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周智荣登门求助
作者:向晚葵    更新:2022-01-13 16:00
  第二天早上,周桃要回县城,于是和小弟一起出发。
  而顾工和爸爸,则开始到村里叫人,准备平整空地,先把地基搞出来。
  到了县城,周小满没有跟周桃一起,而是去跟黄百扬和祝信才会合,准备去坐火车。
  周桃再次叮嘱了两句,就跟他分开,独自回公司。
  公司这边也已经在动工了,围墙被拆下来后,用竹排围了一圈,防止有人随便进出。
  有年轻力壮的男人,拿着大铁锤,在拆公司后面的房子,扬起很大的灰。
  办公楼这边,不得不紧闭门窗,防止灰尘进入。
  周桃看到后皱了皱眉,觉得这样太扰民了。
  可是现在的建筑施工技术这么落后,又想不出其它办法。
  “要不,放两天假吧!”周桃进了办公室,对刘钰祥说道。
  反正这边的制衣生产也没那么紧张,停工两天不会有什么影响。
  至于管理人员,可以到其它地方暂时办两天公。
  “没关系吧!”刘钰祥扭头朝后窗望了一眼,犹豫地回答。
  他虽然在管理方面有不少经验,却没有周桃这种意识,要为工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屋里确实多了些灰尘和噪音,让人非常不舒服,反正就两天的事,克服一下就好了。
  人家棉纺厂里的环境天天这么恶劣,工人还不照样工作?
  “要不,让赵志刚去买一批口罩回来,给每个人工人发几个?”周桃想了想,也觉得自己多想了,又提了个建议。
  戴上口罩的话,就算屋里有些灰尘,也会好上很多。
  “行。”见周桃这么关心大家的健康,刘钰祥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感受,于是一口答应下来。
  既然老板舍得花这个钱,那他也没必要替他省了。
  他们是中外合资企业,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不是坏事。
  工人收到口罩后,有的人不舍得带,藏在口袋准备带回家用。
  周桃没办法,只好随她们去。
  下午来了个意外的客人,居然是周智荣周叔叔再次回东海县了。
  “桃子,我这次过来,是想找你聊聊管理方面的事。”周智荣进屋后,开门见山说出来意。
  深城电机厂那边遇到的情况,把他和哥哥都急死了。
  偏偏机器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操作不稳定,照岛国顾问的说法,这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都需要一段时间磨合
  等调机员熟悉它们的性能,工人也熟练了,情况就会好转。
  问题是时间不等人,每天这样消耗浪费下去,谁知道还要烧多少钱?
  “只要我帮得上忙,肯定没问题。”周桃猜测是自己跟周文婧说的话有效果了,也没在意。“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是质量不稳定,无法批量生产?”
  这是她根据周文婧的描述,得到的结论。
  如果真是这些问题,那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前世学过的精细化管理,给每台机器制订各项参数卡,以及制作作业指导书。
  参数卡方便机修师傅和调机员快速找准问题,而作业指导书,则让员工的操作有明确的规范,防止因为工作失误,引起次品产生。
  “是啊!”周智荣坐下来后,急得直挠头。
  这件事快把他急疯了,听到女儿提到周桃的话,觉得靠谱,于是匆匆坐飞机赶过来了。
  如果周桃能帮自己解决眼前的困境,真是自己的救命王菩萨了。
  “周叔叔,你听说过《丰田生产方式》吗?听过精细化管理吗?”周桃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反而问起这些事。
  精细化管理,欧洲早就提出来了,但是真正出名的却在岛国。
  印象中就是这两年,岛国开始总经精益生产经验,并正式形成一套管理体系。
  而最出名的就是丰田汽车制造公司,把这套生产方式,推到一个极高的位置。
  整个八九十年代,国内一谈管理,必提丰田管理模式。
  而掌握了这些管理理念的年轻人,又把它们带到更多的企业,可以说国内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这股风潮。
  同时带动的是管理书籍的热卖,比如《现场精细化管理》,主要强调5S,可视化管理,以及“零故障”、产品质量“零缺陷”、人员安全“零事故”等三个零为核心的训练三大利器。
  还有《细节决定成败》,同样影响了所有人,成功地把这套管理模式,加入更多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让管理人员执行起来,变得特别容易和可接受。
  在周桃看来,当一家企业管理相对落后时,采用这些工具,确实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特别是周叔叔家这种大型电机厂,推行起来效果会更好,想想前世八九十年代国内大量的港资企业、台资企业和岛国企业的效率和质量,就知道了。
  “我还真没听说过。”周智荣被周桃的反问弄得有些懵,好一会才不好意思地回答。
  难道是自己孤陋寡闻,这些管理方法早已流传很广了,只是自己不知道?
  “你不知道?那个岛国顾问肯定知道,他没有告诉你?”周桃疑惑地反问。
  说起来岛国顾问凭什么拿这么高的工资,就是因为有一套在这个时代大家看起来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只要他提议周叔叔这样做,就能避免现在这样的情况。
  “没有。”周智荣摇了摇头。
  每天疲惫地从车间出来,他都会邀请那个顾问一起吃饭,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方一直推脱说这需要时间,难道里面有什么问题?
  “一个敢担任这种职务的人,却不懂这个,那就有问题了。”周桃一向没当周智荣是外人,所以说话也很直接。“要么他的能力没有你想像得高,要么他故意不说,原因你自己去查——”
  想到周叔叔家里的麻烦,不知怎么的,就有了阴谋论。
  如果自己是对方的敌人,说不定也会这样做。
  这时候周叔叔已经把所有资金,投入到电机厂里,如果一直这样,等手上的流动资金用完,不得不向银行再次贷款。
  如果事情得不到解决,继续拖下去的话,到时不但没钱还银行贷款,还得把工厂抵压掉,那时候后果就不好了。
  说不定对方正在等这一天,到时低价把工厂买下来,再请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过来,让电机厂尽快投产,这家周叔叔耗尽心血的企业,不是轻松就到手了吗?
  而周叔叔兄弟俩,就彻底成了穷光蛋。
  到时同行看不起他们,只怕老家的父亲,也会觉得他们没本事,不再把家族的企业交给他们打理。
  那两人就彻底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