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再次招人
作者:向晚葵    更新:2022-01-13 16:00
  这是示范效应,总得有人先吃螃蟹,才有人跟着做。
  对周桃来说,这个真的不是难事,自己手上有服装,有百货商品,还可以从大胃王那里,拿些厨具等等,开几家不同的店,难不倒自己。
  最困难的反而是人。
  到时只怕要让赵志刚去管几天,再招几个服务员培训几天,这样才能解决眼前的困难。
  “你能去开店,当然没问题了。”祝良骥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相信周桃有这个能力,把市场带火起来。
  人都是现实的。
  如果开店能赚钱,谁不想要?
  别看大家口袋里没有钱,真的下了决心,亲朋好友里凑一凑,还是没问题的。
  “接下来说第二个困难,市场卖的是老百姓生活需要的日用品,包括吃穿用,我们只要想一想,每年过年的时候,交流会热闹的场面,就知道货源其实不缺,缺的是消息渠道——”周桃提醒道。
  最近几年,每年过年都要开交流会,各种各样的货物摆满了一条街,可以说人山人海,针插不进,至少有两三百个摊位。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么大一个东海县,没理由凑不齐几十家店的商品。
  只是很多人对经商一窍不通,才会找不到方向。
  这需要有人去引导。
  一方面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开动脑筋,各显神通,寻找合适的货源。
  另一方面,也需要县里的相关部门,做好服务工作,为老百姓联系厂家。
  这些工作做好了,市场问题也就解决了。
  “被你这样一说,我一下子觉得没那么难了——”祝良骥听了周桃的话后,眼前一亮,欣喜地叫道。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这几天自己和几个手下,为这事吃不好睡不香,头疼不已。
  到了桃子这里,三言两语就解决了。
  “本来就不难,只是大家对商品经济都缺乏了解,才会束手无策。”周桃认真地说道。“所以我才劝你去进修,有空了学一学《资本论》这些专业书籍,开阔眼界,国内太缺少懂经济的领导了——”
  这是事实,八十年代所谓的摸着石头过河,不仅仅是表现在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在具体操作时,也吃了无数亏。
  闹笑话还是小事,很多地方因为急于拉投资,反而被人骗走大笔资金的事,时有发生。
  而那些懂经济的高材生,在短时间内崭露头角,成为新时代升迁最快的领导干部。
  也有大量的老师,设计院等高学历人才,通过考核,进入机关,成为骨干。
  祝良骥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未来同样不可限量。
  “我明白了。”祝良骥神情郑重地回答。“谢谢你的提醒。”
  如果说以前周桃劝他去进修,他还没那么深的体会,现在是确确实实感受到这一点了。
  他有理由相信,等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分配到地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很快就会取代那些观念陈旧,不懂经济的老官僚。
  自己如果一直用老一套工作,说不定也会被淘汰。
  “不客气。”周桃见他明白了自己暗藏的提醒,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过两天我去一趟市场接待处那边,租几间铺子,简单装修一下,给大家做个示范。”
  原本打算照着自己的思路去干,不跟县城的下岗工人抢机会,现在看来,不去开店不行了。
  大不了等市场生意旺起来,再把店铺转让给其它人好了。
  隔了几天,周桃去了一趟市场那边,看到这边已经初步装修好了,就到接待人员那里,租了两间位于市场门口最显眼处的店铺,马上安排人布置。
  市场那边的建筑样式,也是周桃当初提议的。
  这边原先是一家工厂,面积大概有四百个平方,被分隔成几个车间。
  改装成市场后,把墙全部打通,再照着具体结构,用钢丝网作墙,分成一个个小店铺,面积从七八个平方,到二十个平方不等。
  说到通俗一点,就是跟九十年代,每个县城几乎都建过的服装大厦差不多。
  不过不限于卖服装,所以取名为东海县日用百货市场。
  周桃打算把面积大一点的那间店铺,开成服装店,另一间则卖日用百货。
  考虑到仓库里十几种用来摆摊的货物,放在店里显得太少了,于是又向大胃王要了二十多个品种。
  同时要了一些可拆卸货架,让赵志刚带人送过去重新组装好。
  这边准备得差不多了,服装店那边也装修得七七八八,周桃挑了个好日子,准备正式开张。
  爸妈听到这个消息,也赶了过来,一起去几间店里巡视了一遍。
  对于女儿一下子成了几家店的老板,他们又是吃惊又是骄傲。
  不过家里事情多,他们吃了中饭后,就回去了。
  周桃送走爸妈后,把赵志刚和方明龙叫过来,向他们交待一件事。
  市场那边两间店,以后交给方明龙负责。
  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招两个女孩子过来当营业员。
  而服装店那边,则由赵志刚负责,同样招两个人帮忙。
  这时候没人在意朝九晚五八小时制,一个人从早干到晚,也不会在意,只要工资满意就行。
  周桃把招人的任务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不管是从老家村里叫人,还是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原则只有一个,如果后面出问题,要他们承担全部责任。
  这样一来,他们安排人的时候,就会慎重许多。
  方明龙叫来的两个人,一个叫陈月仙,是刘鹏的对象。另一个叫吴伟娟,是吴伟光的姐姐。
  刘鹏来县城工作后,尽管家里还没造房子,贫穷依然,但是大家看好他的未来,所以很快说了一门亲,对方是隔壁村的女孩子,跟他同年,是个性格爽快的泼辣妹子。
  方明龙觉得她的性格适合当售货员,加上想帮兄弟一把,于是把她叫来了。
  吴伟光还没对象,她的姐姐刚说了亲,打算明年结婚,如果有一份工作,将来嫁过去也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