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作者:向阳葵    更新:2021-12-23 03:51
  第八十五章
  三月初九,一年一度的游春会在吴郡陇烟湖举行,春意冒枝头,少男少女们沿着湖畔漫步。
  崔五郎随着长兄从彭城赶过来凑热闹。
  崔五郎长兄到了陇烟湖就把他抛下了,和他的未婚子吴郡陈家的大娘子一起去赏杏花,崔五郎百无聊赖,寻了湖边一酒肆消磨时光。
  侍从见崔五郎无聊,提议崔五郎去参加别人的赛诗会,崔五郎当时正品着酒肆的酒,这酒香浓,他摇摇头拒了。
  后来崔五郎也庆幸他不曾离开酒肆。
  那是崔五郎第一次见翁维溱,她穿着一身海棠红的襦裙,身材高挑,长相艳丽,抿着唇看起来很是不好惹。
  时下人多欣赏娇弱柔美的女子,但不知怎么了,她一下子就吸引了崔五郎的目光。
  哦!她那时手里还牵着一位估摸着比她小两三岁的小娘子,这位小娘子长得粉雕玉琢的,面容还有些稚气。
  小些的娘子站在卖糖葫芦的摊贩前,摇着她的手,在撒娇要买糖葫芦。
  她表情没有一丝松动,眼睛都不曾眨一下,似乎已经对那位小娘子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了。
  崔五郎那时有些奇怪,两人身后跟了一群仆妇侍女,看着似乎是当地哪户富贵显赫人家的娘子,一根糖葫芦何至不满足。
  崔五郎起了好奇心,让酒厮的小二帮换了个位置,挪到了靠窗的桌案后,一边品着酒一遍听着她们的对话。
  “糖葫芦容易坏牙齿,你昨日才同我抱怨说你觉得你牙齿长得不好看,阿浓你自己想想你还要不要吃。”她口气淡淡的。
  那位叫阿浓的小娘子听了,扁扁嘴,看起来很不高兴,低着头,似乎在思考和纠结。
  “这位娘子,你这话可不对了,什么叫糖葫芦会坏牙齿,你这怎么说话呢?”摊贩听了她的话,也不高兴了。
  她看都没看那摊贩。
  倒是阿浓小娘子抬头看摊贩:“你不要凶!”
  说完就要走,牵着她的手:“姐姐我们走,我不要吃了。”
  崔五郎清晰地看到她眼里闪过笑意,就在崔五郎以为她们就此离开的时候,她让一旁的仆妇买了一根糖葫芦。
  她递给那位小娘子:“只许吃一颗。”
  崔五郎不经意笑出声,她耳朵也尖,恰好听到了,寻着声音看过来。
  崔五郎下意识地朝她露出了个讨好的笑,谁知她只美目冷冰冰地瞥了崔五郎一眼,扭头牵着阿浓小娘子走了。
  人头攒动,很快她们就在人群中消失了。
  崔五郎心里忽然生出一抹遗憾,以为这只不过是漫漫人生路途中一次不经意的邂逅,谁知很快他们又相见了。
  两个月后,崔五郎长兄与陈家娘子行纳征礼,崔五郎陪着一同过来送聘礼,陈家设宴,她也来了。
  崔五郎才知她是翁家二娘子,翁维溱。
  宴后陈家安排在后花园吃茶,崔五郎鬼使神差地上前和她搭了话。
  她显然也认出了崔五郎,脸上有很明显的诧异。
  “你怎么在这儿?”
  她的声音很好听,只不过听着有些强势。
  “与陈大娘子定亲的是我大哥。”崔五郎不自觉地放柔声音。
  她挑眉从上而下看了崔五郎一遍:“你是崔家五郎君。”
  她竟然知道自己!
  喜悦从崔五郎心底慢慢蔓延。
  “崔五见过二娘子。”崔五郎显然有些高兴傻了。
  她也没想到崔五郎会忽然作礼,抿唇笑了一下:“免礼吧!”
  崔五郎想她真有趣儿。
  —
  这之后,崔五郎派人打听她的情况,辗转得知她还不曾定亲,连相看的人家都没有。
  崔五郎怕拖下去,出现意外,忙不迭地和母亲说了他想要提亲的事情。
  崔二夫人拧着眉:“哪家的娘子。”
  “翁氏二娘子。”崔五郎沉声道。
  崔二夫人立刻变了个脸:“吴郡翁氏?”
  崔五郎点头。
  “你们?”崔二夫人狐疑道。
  “母亲别多想,我同翁二娘子只见过一面。”崔五郎怕她误会。
  “这门亲事好。”崔二夫人故作成稳,犹豫了会儿,喜笑颜开。
  其实崔五郎知道母亲是不会不同意的,崔家不比翁家显赫,若和翁家能结亲,对崔家是百利而无一害。
  果然崔二夫人琢磨着崔五郎的话越想越高兴,若亲事成了,正如意,若不成也不亏,次日便挑选好了提亲人选。
  崔五郎一面心绪复杂,一面又很欣喜,复杂的是他的亲人一如既往的现实功利,欣喜的是有他们帮忙他求亲之路也能顺畅得多。
  事后崔五郎觉得自己那时还是年轻气盛,太过莽撞了些,他并没有十足的信心让翁家同意这门亲事,毕竟她们也只见了两面,而且容易真正的论起来,他只是崔家二房次子比不得她尊贵。
  可翁维溱同意了。
  后来崔五郎寻了机会问她,她怎么就答应了。
  她说,她不认识旁的人,看他也顺眼,她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合适便嫁了。
  崔五郎承认他当时是有些失落的,不过崔五郎还是对自己有信心的,毕竟他们往后他们便是一家人了,有许多机会让她了解他,喜欢他。
  定亲后,翁家又留翁维溱两年,直到她十六岁才许嫁。
  成亲前夜崔五郎激动得整夜未眠,第二日又早早地起来了,穿上翁家送来的,翁维溱亲手缝制的喜炮。
  崔五郎知道这件喜袍子,她只绣了一片祥云,但这有何妨,若这么复杂图案真的全是她亲手缝制的,心疼的该是他了。
  新婚夜,掀开盖头,崔五郎却意外地发现她眼眶微红。
  她一直都是淡定强势,很少外露情绪,可她却哭了。
  崔五郎有片刻无措,过后坐在她身旁握着她的手背,告诉她自己会好好珍惜她,不让她受委屈。
  很简单的承诺,翁维溱看着他真诚的眼睛,没挣脱开,反握他的手,轻轻点了点头。
  她嫁人也是想要好好过的。
  这夜他们做了很多事,也说了很多的话,当然多数都是崔五郎在开口,但翁维溱也听得很认真。
  年轻气盛,崔五郎没把持住,又拉着翁维溱来了一次。
  睡得晚,第二日他们差点儿没起得来。
  翁维溱倒是比崔五郎镇定,不慌不忙地穿衣打扮,还能过来帮崔五郎整理衣襟,她身材高挑,但崔五郎也不矮,看着铜镜里的他们,崔五郎从来没有一刻这么幸福过。
  他也有自己的小家了。
  翁维溱看他笑得傻气,纤纤玉手指着他的胸膛:“收收笑,该走了。”
  崔五郎颔首:“遵命,夫人。”
  他们是新婚,翁维溱行事大方,又是翁氏女,崔家的夫人们没为难她。
  婚后,崔五郎如一般世家子一样,一边在族学读书,一边跟在长辈后面学人情世故。
  翁维溱负责在内宅经营好自己的小家。
  但人一多,是非就多,嫁过来一个月,翁维溱就见识过好几起妯娌之间的龃龉,甚至还有为着一匹料子闹开的。
  翁维溱看得乍舌。
  她只作壁上观,但她进门的一百多抬嫁妆太过夺目,她宛若一只大白羊,人人惦记着。
  她是由翁夫人亲自教导,平日里与长辈们妯娌们周旋也得心应手,但日日这样,多了也会累。
  这日崔五郎临时从书院回来,见她躺着软塌上,面容疲惫地由着侍女摁揉额角,还在低声吩咐什么。
  崔五郎放轻脚步,在门口听了听。
  一会儿是大伯母托她同岳夫说,帮她侄子在吴郡寻个差事,一会儿又是他母亲想要在她的一处赔嫁庄子上插人,还有许多零零碎碎的人际往来。
  “那些人也太不知好歹了,把娘子你当什么?”翁维溱的贴身侍女心竹抱怨道。
  “心竹,谨言慎行!”翁维翁维溱冷下脸。
  心竹耷拉着肩膀:“婢子知错了,娘子你莫要生气了。”
  崔五郎站在门口心里涌上一阵儿的羞愧和愤怒,她从来没有和他说过这些事情,总是自己默默地解决。
  他都不知道……
  他娶她不是想要给她带来这么多麻烦的。
  她虽不是翁氏主母亲生的,但翁夫人待她也很宽和,姐妹之间关系融洽,不比崔家人多,情况复杂。
  崔五郎真是知道这些,才在成亲后,越发的勤奋读书,想要给为搏一个前程,却不想因此忽略了最重要的事。
  他还是太慢了。
  崔五郎忍不住推门进屋。
  翁维溱看到崔五郎也惊了一下:“你怎么回来了。”
  她挥手示意心竹退下。
  崔五郎上前拥住她,脑袋埋在她香暖的颈窝处。
  翁维溱愣了愣,抬手拍拍他,好笑道:“这是怎么了?”
  “对不起!”崔五郎闷声说。
  翁维溱这下知道他是听到了她和心竹的对话。
  故意说:“难不成,你从外头给我带回了个妾侍?”
  这怎么可能,崔五郎慌张地解释。
  说了一大摞的话,才看到翁维溱似笑非笑的眸子,崔五郎这才明白她这是在逗他,捂着脸笑了两声。
  “阿溱,你再等等。”崔五郎执起她的手,亲吻。
  他没说让她等什么,但翁维溱隐约感觉到了他的打算:“若是需要……”
  “我自己来。”崔五郎摇摇头,温声说。
  翁维溱握着他暖烘烘的大掌,薄唇牵出一抹淡笑。
  能入崔五郎眼的空缺都是极好的位置,无数人看着,时机人脉能力缺一不可。
  他等了一年才等到京中工部郎中的职务。
  这个位置出乎崔五郎的意料,他想了想,这其中怕是还有翁家的原因。
  翁维溱撩了眼皮,扫了他一眼,高眉微挑:“有事儿?”
  崔五郎笑得柔和:“没有,等入了春,我们就去长安吧!早些去,三妹不是快要及笄,我们正好过去贺喜。”
  翁维溱转身进屋:“好!”
  看着她摇曳的身姿,崔五郎轻咳一声,跟了上去。
  世上夫妻最难得的就是互相体谅,不过崔五郎觉得自己是幸运的。