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你的眉毛真漂亮
作者:三天憋七个字    更新:2021-12-31 02:14
  “你的眉毛真漂亮!”
  钱梦竹有点懵,不是说铅笔的事情嘛,怎么又扯到我眉毛上了,虽然我的眉毛很浓密,但是谁会专门夸人眉毛好看啊,这是朱公子的特殊爱好吗?
  “朱公子咱们说的是铅笔的事情啊,你不是说有挣钱的方法了么。”
  朱厚照继续问道:“你的眉毛好看,但是有的人眉毛不好看啊,她们怎么描眉的?”
  “用黛砚啊,把黛粉加水放在黛砚里磨好,再用眉笔描在眉上,不过黛粉也不便宜,有的干脆用烧黑的柳枝。”
  钱梦竹纳闷朱公子怎么聊起来眉毛了,但是还是给朱公子解释了一下。
  “所以你还没想到铅笔另外的用法吗?”
  钱梦竹愣了一会儿恍然大悟道:“你是说用铅笔代替黛砚!”
  朱厚照给了钱梦竹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
  “改变一下铅笔的硬度和配比,费不了多大的事,利润照比普通的铅笔可以翻上几番。”
  钱梦竹心说,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朱公子怎么就想到了呢。
  “这样方便又价格低廉的眉笔短期内就可以流行起来的。”
  “我有让眉笔流行更快的办法。”
  钱梦竹现在对朱厚照的话完全相信,就没有朱厚照想不到的办法。
  “快说说看,是什么办法?”
  朱厚照把报纸拿了过来说道:“在报纸上打广告啊,很快就可以让所有人都知道的。”
  “广告?”
  “对,广告的意思就是广而告之,通过报纸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商品。”
  “这样真的可以吗?我看报纸上登的都是国家大事,大儒文章这样的,还可以把我们钱记登上去吗?”
  古人对文化知识和书本有着莫名的崇拜,把卖东西的信息登到报纸上,这种事情有点不敢想。
  后世的报纸上一页是海湾战争,下一页就是超市打折这种事情已经是司空见惯的。
  “报纸是我印的,我想印什么就印什么咯,你准备准备,把店里想要推广的东西给我一份清单,下次报纸在这里给你留一块儿地方。”
  朱厚照在报纸上比画了一块儿地方,对钱梦竹说道。
  “说到眉笔,我想起来了,我还有制作香水的办法,等这段时间忙完了报纸的事情我就开始研究,到时候你一定喜欢。”
  ......
  傍晚的时候朱厚照回到了西山,看到了兴奋异常的唐伯虎。
  “朱老弟,卖出了五千份,《大明万年报》卖出了五千份啊!”
  朱厚照对这个数字无感,才五千份而已,后世报纸巅峰的时候,每天不卖个几百万份。
  不过又一想,在人民识字率低下的古代,一天卖出去五千份报纸应该很了不起了。
  除了四书五经等科举参考书以外,一般人出个文集诗集什么的,五千份就是个畅销书了。
  这五千份报纸每一份上面都写着唐寅的大名,以后报纸卖的会越来越多,唐寅的名声就会越来越大。
  而且今天就已经有人来投稿了,朱厚照让从中挑几篇排到下一版报纸里去。
  读书人写个诗做个词也没有地方发表,如果在报纸上被刊登出来,蹭上朝臣和大儒的热度,那知名度立马就起来了。
  而且还不白写,有实打实的稿费可以拿。
  这名利双收的事情,哪个读书人能拒绝呢。
  今天还有几个人来应聘了,
  虽然也不太懂编辑,记者是做什么工作的,但是给的薪水是真香啊。
  朱厚照已经把面试的资格交给唐伯虎了,唐伯虎好好的过了一把人事的瘾,颇有种大权在握的感觉。
  接下来两天,报纸的热度持续发酵,
  很多人都在盼着下一期报纸的发行。
  但是动机就不一样了,
  有的人是单纯的报纸上的内容,
  有点人是盼着在报纸上看见自己的文章,
  有的人还希望在报纸上挑出来错漏,想用这种方式博人眼球。
  其中就包括一些可以风闻奏事的御史。
  弘治就收到了一封弹劾报纸的奏章。
  上面述说了报纸的八大罪状。
  说报纸上泄露国家机密,类似边关之事不可刊登在报纸上。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当朝阁老的文章居然和市井趣闻新闻刊登在一起,实在是有辱斯文。
  最后就连纸和文字都是神圣的,这样随意贩卖会触犯神明都扯出来了。
  弘治觉得你这篇奏章才是真正的浪费了笔墨纸砚。
  随手丢到了留中不发的一堆奏章里。
  那堆奏章里还有弹劾太子私自出宫去参加文会的,
  有报告京城各个寺庙出现大量透明琉璃佛像,说此乃祥瑞之兆,歌颂陛下仁德的。
  留中不发不是不了了之,也是一种态度。
  大体意思就是朕知道了,你该干点啥就去干点啥吧。
  几日后随着报纸的发行,倒是催生了几个名人。
  一名叫顾鼎臣的考生,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诗词文章,接连登上了报纸,在读书人当中声名鹊起。
  文章辞藻华丽,立意高远,是难得的佳作。
  还有一些文章看起来实在不怎么样,却也登上了报纸拿到了丰厚的稿费,让很多人有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这也是朱厚照故意为之,这些读书人心气高着呢,果然来报社投稿的人越发的多了起来。
  报纸上不起眼的角落每一期都会登一则格物小实验,不感兴趣的人看到了之后都会嗤之以鼻。
  这都跟怪力乱神差不多了。
  但是总会有一些好奇的人愿意去思考这些格物的知识,每一期报纸到手都会先翻到格物的小知识那里去看,去实验。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一些朝中重臣的文章,和历届科举状元的心得分享,读书人都奉若至宝。
  这年头通讯不便,很多读书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这么高层次的东西。
  自己花五文钱买份报纸,就能得到这么多平日里难以企及的知识。
  简直不要太超值了好吧。
  后来有一天报纸上有了一个新名词,
  广告,
  这倒是引发了众人的好奇。
  京城里的钱记杂货铺新发明了一种叫做眉笔的东西,描眉效果特别好。
  凭报纸去店里可以用一文钱换购一只眉笔。
  而且店内很多的东西都可以打折。
  这让钱记的门槛都被踏破了,一天货物的销售量可以赶上平日里的数倍。
  这让众多商户眼红,原来我们商人也可以登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