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克拉克瓷
作者:疯神狂想    更新:2022-10-02 12:28
  公元1602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了一条葡萄牙商船,船上载有大量瓷器。
  因为不知道这些瓷器的产地,就以商船的名字“克拉克”命名了这批瓷器。
  从此克拉克瓷,就成了我国明代外销瓷的代名词。
  据考古发掘结合学术考证,克拉克瓷应该是胡建漳州地区生产,同景镇的产品有区别,风格不一样,易于分辨。
  但是,运输克拉克瓷的商船,并不一定全部运输的胡建地区的瓷器,景镇的瓷器肯定也有。
  毕竟之后所有外销瓷,都被称之为克拉克瓷,所以景镇的瓷器,在这海外,也算是克拉克瓷。
  “这应该是一艘类似万历号沉船一样的明代商船。”
  “也是德化窑的产品?”高启静又开始自作聪明。
  陈文哲一边看,一边捡起几个瓷片,拼凑在一起。
  “像是这样的瓷片,就不是德化窑的瓷器,而是景镇的。”
  接着他又挑选出来了一些瓷片:“这应该是胡建那边出品的瓷器,但不一定是你认为的德化窑,德化窑的概念在明清时期有点大,具体到哪里,还真没法说。”
  等把一件,圆形的盒子,拼凑在了一起,看着独特的釉色,独特的造型,陈文哲有点沉默。
  “这是交趾香合,一种特殊的盒子,肯定是出自胡建那边,但是里面有不少瓷片,却是出自景镇。”
  很快,通过分析大量碎瓷片,陈文哲就下了判断。
  这一次,那群走了狗屎运的家伙,收获应该不小。
  就算沉船比较小,里面运载的瓷器,价值确绝对不小。
  如果真像他猜测的那样,是一艘如同万历号沉船一样的万历时期的运输商船,那收获肯定小不了。
  万历号沉船还是比较有名的,万历号上打捞出水的瓷器,跟陈文哲眼前发现的瓷器,好像是同一时代,还有同种特色的瓷器。
  2004一2005年,瑞国南海海洋考古公司,与马来政府合作,对马来丁加奴州东海岸约6英里海域的一艘沉船进行打捞。
  因沉船中载有大量万历时期风格的中国瓷器,因而该沉船被定名为“万历号”。
  “万历号”明代沉船,发现于距马来丁加奴州东海岸约6英里的海域,1997年被发现。
  2003年11月,瑞国私人打捞者斯坦率领调查人员确定沉船位置,并探明船体已被破坏,并且发现大部分船货已成碎片。
  “万历号”船身很小,长度在18米左右,结构属于欧洲设计,打捞出水约10吨破碎瓷器。
  其中完整和半完整器只有7000多件,估计原载瓷器至少有3万件以上。
  出水瓷器大部分,是被称作“克拉克瓷”的景镇窑青花瓷器。
  这里就有争议,至于景镇的瓷器,是不是克拉克瓷,其实不需要太过在意。
  因为对于外国人来说,明代万历、嘉庆之后的所有瓷器,都是克拉克瓷。
  而这批景镇的瓷器,器形有盘、碗、碟、盖罐、盖盒、军持、葫芦瓶、玉壶春瓶、茶壶等。
  其中有2000余件带铭瓷器,内容涉及年号、工匠和作坊名称以及防伪标志。
  陈文哲之所以想到这艘沉船,主要是这一次他们打捞上来的瓷器碎片,明显能看出来,里面除了普通的碗盘碟之外。
  盖罐、盖盒、军持、葫芦瓶、玉壶春瓶和茶壶都有。
  可以说,这艘船上的商品瓷器,跟万历号上的商品几乎差不多。
  这些克拉克瓷,是真正的景镇精品瓷器,都是万历时期的作品。
  如果说怎么认出来,那实在是太明显了。
  克拉克瓷的特点是宽边,青花瓷为多。
  在盘、碗的口沿,绘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
  其实,克拉克瓷的生产,可分万历至清初和康熙两个时期。
  前者为开光的青花瓷,后者则胎薄。
  特别是万历的克拉克青花盘,使用浙料绘画,还是很容易辨认的。
  而颜色就比较多了,只是一個青花色,就有翠蓝、灰蓝、淡蓝几种色调。
  万历克拉克瓷,绘画也不简单,主要是运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个色阶。
  这种手法,为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明代,还是清代,能够出口最起码是能看的瓷器。
  虽然达不到现在这样,最好的出口,最次的留在国内,其实情况也是差不多的。
  那个时期,特别是明代万历时期的画师们,他们熟练地运趣÷阁,无论勾、点、染皆随心所欲,自然洒脱。
  这一点,其他时期,特别是积弱时期是达不到的。
  这一时期的画师们,凡是勾勒圆圈,皆是用两趣÷阁拼凑而成,这也是明末清初瓷画的一个特点。
  这种花卉图案,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
  这样的手法做出的瓷器,在外国人看来,就是纯粹的克拉克瓷,这也是我国青花瓷器在欧洲的叫法,专指这种深得欧洲王公贵族喜爱的外销瓷。
  高启静只知道清代出产克拉克瓷,其实也算正常。
  很少有人清楚,克拉克瓷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好几个时期的。
  当然,陈文哲最看重的还是各个时期纹饰的变化。
  比如第一时期是1550-1570年,克拉克瓷器边沿和弧腹处没有纹饰;
  第二时期是1560-1580年,克拉克瓷器有装饰的边沿和未装饰的弧腹;www.ahfgb.com
  这两个时期是克拉克瓷器的初始阶段,还没有开光纹饰,但是装饰主题和技术手法,都是跟后来瓷器的结构和器形保持一致。
  第三时期是1575-1590年,克拉克瓷器有了开光,内壁有了开光装饰。
  第四时期,克拉克瓷器是带状和珠状垂饰纹样的小开光,依次把大开光分开。
  第五时期和第四时期类似,但是在盘中心的一圈圆形装饰里,引进了很多菱口形装饰,偶尔一部分边沿上的小开光会填充。
  第六时期是1605-1625年,卡拉克瓷器把边沿的开光,精简为圆形或者近似圆形的开光;
  此时的菱口装饰继续存在,但是更多用费具体的动物图案的象征性主题做为装饰。
  这些特征都十分明显,而最明显的应该是最后一种,也就是克拉克瓷纹饰之中的第七发展时期。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