在周桃看来,他只要有上进心,愿意不断努力,都值得肯定。
  就算失败了,也是宝贵的经验,以后再次创业,就用得上。
  “其实也没什么?”被周桃这样一说,许正强反而有些忸怩起来。“就是开了两家饭店,一家货运公司而已——”
  会开饭店,他是考虑到自己一直吃周桃的,没机会回请他,加上东海县里没有一家像样的饭店,就动了这样的心思。
  正好有个战友来信问有没有活干,因为马光荣那几个在他这边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许正强知道那个战友的爷爷,解放前在沪市一家大饭店担任大厨,这是他以前经常向大家吹嘘的。
  于是心里一动,问他愿不愿意一家都过来,帮自己开饭店,并给他们两成的股份。
  这个办法是他从周桃那里学来的。
  想留住人,那就要给够好处,否则时间长了,交情就会慢慢变淡。
  那个战友一听有这样的好事,自然一口答应,带着一家人来投奔他。
  许正强这时候已经找了一间适合开饭店的铺子,又在附近租了一套院子,给他们一家八口住。
  因为有他们的相助,饭店的装修,以及管理,都非常顺利。
  他更是把平时的管理工作,交给战友的父亲,而厨房的一切安排,则给了战友的爷爷。
  那一家人也是耿直的性子,平时做事非常讲究,帐目弄得非常清楚,让他非常放心。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联系一些熟人,让他们去饭店消费,这样一来,饭店的名气就开始打响,生意出乎意料地好。
  生意稳定下来后,他的心野了,于是又开了一家饭店,这次大厨是本地招的,又聘请了一个有管理经验的人担任经理,开张后也很顺利。
  两家饭店风格上有差异,先开的那家,走的是沪市的风格,全国各地的菜都有。
  而新开这家,则以本地菜为主,档次也相对要低一次,顾客却不少。
  后面断断续续又有战友因为没工作,向他求助,于是干脆全部叫了过来。
  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力气非常大,又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部队学会了开汽车,于是在周智荣的建议下,成立了一家运输公司,专门帮人运货搬货。
  现在生意还不多,倒是周桃的玩具厂,连续几次出货,都用了他们的运输公司。
  公司暂时只有三辆大货车,是周智荣走路子,帮他搞到的。
  两辆是旧车,一辆是新车,没花多少钱。
  其实会开运输公司,他也有帮周桃的意思。
  他的家具厂和玩具厂,经常需要运货,她的公司自己力量不足,交给他这样的专业公司,反而更划算。
  “许正强,你可以啊!”周桃听完他的介绍发,站起来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肩,大声地嚷道。
  她是真的没想到,他会走这样的路。
  要知道身边其它人,都想着围绕自己的路子,赚点快钱。
  比如方明龙姐姐要开小作坊,比如小舅姨妈他们,都想开店。
  卫秋宇的理发店,是自己建议的,吴江娟的小吃店,虽然是她自己想到的,后面依然需要自己指点。
  她一直以为许正强也会像以前一样,开一样类似的杂物店,安排投奔的战友。
  没想他开饭店,开运输公司,都是自己没有涉及的行业,太厉害了。
  “一般一般。”许正强被周桃夸得脸都涨红了,说不出是激动还是兴奋。“跟你比还差得远。”
  这是真的。
  自己在进步,周桃同样没有停下脚步,刚过完年,就是两家工厂要开工。
  还有一家外贸公司也在筹建,这些消息他很清楚。
  自己跟她的差距依然很大。
  “我比较意外的是,你居然会想到开饭店和运输公司——”周桃正色地说道。“这是两个我也没有涉足的行业——”
  这就非常了不起了。
  他刚开始不是只会开一家日用品店,靠自己的货源,才赚一些小钱吗?
  现在等于走出了自己的路,以后不用靠自己,也能过得很好。
  这是她最在意的。
  中国历来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有自己的想法,敢于突破自己,走出一条跟别人不一样路的人。
  这样评价许正强或许有些夸张了,问题是这时候大家都受计划经济影响,根本没有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你敢这样做,说已经说明他的脑瓜子比别人发达。
  “嘿嘿——”见周桃对自己评价这么高,许正强一脸傻笑。
  他这么努力,本来就有在她面前表现一番的意思。
  现在周桃这样夸奖自己,他感觉自己幸福极了。
  “运输公司现在还没有利润吧?”周桃想了想问道。
  这是没办法的事。
  东海县私人企业还太少,各地虽然有一些小作坊,但是用不到他的运输公司。
  而国企和集体企业,内部就像一个独立王国,肯定不可能把这个钱让外人赚。
  所以目前只有自己的企业,周叔叔的企业,以及其它有限的几家私人小厂,才有生意给他做。
  想养活几十个工人,肯定不现实。
  “是的。”许正强点点头,“主要是业务量不稳定,只要全县上下都知道我们这家企业,生意肯定会好起来的。”
  他觉得这跟公司没有打出名气有关,东海县这么大,需要运货的地方不少,肯定养得活自己这家公司。
  “你的想法没错。”周桃想了想给他提了意见。“只是把业务限制在县里,其实是个错误,你们应该考虑在余杭和甬城,各开一个办事处,并派人不断去外面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