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你们争个什么劲儿啊?
作者:三天憋七个字    更新:2021-12-31 02:14
  万景澄看着在小本本上做记录的太子还在纳闷,
  莫非是自己说的太好了?
  太子咋还记上笔记了。
  但是太子看自己的眼神,不是很对劲啊。
  好像对自己充满了敌意。
  朱厚照写完了就把小本本用手拿着,也没合上,故意给眼神一直往自己这里瞟的万景澄看。
  万景澄看到小本本上面的字后,心里发苦。
  威胁,赤裸裸才威胁。
  自己这是上了太子的黑名单了啊。
  万景澄正值壮年,政治生涯还很长。
  明朝的皇帝寿命一般都不是很长,万景澄自己觉得能混个三朝元老当当。
  现在就被大明的继承人给记恨上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要是太子跟自己当面吵一架,自己兴许还能搏一个不畏强权的名声。
  太子也不跟自己刚正面,
  就明摆着告诉自己,本宫很记仇,现在不能把你怎么样,以后跟你算账。
  这是正人君子干的事儿?
  太子不讲武德啊!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万景澄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要把太子得罪的太狠比较好。
  话锋一转,言语不那么激进了,也不针对太子了,只说报纸出版局的事儿。
  最后还夸了太子两句,说之前针对太子的话也是为了太子好,以后太子必是一代明君云云。
  奏事完毕,还隐晦的给了太子一个善意的眼神。
  朱厚照看到后,不满的哼了一声,表达了自己对万景澄的不屑。
  万景澄有些后悔自己当这个急先锋了,可是自己安排的黄丰年被拦在外边儿了啊,总不能让户部尚书韩文自己下场吧。
  李东阳很无语,太子的手段也太无赖了吧。
  不过确实有效,让万景澄投鼠忌器,说话顾虑了很多。
  太子的身份被他利用的明明白白的。
  就是有些无耻。
  韩文对万景澄的奏事很不满意,
  让万景澄当急先锋,是因为万景澄言语犀利,能言善辩。
  一开始说的好好的,攻击太子也好,论述报纸的归属权也罢,都很强硬,怎么后半段就软下来了呢。
  万景澄退回文班队伍的时候,感受到了韩文不满的目光。
  万景澄有些尴尬,不过心里打定主意,以后有关太子的事情,自己能不掺和就不掺和。
  只听文臣班列中又有一人咳了一声,
  礼部侍郎孟立群上前奏事。
  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
  是六部之中比较清贵的存在。
  在吵架方面,不及其他部门。
  礼部侍郎是四品大员,按说不应该第一个就跳出来。
  但是礼部冲锋陷阵的仪制司主事没进来,其他人战斗力又太弱。
  孟立群作为礼部的吵架小能手,直接上场了。
  朱厚照又的小本本上又多了孟立群的名字。
  就你叫孟立群是吧,我记住你了。
  朱厚照对着滔滔不绝的孟立群实施死亡凝视,
  孟立群不亏是四品大员,对朱厚照的死亡凝视视而不见。
  继续在朝堂上滔滔不绝的奏事,那叫一个激情饱满,慷慨激昂。
  朱厚照见孟立群不理他,小声嘟囔了一句:“切,还礼部侍郎呢,回去好好经营你家的百花楼去吧。”
  朱厚照的声音不大,但是周围的一圈人听了个清楚。
  萧敬今天主持朝会,听到了太子的话,差点没笑出来。
  百花楼跟孟立群有关系,就是昨天萧敬告诉太子的。
  孟立群听到了太子的话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什么时候百花楼是我家的了?
  我只是给百花楼提供庇护而已,
  朝中大员哪个没给类似的生意提供庇护的?
  这种事儿是潜规则好不好,谁也不能拿明面上来说啊。
  谁坏了规矩是要被群起而攻之的,以后还怎么在朝为官。
  太子就可以随便乱说话吗?
  太子还真就随便乱说了,太子又不用做官,你能把太子怎么样?
  弘治就这一个儿子,你想换个人当太子都没办法。
  不过孟立群听了朱厚照的话后,说话的底气也不是那么足了。
  李东阳在一旁看的真切,这种揭露潜规则的话谁说都不合适,
  大臣说了,会遭到同僚排挤。
  皇上说了,那是把自己置于群臣的对立面上。
  你今天因为这种事儿追究一个大臣,其他大臣难免不人人自危。
  太子说了反而没事儿,太子年轻不懂事儿,你跟太子计较岂不是自己也不懂事儿。
  咬牙把奏事说完,孟立群退回班位的时候总觉得其他朝臣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孟立群觉得自己好冤枉,我只是给百花楼提供庇护而已,又没去过百花楼。
  好吧,只是一个月偶尔去那么亿两次......
  刑部尚书闵珪断案破案都是一把好手,看了户部和礼部的奏事之后,觉得今天的情况不太妙。
  本来刑部就争不过他们,今天太子一方准备充分,连盘外招都放出来了,看来对报纸出版局势在必得。
  罢了,罢了,不跟他们争了。
  闵珪示意刑部的员外郎崔侗去奏事。
  崔侗在吵架上是战五渣。
  崔侗得了闵珪示意后,也明白了自己尚书闵珪这是要放弃争夺了。
  自己就是上去走个过场。
  崔侗上去倒是言辞不那么激烈,也没含沙射影的攻击太子。
  没几句话就结束了奏事。
  又短又快又软绵无力。
  刑部老大都打算放弃了,自己拼个什么劲儿。
  朱厚照铅笔和小本本都准备好了,
  发现这个崔侗也没黑自己,说的话也没什么过分的地方。
  便没把崔侗的名字记在本子上。
  我朱厚照还是很讲道理的,朱厚照在心里默默的夸赞自己。
  接下来,刑部基本退出了。
  礼部和户部又接连派人出来厮杀,
  朱厚照小本本上的人名又多了几个。
  朝堂上户部和礼部互不相让,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地表示报纸发行局应该归自己管。
  僵持不下之后,就把问题抛给弘治,让弘治当裁判。
  弘治听了半天,也看了半天。
  终于开口道:“太子有何想说的?”
  朱厚照出班开口说道:“启禀父皇,要不这报纸出版局咱们不办了?”
  朝堂上的群臣不乐意了,
  咱们吵了半天,你说不办了?
  玩呢?
  群臣在下面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可能是太子觉得自己也留不住报纸出版局,干脆耍赖不办了。
  萧敬看着一窝蜂乱起来的群臣大声喊道:“肃静!”
  群臣这才不再言语,免得被弹劾殿前失议。
  户部尚书韩文出班开口道:“启禀陛下,臣觉得报纸利国利民,成立报纸出版局势在必行。”
  礼部尚书张升也开口表示附议。
  弘治说道:“两位爱卿言之有理,报纸还是要推广下去的,太子的提议不准。”
  朱厚照有些无奈的道:“那就办吧,报纸的监察之权儿臣提议由内廷管理。”
  张升和韩文对视一眼,办报的权利肯定是要握在自己手里的,监察之权要是也要,那不管太子还是弘治都不能同意。
  张升和韩文都表示同意。
  现在就看谁能得到报纸发行的权利了,这才是大头。
  谁得到报纸发行的权利,就能决定报纸上发表什么文章,发表谁的文章,谁就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张升和韩文都憋着劲儿想着怎么把报纸发行权抢过来。
  这时候也顾不得身份了,
  礼部户部两位大佬亲自上阵肉搏,
  谁也不让谁。
  两人争的最激烈的时候,太子悠悠的说了一句。
  “报纸出版局无品无级的,你们争个什么劲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