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代英豪
作者:渀波儿霸    更新:2021-12-26 12:18
  其人生平,赵喆也是早有了解。
  据载,秦日纲出身贫苦,家里共有亲兄弟五人。
  而秦日纲,便是兄弟排行中的老大。
  加上秦日南、秦日源、秦日庆、秦日来,这五兄弟,被称为“秦家五虎”。
  秦日纲生得浓眉大眼,肩宽背阔。
  孔武有力,又擅长拳脚。
  早年的时候,在贵县的银矿里做工。
  性格耿直,乐于助人,人缘倒是相当不错。
  后来,在冯云山、萧朝贵的发展下。
  秦日纲带领足足两千矿工,加入拜上帝教组织。
  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排名第七。
  永安封王时期,秦日纲无缘王爵。
  但却也获封天官正丞相,一跃成为了百官之首。
  建都天京后,他再次晋级,成为顶天侯。
  要知道,这顶天侯,便是太平天国第一侯!
  一时间,秦日纲可谓是,风光无限。
  1854年四月,秦日纲终于晋级为燕王,成为了太平天国第七王。
  不过,秦日纲的这个第七名,实际上和前六名根本没法比。
  哪怕是第六名的石达开,地位也远比秦日纲要尊崇得多。
  其中的原因,倒也并不复杂——
  首义六王,那才是实打实的兄弟。
  因此,哪怕是东王杨秀清,再怎么飞扬跋扈。
  天王洪秀全敢打敢骂,却还是不敢废黜。
  而秦日纲这燕王,就没这等的特殊待遇了。
  1854年十月,秦日纲兵败田家镇。
  杨秀清二话不说,当即就革掉了他的王爵。
  那时,秦日纲才做了短短半年燕王。
  虽然认罪受罚,但心里别提有多苦逼。
  直到第二年,才终于恢复了秦日纲的燕王爵位。
  1856年春,杨秀清突然开始重用秦日纲,来巩固天京防务。
  然而,秦日纲原本就是一个忠勇肯干,缺乏将略才华的人。
  统帅军队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不在话下。
  但灵活应变的能力,还有谋略计策方面,实在是不敢恭维。
  或许是,傻人有傻福。
  这一仗,秦日纲打得倒是可圈可点。
  战绩,也是相当惊人。
  仿佛从此一战,便解锁了开挂模式。
  屡立奇功。
  二月,秦日纲再度出征。
  率丞相陈玉成、李秀成、涂镇兴、陈仕章、周胜坤诸军,救下了镇江。
  大败清军钦差大臣托明阿,士气风发。
  三月,克复扬州。
  四月,大破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的军队。
  不仅如此,更是逼得吉尔杭阿自杀。
  五月,和石达开在天京城外会师,踏平孝陵卫清军的江南大营。
  清军无奈之下,不得不败退丹阳。
  天京之围,顿解。
  然而,就在太平军走向全盛,秦日纲愈战愈勇。
  眼见着就要发光发热,迈向人生巅峰的时候。
  悲剧,却拉开了帷幕了。
  天王洪秀全,密令在丹阳督师的燕王秦日纲回京。
  紧接着,便命秦日纲,前去诛杀东王杨秀清。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
  与此同时,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也接到了同样的密诏。
  三人之中,当属秦日纲和韦昌辉,最为积极。
  立刻秘密率军回到天京,血洗东王府。
  天京事变,自此引爆。
  一发不可收拾。
  不料,杨秀清死后。
  韦昌辉在野心的驱动下,蓄意扩大内讧,挑拨离间。
  丝毫不懂政治的秦日纲,哪里看的清背后的暗潮汹涌?
  眼见着,天王不管事。
  秦日纲索性,完全听命于北王韦昌辉。
  韦昌辉指哪,秦日纲就去打哪。
  自然而然,秦日纲便成了这场内讧的头号帮凶。
  更是在韦昌辉的指引下,大肆屠杀杨秀清的部下。
  再后来,野心逐渐膨胀的韦昌辉,终于和石达开也闹翻了脸。
  秦日纲想都没想,毅然选择继续听从韦昌辉的指示。
  协助他血洗翼王府,出城追杀石达开。
  然而,令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场闹剧,最终被事变的真正策划者——天王洪秀全,尽收渔翁之利。
  看似,出面收拾残局。
  实则布下了,更大的一盘棋。
  天王用尽种种方法,拉拢石达开和秦日纲,统一战线。
  想要调转枪口,铲除韦昌辉。
  后来的计划,也是相当的可圈可点。
  翼王石达开在外,大造声势,佯装成大军压境的危机情形。
  燕王秦日纲则在天京内,联合天王势力,排挤孤立韦昌辉。
  结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
  沦为孤家寡人的韦昌辉,腹背受敌。
  没过多久,就再也扛不住了。
  被砍杀后,项上人头,直接被送到了石达开的帅案上。
  天京事变,发展至此。
  毋庸置疑,翼王石达开成为了赢家。
  手上不沾半滴同胞血,还情词恳切,安抚受难、受牵连的官民。
  一时间,太平天国上下官员百姓,对于翼王的爱戴,甚至都胜过了天王。
  万不曾想。
  就在此时,风头正盛的石达开,提出了要严惩天京事变的帮凶秦日纲。
  这话一出,天王突然犹豫了。
  因为,他的最终目的,还并没有实现。
  摆在眼前的,这个架势和局面。
  石达开就是杨秀清、韦昌辉之后的第三个,天王要除之人。
  天王洪秀全本想,先保住秦日纲。
  借他的力量,来制衡石达开。
  这样,自己的安全,自然能够得到最好的保障。
  然而,天王的这一盘棋,最终还是未能完全如愿。
  石达开仗着自己浩大的声威,借着煽动起的民愤。
  多方施压。
  最终,迫使天王,处死了秦日纲。
  虽然石达开如愿以偿,铲除了眼中钉。
  但天王对石达开,却更是心怀愤懑的。
  后来,也算是故技重施——
  请两个亲哥哥出面,重新上演一场“先封王分权、在排挤制衡”的戏码。
  煞费苦心,最终逼走了石达开。
  至此,天京事变才算最终完结。
  不过,天王洪秀全虽然攻于心计,但却仍旧自感有愧于秦日纲。
  为了弥补,对秦日纲的四个弟弟加以关照、重用。
  让人惊讶的是,按照历史记载——
  秦日纲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削爵处死。
  然而,眼前的这具骷髅。
  他所写下的满墙字迹,每一句都足以证明——
  他的身份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