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母后,你怎么说出来了?
作者:三喜丸子    更新:2022-01-11 19:44
  王霖来到动工门口,一问之下,才知道李承乾不在。
  当场。
  王霖就懵了。
  完犊子了!
  早知道不让太子殿下去找李二郎劝谏了。
  这下好了,没有显示出优越的头脑,犯二残酷了残缺的智商。
  整劈叉了!
  算了,不管了,随缘吧。
  太子殿下,祝好!
  ……
  立正殿。
  李承乾见到长孙皇后以后,先行请安。
  接着,就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如此明显,长孙皇后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直接问道:“高明,你有什么事吗?”
  李承乾故作踌躇的道:“母后,儿臣不知道要不要说。”
  长孙皇后笑道:“那就不说了啊。”
  李承乾:……
  不说怎么行?
  母后,你记得按套路出牌啊。
  李承乾沉吟一下,又尴尬的道:“但是这件事和母后有关,儿臣实在是憋不住。”
  长孙皇后心里和明镜似的,似笑非笑的道:“高明,你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又没人逼你。”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神秘兮兮的道:“母后,儿臣今天听到了父皇和大哥的对话。”
  长孙皇后听了无动于衷,连一丁点的好奇都没有。
  李承乾只得又道:“父皇和大哥准备算计母后。”
  “休得胡说!”
  猛然间。
  长孙皇后怒道:“高明,你怎么能够在背后编排你父皇?”
  李承乾委屈的道:“母后,儿臣听到的时候,也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末了,他又补充道:“对了,是大哥逼着父皇算计母后的。”
  啪——
  好响亮的一巴掌。
  李承乾被打懵了。
  干嘛……打我?
  长孙皇后一向温婉贤淑,很少有发火的时候,这时却冷着脸道:“高明,知子莫若母,你的小心思,别以为母后看不出来。”
  李承乾:“我……”
  他还想狡辩。
  长孙皇后却制止了他,道:“你不要说话!”
  李承乾真不敢吭声了。
  毕竟,这可是母后在他面前第一次发火。
  震慑力非常。
  长孙皇后问道:“是不是因为你大哥为朝廷立了太多功劳,所以你内心很不安?”
  李承乾本能的道:“没……”
  刚说了一个字,剩下的话全被长孙皇后洞察人心的目光挡了回去。
  他不敢再说了。
  果然,母后最懂他,心里心里的那点小九九,根本就瞒不过母后。
  此时。
  李承乾后悔了。
  耍心眼,千万背对着老娘耍,容易穿帮。
  女人的洞察力,可谓恐怖。
  更何况,还是对自己抚养长大的孩子。
  李承乾只要是一尥蹶子,长孙皇后就晓得他想干嘛了。
  长孙皇后叹道:“高明,你是太子,当有容人之量。不然,如何胜任这储君之位?”
  李承乾心里憋屈,但是还不好说出来,闷着头没吭声。
  “且不说别的,你大哥带来的红薯和土豆,对于大唐百姓可谓是活命之恩。”
  “此等功劳,你应该去敬佩,并且以你大哥为榜样,做一个好太子。”
  李承乾:……
  母后啊,儿臣怕的不就是大哥对于百姓的活命之恩。
  这个恩德,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威胁储君之位啊。
  只听。
  长孙皇后又失望的叹道:“高明,母后知道你怎么想的,只能说明你还小,不懂人心。”
  李承乾差点没忍住反驳。
  人心?
  我不懂?
  我可太懂了!
  大哥他就是盯着我的位置,本宫能不急吗?
  除非是聋子、瞎子、傻子!
  可是,本宫是一个正常人。
  长孙皇后继续如数家珍的道:“当初,河东道地龙翻身,你大哥提议让你去,为你赢得了多少民望?”
  李承乾语塞。
  “再往前,去年朝廷平定朔方,三军将士归来,你大哥让你出城,以棉衣犒劳三军将士,三军将士对你感激涕零。”
  李承乾动摇了。
  本宫……真的想劈叉了?
  “母后还听说了,兄弟冰棍,你可是一个铜板都没出,你大哥还给你分润。”
  李承乾刚刚惭愧一点的心,忽然就不惭愧了,理直气壮的道:“母后,那才几个钱啊?”
  啪——
  又是一巴掌。
  长孙皇后脸色含煞的道:“商场呢?里面没有你的股份吗?”
  李承乾捂着脸,悲愤的道:“钱再多有什么用,父皇没给儿臣啊,还说替儿臣保管着,儿臣什么也没见着。”
  啪——
  第三巴掌。
  李承乾捂住了一半脸,没捂住另一半。
  惨也!
  长孙皇后指着他,怒极,道:“高明,你就是一头白眼狼!你父皇怕你挥霍,把你的分润拿走了,管你大哥何事?”
  李承乾:……
  对啊!
  本宫怎么没想到呢?
  也不对……
  李承乾已经被懵逼了心窍,死鸭子嘴硬的道:“说不定……这就是大哥故意的,明知道那么多的分润,父皇不可能给我。”
  “所以,他其实就是给父皇的,名义上挂在儿臣的名下。”
  “到最后,儿臣还要对他感恩戴德。”
  长孙皇后眼前一黑。
  “你——”
  一个人影窜了出来,扶住了长孙皇后。
  正是李二陛下。
  李二惊呼道:“观音婢,你怎么了?”
  长孙皇后看着李承乾,恨铁不成钢的道:“这个孩子,实在是……”
  李承乾慌了。
  天啊!
  这话要是进入父皇的耳中,本宫的形象……本来就被大哥抢走了父皇的欢心。
  再这么一搞,岂不是雪上加霜?
  李承乾一脸祈求。
  毕竟是亲儿子,长孙皇后心软了,怒斥道:“回去面壁思过,十天不准出东宫一步。”
  李承乾被禁足,反而感激的道:“儿臣知错,儿臣一定会好好反省。”
  长孙皇后听他这么说,还以为他想明白了,真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心里一阵安慰。
  这个混小子,能明白过来就好。
  不然,可就是自毁长城。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隐太子。
  昔年,李二功高震主,甚至于李渊都对他忌惮三分,更是杀了李二麾下的最强谋士刘文静。
  若是刘文静在世,什么房谋杜断,都要靠边站。
  为了吊着李二杀敌,李渊还以太子之位安慰他。
  结果,立国以后,太子还是李建成的。
  而且,还以为这个许诺,李建成视自己的亲弟弟为生死仇敌。
  后来,差点毒杀了李二。
  说来,李二玄武门兵变,也有很大的成分被逼的。
  隐太子登基,他必死无疑。
  如今,李易欢功高,可没有军功,又是孤身一人,再加上庶出的身份,根本没可能被立为太子。
  自然,前提是李承乾千万不要自毁长城。
  否则,还真不好说。
  长孙皇后看人的自信还是有的,就李易欢一心赚钱的想法,也没有染指太子位置的心思。
  更何况,还帮助他调理气疾。
  若是李易欢心属太子之位,怎么会一门心思的帮她这个太子的亲娘诊治。
  而且,去年冬天,气疾基本上就没犯过。
  可见,这孩子是真心的,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
  长孙皇后不由得哀叹。
  到底是民间的孩子,淳朴。
  哪里像自己这个长子,身居东宫,心眼都想歪了。
  李二不明所以的问道:“观音婢,刚才高明怎么气你了?”
  说完,他又对正在离去的李承乾吼道:“给朕滚回来!”
  李承乾一哆嗦,想死的心都有了。
  完了完了!
  父皇过问,本宫就凉了。
  好在。
  长孙皇后却道:“陛下,此事你不必过问,高明的心眼儿有点不正,妾身处理即可。”
  李二点点头。
  对于长孙皇后,他放心的很。
  李承乾对于自己的母后感激涕零,麻溜的溜了。
  同时,他心里又忍不住洋洋自得。
  说到底,母后还是爱自己的。
  就凭这一点,加上母后在父皇面前的分量,大哥你拿什么和本宫争?
  就在这时。
  长孙皇后瞥了一眼这个儿子的背影,气道:“高明以为有人稀罕他的太子之位了。”
  噗通——
  李承乾摔倒在地,差点把腿摔折了。
  然而……
  他并不感觉到疼。
  身上不疼,心里痛啊。
  母后,你怎么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