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3.2倍
作者:方所    更新:2021-12-25 00:26
  “你们这儿有没有邮局?”李秀芝突然问道。
  “有一个。你干什么?”
  “想给我妈写封信,告诉她,我找到个家了。”李秀芝道。
  吴思源听起来却不是什么滋味,他道,“明天再说吧。”
  看着李秀芝洗碗的吴思源,想了一下,也像电影里的许灵均一样,借口道,“我出去喂下马。”
  “你要是渴了的话,可以喝点水,或者吃点桃子。都在桌上放着。”
  说完,吴思源就往隔壁的马棚走去了。
  喂马是一个借口,也是每日必做的工作。
  忙活了好一会儿,吴思源才洗了手回去屋子里。
  屋子里,李秀芝在炕头上,用自己的小包袱做枕头,已经累得睡过去了。
  这些日子舟车劳顿,加上对未来前路的迷茫未知,确实让她心神疲惫。
  在吴思源这里找到一个“家”后,就抵挡不住困意,沾上炕头就睡着了。
  大西北的晚上寒风可是透彻入骨。
  吴思源给小姑娘盖上一层被子,又烧了火炕,然而才往里屋的火炕走去。
  今晚他的内功还没有练呢!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的时候,吴思源就被外屋一阵低声的哭泣声吵醒。
  吴思源走出去一看,李秀芝哭得梨花带雨。
  吴思源沉默,无论是杀人还是种田,他都熟。
  但安慰女孩子,他却没有点亮这个技能。
  “你是不是,嫌弃我长得丑?”李秀芝面带自卑地问吴思源。
  “不是不是,你长得很漂亮!”这是吴思源的心里话。
  “那你为什么不跟我睡觉?”李秀芝很直接地问。
  原本一句很有诱惑力的话,在这种语境之下,却显得莫名的悲呛。
  吴思源真的苦笑,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说他是一个外来客?
  还是说……
  吴思源只得道,“哎,我是一个右派,跟着我,会耽误你的!”
  哪知道李秀芝道,“姓郭的大叔跟我说了,你不是一个坏人。”
  “我是一个犯了错误的人,注定要在这个地方劳动一辈子的。”吴思源又道。
  “一辈子有什么不好,我陪你在这里劳动。”李秀芝低头又坚定地说道。
  她一边说,一边从她的包裹里拿出了一小方蓝布和针线,拿过吴思源穿得破烂的衣服,低着头补缀了起来。
  她的动作有条不紊,而且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这股生气好像不能在她自身表现出来,而只能在经过她手整理的东西上表现出来似的。
  吴思源穿越过来之后,建院墙,种果树,建屋子,这些大事难不倒他。
  但是补衣服这些活,却着实做不来,他练过《九阳神功》,又没有练过《葵花宝典》。
  而这个时代物资珍贵,吴思源的衣服穿得破烂了,也不好丢弃,只能继续将就穿着,直至再也穿不下去的一天。
  看着李秀芝认真补缀的样子,吴思源心里没由来产生一种感觉,那是他穿越诸多个世界以来,从没有产生过的感觉。
  是家的感觉!
  吴思源心里泛起阵阵感动,李秀芝说他找到了家,他又何尝不是找到了家!
  …………………………………………………………………………………………………………………………………………
  1972年这天,吴思源和李秀芝结合在一起。
  牧场里的牧民都为两人欢贺,还联合送来了礼金和粮票,大米,并且给吴思源放了三天的假期。
  因为当时的斗争还没有结束,所以结婚之后,吴思源十天半个月总要上山一次避风头。
  而吴思源不在家的日子,李秀芝就把家里弄得井井有条。
  因为吴思源对肉食的需求大,她就养开了家禽。
  在吴思源养鸡的院子里,又养了鸭,养鹅、养兔子,后来又喂了几对鸽子,在人们中间博得了个“海陆空军总司令”的外号。
  就连吴思源,也惊叹于她的创造力。
  可惜,国营牧场不许工人自己养猪,这是她最大的遗憾,她常躺在枕头上对吴思源说,她梦见她养的猪已经长得多大多大了!
  当然,为了支持自己老婆的工作,吴思源也是做了贡献的。
  他把【神农角空间】经过优化的紫花苜蓿种子拿出来,种在院子里,替换掉原先的羊草。
  紫花苜蓿的产量是羊草的五倍以上,这次优质的牧草,可以充当家禽的一部分饲料,也可以当做马匹的口粮。
  时间来到1973年。
  李秀芝给吴思源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而不是像电影里那样,生了一个儿子。
  不过吴思源同样给她取名,叫做清清,许清清。
  女儿的出现,让吴思源对于家的感觉加深,他更加迫切地想要为这对母女做些什么!
  同样是这一年,斗争的脚步也快要进入尾声了。
  还有三年的时间,这场斗争就会结束。
  而还有两年的时间,中央就会传出改革军马场的风声。
  时不我待了!
  吴思源便决定不再蛰伏下去了。
  他找到了郭蹁子,找到了董大爷,还找了七队的队长老王。
  因为有原先的经历在,所以吴思源很轻易地说服了他们,划出了六分之一的草场,作为新牧草紫花苜蓿的种植地。
  紫花苜蓿是需要农民进行一定程度的照料的。
  后世的农民可以走大农场,大机械,高科技的道路,一个农民可以照料上千亩,上万亩草场。
  但这个时代不行。
  限于吴思源影响力的不足,导致人力的匮乏,而种植面积又过大,逼得吴思源不得不一整年都骑着马,开着【侦测灵光】在紫花苜蓿的种植场地晃悠。
  哪里缺水了?安排人浇水!
  哪里少肥了?安排人施肥!
  哪里要遭虫害了?组织人力扼杀在摇篮阶段!
  一整年下来,连李秀芝都说他,人都瘦了一大圈,连自己女儿对他都不亲了。
  吴思源对此只是傻笑。
  辛苦总是有回报的!
  那一年,吴思源那用来种植紫花苜蓿的草场,获得丰收,虽然受限于时代条件,没有达到理论峰值,但也是原先面积的3.2倍。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就轰动了整个草场。
  这可不是百分之四,百分之六的增幅,而是百分之三百二十的增幅。
  那段时间,吴思源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踏烂了。
  他所在的七大队的,其他几个生产大队的,朴实的牧民拿着一点小心意络绎不绝地赶着上吴思源家里做客!
  吴思源也很大方,毫不吝啬自己的经验。
  因为在现在这种环境,只有牧场做强了,他们这些依托牧场的人,生活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