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侯君集的橄榄枝
作者:三喜丸子    更新:2022-01-11 19:43
  魏征也不再言语,显然也是默认了。
  唐俭一见,这还了得。
  国债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他朗声道:“陛下!朔方之地贫瘠,朝廷兵发朔方,没什么东西换做钱财,如何回馈买了国债的大唐百姓?”
  李二呵呵一笑道:“朔方没有,但是突厥有。”
  唐俭脑袋炸裂。
  腻嘛!
  老夫那个窝嘈!
  还真的打算将朔方和突厥一窝端了?
  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唐俭脑门儿见汗,忧心忡忡的:“陛下,如此是不是过于心切?”
  心切?
  朕恨不能现在就发兵突厥才好!
  李二眼中恨意一闪而末,笑道:“唐大人,兵者,凶器也。剿灭朔方之战,筹备还需要一切时日。”
  “朝廷不妨多筹备一些时日,再兵发朔方,还怕一切不能准备妥当吗?”
  唐俭一想,也是。
  至少三个月的筹备时间。
  若是想要连同突厥一同端了,对外可以表现的慢一些,再增加一些时日。
  前前后后,至少半年。
  半年啊!
  唐俭心里一热,想起渭水之盟,依旧感到深深的耻辱。
  大唐初,君臣都是要脸的。
  宁死不屈!
  渭水之盟也是权宜之计,若是不能尽快雪耻,就要在史书留下卑躬屈膝的骂名了。
  这谁承担的起?
  李二严肃的道:“兵发朔方,不怕百姓知道,朝廷反而要大肆宣扬。但是,突厥之事,绝不能泄露。”
  “否则,朕必斩之!”
  “喏!”
  几个大佬心里一震。
  将朔方和突厥一起端掉,本就是兵行险招,取胜之道在于出其不意。
  一旦泄露一丝一毫,剿灭朔方轻而易举,但灭突厥之事,就基本上没可能了。
  也正因为此,甘露殿中全是李二陛下的嫡系。
  太上皇一派一个人也没宣。
  五姓七望的人更别提了,李二最为提防的就是他们。
  李二又接着道:“玄成,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魏征正色道:“陛下放心,不过……”
  他欲言又止。
  李二问道:“玄成,有话但说无妨。”
  魏征略微尴尬的道:“大唐日报一事,臣听时只觉甚妙,如今亲自操持大唐日报,尤其是大唐第一份报纸,臣思绪有些不全。”
  唐俭猛然间有直达到的猜想,脱口就问魏征:“魏大人,这大唐日报不是你想出来的吧?”
  魏征叹服道:“如此天马行空之想象,魏某终其一生,也想不到邸报还能如此。”
  邸报?
  不是大唐日报吗?
  几个大佬有点懵,目光奇奇的注视着魏征,想要听他解惑。
  魏征一摊手,一个字也不说。
  唐俭继续问道:“这大唐日报,不会是万年县男想出来的吧?”
  万年县男?
  几个大佬眼中充满了求知欲。
  因瘟疫五策由一介贫民荣升为大唐爵位最低等的那个万年县,谁也没放在心上。
  房玄龄除外。
  毕竟,在朔方细作刺杀时,他可是在场的。
  那天雷,犹在耳边闪过。
  实在是难过。
  作为朝廷中的大佬一员,不会以为那是什么真正的天雷,不过是厉害的暗器罢了。
  一个暗器能这么强,就很让人心惊。
  侯君集也在场。
  但是,他有些看不上李易欢。
  他心里认定李易欢就是陛下的私生子。
  一个私生子而已,若是某个国公的倒也罢了,不过是一个风流之名。
  可是,陛下的私生子……
  保持距离吧。
  别惹了一身骚。
  程咬金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种种,他、陛下、魏征,还有李易欢,可是始作俑者。
  不对!
  李易欢和他的陛下老爹才是始作俑者,俺老程和魏喷子最多不过是帮凶。
  唐俭一见魏征答非所问,当即心里就明白了,又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猜测。
  国债也是出自万年县男之手。
  加上大唐日报……
  虽然还没见识是什么东西,听魏征所言,是在朝廷邸报上做文章。
  陛下想要朔方、突厥一窝端,背后保不齐就有他怂恿。
  嘶——
  老夫为嘛有些心惊胆战。
  这个陛下的私生子,未免过于恐惧了。
  他的癫狂行径,是在隐藏什么。
  隐藏最真实的他!
  如此有勇有谋,想法超绝的私生子,若是有朝一日回归皇室……
  不敢想了。
  唐俭被自己的想法惊出了一身冷汗。
  就在唐俭胡思乱想期间。
  李二陛下道:“玄成,既然大唐日报是他想出来的,你就去问问他,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魏征给了他一个无语的眼神儿。
  李二陛下尴尬的摸摸鼻子。
  朕腻嘛。
  忘记魏征在儿子那里的身份,是李家的管家。
  这了不好办了。
  房玄龄毛遂自荐道:“陛下,若是魏大人不方便,臣可以代劳。”
  “可!”
  李二陛下还没说话。
  魏征就迫不及待的同意了。
  他又道:“陛下,您是大唐日报社的社长,臣是总编,可否外加一个副总编,由房大人担任了。”
  李二陛下点点头。
  “可!”
  毕竟,大唐日报的设想,开山辟地头一遭。
  很多东西,都寄望于大唐日报。
  能够多一个人,也就多了一分成功的记几率。
  房玄龄拱手道:“臣定当尽力而为!”
  其他大佬面面相觑。
  魏喷子一个“可”。
  陛下又一个“可”。
  可锤子呢!
  打哑谜,最为不要脸。
  无耻也!
  李二陛下挥挥手,让几个臣子退下了。
  几个大佬出了甘露殿,想要找魏喷子解惑,不约而同的放弃了。
  魏喷子这么刚,他不想说,你就没折。
  于是,就将目标转移在了房玄龄身上。
  长孙无忌笑呵呵的走过去:“房乔啊……”
  “房某什么都不知道!”
  房玄龄撇的一干二净。
  长孙无忌老脸一黑。
  能不能让老子把话说完!
  静。
  周围很安静。
  房玄龄这里都闭口不谈,看来是陛下的意思。
  识趣一点,知道多了死得快。
  几个大佬中许多人都放弃了。
  侯君集走过长孙无忌身边,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了一句。
  “好一个万年县男呦,好一个神奇的少年!”
  长孙无忌目光一缩。
  傻皮也知道侯君集这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说到侯君集这个人,就特别的有趣,一向以儒将自居,想要挑战李靖在军中的威望。
  不过,他又不和武将彻底打成一团,想要往文臣圈子里挤。
  可惜,文臣集团拒不接受。
  因此,侯君集就诡异的孤立了。
  官场上,除了一心做孤臣的魏征,其他人谁也不想被孤立。
  孤立,就意味着距离嗝屁不远了。
  魏喷子此人,大唐朝堂独一份,换个人谁也做不了。
  方才他那话,就是在向长孙无忌隐晦的释放什么重要的讯息,却又极其的隐晦。
  他为何强调“少年”二字?
  长孙无忌想破脑袋也想不通。
  想要解开这个疑惑,就唯有接纳侯君集,让侯君集摆脱孤立的尴尬。
  否则,侯君集一个字也不会再多说了。
  长孙无忌想到这里,脚步加快,自然的追上了侯君集,如沐春风的笑了笑。
  “君集,这些时日自己,咱们亲王府的老人,可越发的生疏了。可有空闲去我府上饮酒?”
  侯君集一听,脸上故作淡然。
  精明如长孙无忌,一眼就看穿了侯君集心中的愉悦。
  好了!
  此事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