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办培训班计划
作者:向晚葵    更新:2022-01-13 16:00
  一方面同情他,认可他,毕竟大家被同一批人伤害,都没了至亲,可以说同病相怜,。
  另一方面,对他的极端性格又有些警惕,害怕他受刺激后,会做出伤害桃子的事。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已适应了新的身份。
  如果他真的愿意重新开始,以他的能力,护送两位老人回京,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是吗?他最近怎么样?”周桃最近一直没关注这个人,听到许正强提起,才想起自己差点忘记了他。
  当时的想法是,既然他投奔自己,就收下吧!
  过了十多年胆战心惊的日子,他的精神一定非常累了,那就让他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什么时候恢复过来了,来找自己,再给他安排事做。
  没想到他已经自己找到事情做了。
  “还不错,至少看起来有了些人的样子。”许正强想了想,回答道。
  他一直希望刘峻诚振作起来,仿佛他新生了,自己也能获得一些力量。
  刘峻诚也没有让自己失望,这么快就站了起来。
  “那就好。”周桃听了许正强的介绍,也为他高兴。“既然这样,让他去一趟京城,确实非常合适。”
  从能力的角度来讲,他肯定不逊色自己这边所有人。
  能十几年如一日,卧底在高建良身边,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应变能力,绝对做不到。
  到时再安排一个人,陪他去一趟,算是对他的考验。
  如果他能圆满完成,那可以尝试给他更重要的工作了。
  周桃多少能猜测到他的心思,就是希望跟过去做一个切割,到一个安稳的环境,重新生活。
  而这些自己有能力提供。
  安排好这些,周桃也不着急,倒是私下开始关注刘峻诚。
  见他现在在仓库上班,平时收货卸货,干的大多是体力活。
  如果工厂有产品出来了,就跟着司机一起去送货。
  可能是受环境影响,他原本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偶然会露出僵硬的笑容,似乎在勉力融进新的圈子。
  公司的同事可能已经习惯了他的样子,倒没有人因此为难他。
  周桃觉得只要他愿意,早晚会恢复正常的样子。
  一星期后,在深城出差的李娅淇和许正强回来了。
  通过两地的努力,暂住证的管理办法,已经制订出来。
  因为是暂行管理条例,所以只要省里批下来就行。
  而深城地位特殊,有权力直接审批并出台类似的条例。
  这样一来,深城和浙省,可以用这样的办法,直接进行劳动力派遣。
  省里对东海县的首创精神,给了极高的评价。
  同时把这份文件分发给全省各地。
  这样一来,浙省的所有地方,只要办了暂住证,就能直接去深城特区务工,不需要办介绍信。
  搞明白这一点后,各地纷纷派人去深城联系工厂,希望那边能接收自己这边派遣的人。
  对工厂来说,工人当然需要。
  现在有了挑选的机会,他们就提高要求,希望派过去的工人,必须初中以上学历,最好有一技之长。
  周桃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无奈。
  原本希望给东海县的人多一个赚钱的机会,现在全省机会均等,就没有优势了。
  想来其它省早晚也会推出相应的政策,竞争就更激烈了。
  郁闷了一天后,忽然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东海县建立一个职业培训班。
  有的技术难度太高,想培训也不容易。
  但是酒店服务员,包括客房服务员,缝纫机操作员,会用油标卡尺的品检员等工人,却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强化训练,就能达到目标。
  这样的人送到深城,肯定很抢手,周桃对这个有信心。
  于是把这件事跟祝良骥商量了一下。
  “这个办法好。”他听了后非常激动。“如果年轻人有了这些能力,未必要去深城找工作,本省和沪市这边很多工厂酒店,也要这样的技术人员啊!”
  别看他对工厂管理不熟悉,但是有这样的判断力。
  这两年新的企业不断兴建,工厂的数量也在增加,但是为什么比不上周桃的工厂。
  原因很简单,因为周桃开工前,会培训工人。
  别看只花了几天时间,但是效果非常好,看看那些新工厂乱糟糟的样子,再对比玩具厂开工那一天,工人们就开始认真工作,出了大量成品,高下一目了然。
  如果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进行一个月至两个月的培训,那东海县的年轻人,只怕会被全国的企业抢破头。
  “那我们就把这个计划定下来。”周桃见他这么兴奋,也很高兴。“第一步,建培训学校,前期先找栋旧房子,改建一下就能用。第二步,寻找老师,只要有一定基础就行。第三步,派出工作人员,去联系各地的企业——”
  生源不是问题,只怕办出名气后,周围县市的人也会过来就读。
  “那学校是什么性质的单位,资金怎么解决?”祝良骥看事情的角度跟周桃不一样,先想到了这个问题。
  有钱好办事,没钱寸步难行。
  “这确实是个问题。”周桃也发觉自己太兴奋了,居然忘了最关键的一点。
  前世全国有很多这样的学校,全是私人投资兴办的。
  办这样的学校,赚钱是肯定的。
  问题是现在老百姓很穷,哪里拿得出钱去上课?
  如果政府投资,那会办成怎么样?谁也无法保证?
  “我个人倾向于私人投资。”祝良骥说道。“主要是培训班靠什么办法赢利?”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能赚钱才能越办越好。
  他也想过了,这种培训学校,不可能免费进行。
  否则的话,全县城的人都来就读,县里也没这个能力收留他们。
  但是收钱的话,又怕招不到人,毕竟来找工作的都是最普遍的老百姓,一下子哪里拿得出几十块钱啊!
  “赢利其实简单,后期靠学生交的培训费。”周桃回答道。“前期他们没钱,可以签一个合同,去工厂就业后,第一年工资的一半,必须交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