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唐日报特别刊
作者:三喜丸子    更新:2022-01-11 19:43
  李易欢轻描淡写的道:“诸位皆可品尝一番,红薯的味道如何。”
  “待会儿,本县男就领着大家去证实一下,红薯此物究竟如何。”
  “师傅当得起万福大唐之物。”
  刹那间。
  众人的目标转向了桌子上的红薯美食。
  宴席完毕。
  天下第一楼里涌出来了浩浩荡荡的人群,并且外面早有无数的牛车等候。
  车夫全是桃花源的村民。
  房玄龄看了李易欢一眼。
  皇子,你这是早有准备啊!
  一群人,乘坐牛车,排成一天长龙,成为了整个长安街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一个时辰后。
  众人来到了万年县,桃花源村。
  进入村里,牛车队伍向后山进发。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趴在地上,翠翠绿绿的红薯地。
  红薯地旁边,无数的农户似乎等候已久。
  在一片红薯地前,李易欢跳下牛车,一指道:“诸位大人,这里就是红薯地了。”
  众人从牛车上下来,一个个如同好奇宝宝,弯着腰去研究红薯究竟为何物。
  李易欢介绍道:“红薯,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上面的茎叶皆可食用,可以拌面蒸食,叶子热水炒熟凉拌,更加可口。”
  “红薯的果实在地下生长,为圆形、椭圆等形状,土壤松软,红薯就会更加圆润一些。土壤坚硬,红薯受挤压变形,卖相就会难看一点。”
  众人仔细听着李易欢概述简单的红薯常识。
  所有人心中都明白,红薯此物必然由大唐日报为万民所知。
  届时,他们都是大唐的功臣。
  自古民以食为天。
  一个亩产令人的新式作物,所立下的功劳何其恐怖?
  原本,李易欢可以以个人名义,将红薯进献朝廷,一个人独享功劳,其封赏也就更加丰厚。
  可是,顾问大人为了大唐日报竟然做出如此无私之举,着实令人佩服啊。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李易欢不是不想独吞功劳,实在是红薯之物的功劳,一个人吃下去怕是会被撑死。
  如果,红薯能够助大唐日报名扬天下,那也是物尽其用。
  以后,大唐日报所带来的好处比红薯更甚。
  不过,究竟红薯产量如何,众人心中仍旧存有疑虑。
  “村民们,把地里的红薯挖出来,看看今年的收成如何。”
  李易欢一声令下。
  桃花源的村民就开始抡起锄头行动起来。
  大唐日报的官员今日是长了见识,简单村民们将硕大的红薯从地里刨出来。
  有人手痒难耐,直接一捋袖子,蹲下去就刨。
  更多人的有样学样。
  “哈哈哈!好大的红薯啊!”
  “我也挖出来一个!”
  “本官这个红薯才是最大的,你们的都不行!”
  刨着刨着,就开始了比拼。
  一个官员冲出来,一把揪住李易欢的嫉妒,红着眼睛,想要择人而噬。
  “你为何不早点说!”
  “你为何不早日进献朝廷!”
  “会少死多少大唐百姓!”
  房玄龄也在捶足顿胸。
  老夫明明早就知道了红薯,却不信这神奇的产量。
  堂堂朝廷中书省中书令,大唐的邢国公,竟然哭的像个孩子。
  房玄龄走出来,掰开那个官员抓住揪住李易欢的手,让他松开。
  同时,房玄龄呢眼泪也止不住的流,口中喃喃自语。
  “万年县男,你知道吗?就在年初,大唐有一地百姓遭受洪水之灾,粮食绝收,当地的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
  “房某……房某受皇命前去赈灾,当时……太惨了,实在是太惨了!”
  李易欢不由得动容。
  他叹道:“房大人,没人比我更懂红薯意味着什么。”
  是啊!
  大明之亡,亡在天灾人祸居多。
  当初,大明的红薯已经开始推广,却还没来得及享受红薯带来的成果,江山却崩塌了。
  最后,陷入蛮夷之手。
  红薯的好处,也尽被蛮夷所得。
  辫子朝更是误我中华三百年!
  不知怎的,房玄龄从李易欢的短短的几句话里,没有听到任何辩解,却听出了无限的哀痛。
  他指着那个官员道:“李同出身贫寒,对于此物,未免激动了些,万年县男勿怪。”
  李同歉然道:“李误会了万年县男,还请勿怪。”
  李易欢笑道:“李大人,房大人,你们放心,我这个人最大度了。”
  房玄龄:……
  皇子,你就不能有个正形?
  就在此时。
  大唐日报的官员惊呼连连。
  原来,红薯被挖出来以后,已经在称重,估算亩产几何。
  最后得出的产量,竟然高达四十石。
  房玄龄双腿一软,差点没跪地上去。
  他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当初的玄武门之变,也是重要谋划人之一。
  可是,如此产量骇人听闻的红薯,这辈子就敢想象。
  此生,还能有缘一见。
  幸甚!
  幸甚矣!
  一行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匆匆离开了万年县桃花源村。
  临走时,房玄龄再次看到桃花源村四个字。
  他的脑海里就浮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房玄龄笑问道:“万年县男,这几个字的出处?”
  李易欢正色道:“我也没别的能力,但愿这里能够成为桃花源。当然,我更希望大唐所处各地,皆是桃花源。”
  这里,审核部长高呼一声,转身面向李易欢。
  “诸位!”
  “我等应当谢过顾问大人!”
  众人心中并无异议,齐声高呼:“我等谢过顾问大人!”
  李易欢只淡淡一笑,心里吐槽:“别谢我,谢系统!”
  ……
  甘露殿。
  砰——
  李二陛下将大唐日报一巴掌拍在了案牍上。
  时隔两日而已,大唐日报出了一期特别刊。
  岂有此理!
  特别刊,就是对红薯这种新式作物的介绍,亩产三十石格外的醒目。
  还包括如何实用,如何种植管理等一系列的全面问题。
  “来人!让房玄龄来见我。”
  李二本想捂着盖着,没想到红薯却被李易欢在大唐日报上刊登出来了。
  朕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这么凉破产了。
  房玄龄作为大唐日报社的总编辑,一切文稿刊登都要经过他的最终审核。
  李二陛下要问问,他这个大唐日报的总编辑是怎么做事的。
  李君羡立即赶往大唐日报社。
  他心里也是一叹。
  大唐日报社这次真的是搞砸了,坏了陛下的大事啊!
  ……
  大唐日报社。
  所有人热血沸腾。
  如今,报社门口都被堵死了。
  无数的大唐子民来此求证红薯的真实性。
  对于所有人来说,在一个食物匮乏的年代,没有什么比一个高产的新式作物更家能够惹人关注。
  一旦大唐日报特别刊上所说的红薯一切成真。
  那么,大唐从此以后就再无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