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白娘子
作者:渀波儿霸    更新:2021-12-26 12:17
  老赵抬眼望了望那石门,对赵喆说道:
  “百面仙你不知道。白娘子你也不记得了?”
  “许仙他媳妇?不是吧,海爷。那白蛇……她得有尾巴呀!”
  老耿一边摸着下巴,一边瞄着那些飞仙的屁股,很是疑惑不解。
  然而一旁的赵喆,却突然猛地一拍手,茅塞顿开。
  “原来是这东西!”
  上小学的时候,赵喆就不止一次听老爷子给讲过一个的故事:
  相传,早在秦始皇时期。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曾出过一位绝世美人。
  那村里有一对白姓夫妇,常年依靠上山采药为生。
  日子过得虽然并不富裕,但也十分安宁。
  唯独让夫妇两人犯愁的是,年过五十,却仍旧膝下无子。
  四处寻医问药,拜访了无数郎中,也终究无济于事。
  然而,一天清晨,夫妇俩照例上山去采药。
  正爬到半山腰时,忽然听到一旁的草丛里,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婴儿啼哭声。
  夫妇俩顿时一惊,心说:“难不成是多年的心结,成了癔症。所以生了幻听?”
  驻足又仔细听了一会儿,可那啼哭声……却始终没有消失!
  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纳闷得很。
  一合计,便顺着那声音的方向,寻了过去。
  走了还不到五十米,那眼尖的妇人便惊呼一声。
  把怀里的竹篮子一扔,向着一棵异常粗壮的大树,飞奔而去。
  那大树下,竟有一个襁褓之中的女婴!
  夫妇二人喜出望外,激动得热泪盈眶。
  直道是观音菩萨有灵,大发慈悲,送来了这女娃儿。
  立马连药也不采了,把那女婴装进背篓里,下山赶回了家。
  这老白家捡了娃,一下子就成了村子里的头号新闻。
  大伙纷纷赶来凑热闹,把老白家那小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娃儿生得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羊脂白玉一样的脸蛋儿。
  无论是谁见了,都连连拍手,直夸长得俊。
  唯独村里一个疯疯癫癫的老乞丐,扒在窗口。看着这孩子,连连摇头。
  嘴里还不停地大声叫嚷着:
  “哎呀!”
  “灾啊!灾啊!”
  大伙本来就对这娃儿喜欢得不行,一听这话,抄起柴火棍子,就把那老乞丐给轰了出去。
  村里人早都已经习惯了这老疯子胡言乱语,自然也全都没当回事儿。
  但说来也怪,打从那天起,就再也没人见过那乞丐。
  然而,老白家这小院儿,却彻底热闹了起来。
  今天王家婆子捧来杯肉羹,明日李家大婶端来碗米糊。
  就这样,这娃儿虽然没奶吃,但也从来饿不着肚子。
  而且,最让人感到稀罕的是——这孩子自从捡回来后,白天夜里从不哭闹,一年四季也从未生过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这女娃便到了豆蔻年纪,出落得那叫一个水灵。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肤若凝脂,手如柔荑。
  眼含秋水,千娇百媚。
  十里八村,跑来说媒的人,那是络绎不绝。
  但这白家夫妇,却始终闭门不见。
  后来,甚至给自家的闺女,做了一顶头盔似的黑色纱帘帽。
  天天戴着,把整张脸捂得严严实实。
  不成想,纱帘帽一戴,颇添神秘。
  这白家美人儿的名号,反而传得更广了。
  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就传到了一位老丞相的耳朵里。
  这丞相已然年过半百,妻妾成群,颇好女色。
  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大张旗鼓地派家丁四处搜寻美人儿。
  光靠送聘礼就能搞定的,自然是好。
  但要是碰上敬酒不吃的,那就生抢豪夺。
  那些姑娘的家人,虽说恨得牙痒,可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
  到头来,也只能忍气吞声。
  所以,这么多年来,还真没有这老丞相想尝却尝不到的鲜。
  正因如此,一听说这白家美人的传闻,老丞相就立马来了兴致。
  那老眼一眯,捋着胡须,连连道:
  “妙!妙!妙!”
  三日之后,丞相府满满当当的五车聘礼,一早便到了白家小院门口。
  这般阔绰的阵仗和排场,可把这小山村里的人看傻了眼。
  那一车车的宝贝,怕是全村人几辈子都花不完。
  再一听说是丞相府来的人,更是纷纷惊掉了下巴。
  丞相——那可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
  大伙羡慕得要命,个个都说——
  这老白家两口子真是有福气,竟和丞相攀上了亲!当年山里捡来的娃儿,如今倒是给养成了只金凤凰!
  可就在众人都以为,老白一家要飞上枝头的时候。
  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儿,却发生了!
  白家夫妇来到小院门口,看都没看那些聘礼,便一口回绝。
  这一下,可是惹恼了领头的家丁。
  这些年来,早不知替丞相送了多少次聘礼。
  按说这次的丰厚程度,甭说是个村里的野丫头。就是县城里的大家闺秀,也足够用了。
  胸有成竹地来接人,竟被这乡巴佬当众给怼了回去。
  那家丁的面子,立马就挂不住了。
  脸色一黑,呵斥一声:“不识抬举!”
  随即一招手,身后的壮丁蜂拥而上。
  一眨眼的工夫,就把这白家本就破旧的小院儿,给砸了个稀巴烂。
  拿起绳子,把白家夫妇捆了个结结实实。冲进门去,扛起那美人儿便扬长而去。
  村民们哪里见过这土匪一样的做派,全都吓得不敢吭声。
  等丞相府的人走远了,这才敢凑上前,给白家夫妇松了绑。
  已经年近花甲的老两口,哭得撕心裂肺,嘴里连连念着:
  “完了!完了!”
  大伙无论如何安慰,都丝毫不起作用。
  最后,也只得摇了摇头,帮着把院子简单拾掇了一下。便各回各家,留老两口自己慢慢冷静。
  可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村子里就炸了锅。
  那白家夫妇,齐刷刷地在村口的歪脖树上……
  吊死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老两口是承受不住闺女被抢走的打击,寻了短见。
  也有人说:这是因为不识好歹,驳了丞相的面子。那些家丁夜里返了回来,给取了性命。
  随着时间逐渐推移,这白家三口的人和事儿,也就逐渐淡出了村民们的谈资。
  而另一头,家丁们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把白家美人儿给送回了丞相府。
  老丞相一见,那是喜出望外,眼冒绿光。
  那美人儿虽说头戴着纱帘帽,根本无法看清面容。
  但盈盈一握的杨柳细腰,水葱似的纤纤玉指,可是藏不住的勾人!
  老丞相大手一挥,先是重赏了送聘的家丁。
  紧接着就吩咐家里的丫鬟,去给那美人去梳洗更衣。
  洞房花烛,立马就准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